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家二大爷侯耀华和他“女弟子”安娜金的闹剧,已经供广大网友乐了好几天。
事实很简单,二大爷晚节不保,收了位自称“中法越三国混血演员”的女徒弟,两个人没少在一起厮混,切磋“技艺”,这些照片全都被安娜金发到了微博上,一口一个师傅叫着,还说师傅十分大方,送给自己各种奢侈品。
不料照片一出,马上就被无孔不入的网友打脸,有网友爆料,说侯二大爷买的奢侈品全都是在白云皮具城买的假货,还晒出了档口照片。
这个爆料燃爆了大家八卦的眼球,我们十分欣慰地看到,多年来坚持为各种虚假产品做广告的二大爷,对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还是很慎重的,塑料花师徒情配高仿奢侈品,男人的假货配女人的假脸假年龄假身份,配得天衣无缝。
舆论汹汹,逼得二大爷委托经纪人回复,自己从来都没有过这样的弟子,对方也没有拜过师。
解释也没用,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二大爷本来只想低调地赶下时髦,以传授相声为名泡个妞,却意外地遇到上了一个没啥底线,想红想得都快疯掉了的外围女,迫不及待地把自己搭上了名人快车这种事抖落出来,哪怕被万人嘲讽,也终于是上了把热搜,心满意足啊。
二大爷被出卖是活该,可曾经被网友视为这场事件中“唯一大赢家”的白云皮具城,还没迎到广大慕名而来的客户,就悲催地等到了工商管理部门的检查,而二大爷当时购买仿冒品的也已经店铺被查封,你说倒霉不倒霉。
当然,我要义正言辞地说,售假贩假,理应收到处罚。但白云皮具城里面有高仿这种事,全国人民都清楚,当地管理部门更清楚,是网友意外曝光了这件事,以及把朋友档口的照片清楚地发出来,才逼得管理部门碍于舆论出手整治。
可那些照片怎么出来的,不用猜也知道,一定是老板或者员工看到有名人带着妖艳女子来买高端仿制奢侈品,这等热闹怎可错过,赶紧偷偷拍下来,发个朋友圈炫耀一下今天的大新闻:
侯耀华来我这里买高仿送给小情人啦!
——结果呢,被转发来转发去,终于转到了自己都不可控的地方去,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现在他们一定后悔自己发了这个朋友圈,本是捞偏门的生意,还不闷声大发财,自己爆自己的料,纯粹找死。
什么事都要发个朋友圈已经是现代人的流行病了,早晨起来第一时间摸手机,看看朋友圈又发了什么新鲜事,谁有给自己点赞,也是很多人的生活习惯。
平时每隔几分钟就得看看手机,不看就觉得自己心里空落落的,唯恐自己丢掉了什么重要信息,因为朋友圈而引发的各种悲喜剧也成了另外一种谈资和笑料。
比如有位某公司的何小姐,为了出去玩向公司请病假,却因为在朋友圈晒照片,被领导发现,结果挨了批,扣了奖金,行程也提前结束,灰溜溜地回到公司上班。
其实何小姐也不是没有预料到风险,走之前,她还提前把自己分组中 “领导组”那组给屏蔽了。心思够缜密了吧,可惜躺在她微信“同事组”的一个同事,刚刚升职做了领导,她还没有来得及给他“升级”,旅游的照片被对方一览无遗。
再比如有位女士倒不是想要投机取巧,她只是习惯了炫自己的各种自拍,结果有一次没看到身后的穿衣镜照出了自己老公的裸照,她美滋滋地把照片传到朋友圈,等发现已经是几个小时之后,没有办法撤回,搞得她老公再见到朋友都抬不起头来。
每到情人节,朋友圈里各种炫红包、转账记录的,什么520,888,玫瑰花、吃大餐都是常规动作,高端的都送奢侈品、大钻戒,炫的人得意洋洋,得不到的满肚子火气,回家保不齐会吵一架。
有人因为自己发了朋友圈,朋友却不给自己点赞而郁闷,也有人因为发红包的大小而争吵。老公关注了自己不认识的女生,还评论对方的朋友圈,这是奸情前兆,得灭火,婆婆给自己转发了“做女人必须知道的十件事”是什么意思,也很费脑筋。
以前朋友之间偶尔有点小分歧,谁背后说点谁的坏话,也都只是传闻,无法提供明确的证据。现在可好了,两个人在朋友圈中的聊天记录往往有文字、照片、截屏为证,板上钉钉,确凿无疑,拿出来就是最好的呈堂证供,再加上有人别有用心的人一挑拨,专门负责传递这种信息,搞得大家连回转的余地都没有,多年的好朋友也掰了。
当朋友圈为我们提供了沟通的便利的时候,人们却常常忽视了它所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一是你不能保证你朋友圈的所有人都是你的朋友,你更不知道有些人会在什么时候选择出卖你,网络和现实秉承一样的规则,说得越多,错越多,话说得越少,有些事越好补救。
二是网络信息传播的不可控性,你说出的话,发出的照片,会插上翅膀,样从一个朋友圈,到另外一个朋友圈,其扩散的范围和速度,完全不在当事人的掌控之中。
那些过于依赖朋友圈的人,把日常所有生活都分享到别人,事无巨细的交代自己的所有经历,是因为朋友圈的极速传播性质,放大了人们渴望吸引别人注意力的特性,加剧了人们盲目的从众心理,形成了一种倾诉癖。
而对任何东西上瘾,都是病态的。
什么都发朋友圈这种病,该治治了。
网络只是现实生活的一个缩影,现实生活中应该遵从的原则,在网络世界一样要遵从。不能把自己的生活变成一个表演场,时时刻刻都将自己的所有经历和感受和盘托出,那样等于是将自己置身于浮华与危险之中,早晚会被它反噬。
要学会清理你的朋友圈,谁让你感觉不对,就去屏蔽、拉黑,犯不着给自己找罪受。
不喜欢谁,就不要加谁,电话短信都能联系业务,犯不着把你全部的生活都袒露给对方看。
保留自己的隐私,也不传播别人的隐私,如果说,生活中你只有对真正的朋友才会说最私密的话,那么在朋友圈也是如此,不是真朋友,承担不了真实的你。
朋友圈只当做人际交往的一个工具,真实的生活在你身边,在你触手可及的世界中。
-END-
本文文字原创,配图来源网络
▽
选择鸵鸟的人生是因为看不到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