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关于布森的格言
日期:2017-08-1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关于布森的格言

  ●他们越来越富有,也越来越自我,他们在迷光里修建的是自我躯体的延伸。我们将自己锁在自己的财富后面,内向生长,制造出一个毫无缺口的个人宇宙。 ----威廉·吉布森《神经漫游者》

  ●千叶城真的很像香港旺角 ----威廉·吉布森《神经漫游者》

  ●如果你想听更高级的解释,我会告诉你,你遇见了一个符号幽灵。举个例子吧,所有这些被接触者的故事都基于一种渗透我们文化的科幻意象。我愿意承认外星人的存在,但我绝不相信他们长得像五十年代连环画里画的那样。他们是符号幽灵,是从深层文化意象中剥离出的碎片,它们有自己的生命。比如那些堪萨斯的老农夫,他们总说自己看到了儒勒·凡尔纳笔下的飞船。而你看到的是另一种幽灵,仅此而已。那架飞机不过是集体无意识的一次体现而已。 ----威廉·吉布森《全息玫瑰碎片》

  ●三十小时的幻觉,这是如何的感觉 ----威廉·吉布森《神经漫游者》

  ●他想象一辈子都替一家大公司打工的生活。公司宿舍,公司赞美诗,公司葬礼。 我知道全世界为什么那么多人热爱这本书了,这好像一个科幻版的搏击俱乐部,只不过更迷幻,更摇滚,而且是在一个又熟悉又陌生的异世界发生的版本。 ----威廉·吉布森《神经漫游者》

  ●您手中这本选集中的短篇小说来自于我们眼中一些最棒的科幻作家,他们的才华在世纪之交的这段时间开始凸显。“开始凸显”就是我们的编选原则。许多作家在发表处女作很多年之后才吸引到大众的注意。比如威廉·吉布森,他凭借1984年出版的《神经浪游者》一书在科幻文学界一炮而红,然后又获得了全世界的认可。其实,许多年之前他就开始发表短篇小说了。同样地,这本选集中的一些作者最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发表短篇作品,但他们全部是在2000年之后才获得广泛注意的。 ----《未来的序曲》

  ●她像是打算横穿街道,就在她走下路牙的那一刻,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她的发色居然变了。起初,他以为那是灯光照射的效果,可这条路上并没有能发出彩色光斑的霓虹灯啊!她的发色不断变幻,像水面上漂浮的油膜般扭曲融合。接着,这些色彩晕开了,三秒钟后,她换上了金发白肤。一开始他坚信那只是灯光的作用,可随后她身上的衣裙也像压缩塑胶袋一样扭曲起来,一些卷曲的衣物碎片掉落下来,散布在人行道上,仿佛传说中神奇生物身上脱落的鳞片。科雷蒂走近时,地上的碎片已经化为绿色的泡沫,嘶嘶作响,缓缓溶解,最终消失不见。他再次抬头看她,她已经换上了一身绿色的绸缎衣裙,缎面在路灯下光华流转。她脚上的鞋也变了,瘦小的肩膀裸露着,上面仅有两条细细的肩带,柔美的长发变成了一头针芒似的短发。 ----威廉·吉布森《全息玫瑰碎片》 www.wenzhangba.com

  ●想想吧: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其他人生活的碎片。难道不是这样吗?欧洲旅行的几个瞬间被遗弃在空白磁带的灰色海洋里。他终于也去过那里了,可是她因此变得更真实了吗?他们之间因此变得更亲密了吗? ----威廉·吉布森《全息玫瑰碎片》

  ●在我身后的那座不夜城里,探照灯扫射天空只为了取乐。我想像他们聚集在大理石铺地的广场上,井然有序,机智敏捷。我看到他们明亮的双眼中饱含热爱,他们热爱灯火通明的街道,热爱银光闪闪的车辆。 ----威廉·吉布森《全息玫瑰碎片》

  ●你看,这些设计师都是民粹派:公众想要什么,他们就设计什么,而公众想要的当然就是未来。 ----威廉·吉布森《全息玫瑰碎片》

  ●她曾经帮过他,帮他搞到了身份证明文件,还帮他在感官体验公司找到了第一份工作。这就是属于他们俩的历史吗?不,历史是德尔塔波诱发器乌黑的表面、空空的橱柜和凌乱的床铺。历史是断电之后醒来时发现自己困在一具完美的躯体中,历史是对出租车夫的盛怒,是她在肮脏的雨水中不曾回头的决绝。 ----威廉·吉布森《全息玫瑰碎片》

  ●飞速发展的技术必须要有无法无天的地方才能发挥功用 ----威廉·吉布森《神经漫游者》

  ●通过神经网络进入他人的意识,获取感觉 ----威廉·吉布森《神经漫游者》

  ●十一分钟后 ,杜鲁门总统宣布事实上承认以色列 。受埃迪 ·雅各布森的鼓励 ,杜鲁门秘密向魏茨曼保证 ,他支持分治 。但是当美国驻联合国外交人员试图搁置分治方案时 ,他几乎失去了对政府的控制 。他的国务卿乔治 ·马歇尔 、战时总参谋长和美国公共服务界的老前辈 ,坦率地反对承认以色列 。可是杜鲁门仍选择支持这个新国家 。不过第一个官方承认以色列的却是斯大林 。 ----西蒙·蒙蒂菲奥里《耶路撒冷三千年》

  ●他想起她肌肤的味道,想起港口边那黑暗酷热的房间里,她的手指是如何扣住他的后腰。 都是肉体,他想,都是肉欲。 ----威廉·吉布森《神经漫游者》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关于布森的格言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