1、年年岁岁一床书,弄笔晴窗且自娱。更有一般堪笑处,六平方米作郇厨。 ----汪曾祺
2、南味的以扬州酱菜为代表,商标为“三和”“四美”。北方酱菜偏咸,南则偏甜。中国好像什么东西都可以拿来酱。萝卜、瓜、莴苣、蒜苗、甘露、藕,乃至花生、核桃、杏仁,无不可酱。
中国菜多数要放酱油。西方没有。 ----汪曾祺
3、总之,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 ----汪曾祺
4、拐过几座山你看见从未见过的野果
它顽皮而且无忧无虑,像挂在孩子嘴唇上面的鼻涕,
忍不住会被舔上几下,这熟悉的滋味
在拐过山之后才能尝到。在山里面
云病得不轻,软绵绵的靠在山顶的树上
至少是相思病的样子,没有弹性
尝过了老味道,你又回到了正在过的日子
回头看看这几座山,还不如脸上的青春痘显眼
现在的你,挤着脸上的山,过平原的日子 ----李浔
5、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还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 ----汪曾祺
6、我希望年轻人多积累一点生活知识。古人说诗的作用: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还可以多识于草木虫鱼之名。这最后一点似乎和前面几点不能相提并论,其实这是很重要的。草木虫鱼,多是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对于草木虫鱼有兴趣,说明对人也有广泛的兴趣。 ----汪曾祺(日志文章 www.wenzhangba.com)
7、我劝大家口味不要太窄,什么都要尝尝,不管是古代的还是异地的食物,比如葵和薤,都吃一点。一个一年到头吃大白菜的人是没有口福的。许多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的蔬菜,比如菠菜和莴笋,其实原来都是外国菜。西红柿、洋葱,几十年前中国还没有,很多人吃不惯,现在不是也都很爱吃了么?很多东西,乍一吃,吃不惯,吃吃,就吃出味儿来了。 ----汪曾祺
8、不很饿,吃米线;倘要充腹耐饥,吃饵块或饵丝。……有一家本来是卖甜品的,忽然别出心裁,添卖牛奶饵丝和甜酒饵丝,生意颇好。……昆明甜酒味浓,甜酒饵丝香,醇,甜,糯。据本省人说:饵块以腾冲的最好。 ----汪曾祺
9、一次在昆明,一位诗人请我下小馆子,他要了三个菜:凉拌苦瓜、炒苦瓜、苦瓜汤。他说:“你不是什么都吃吗?”从此,我就吃苦瓜了。 ----汪曾祺
10、我不爱逛商店,爱逛菜市。看看那些碧绿生青、新鲜水灵的瓜菜,令人感到生之喜悦。……做菜的人一般吃菜很少。我的菜端上来之后,我只是每样尝两筷,然后就坐着抽烟、喝茶、喝酒。从这点说起来,愿意做菜给别人吃的人是比较不自私的。 ----汪曾祺
11、“他的躯体是老了,不再有多大用处了,但他身体内有某种东西却是全然年轻的。 ” ----汪曾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