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没有被善待过的人,最能识得善良"
文:贪欢
昨天我去看了《芳华》,感触颇深。
电影一开始,是萧穗子的独白,她说这个故事的主角,发生在刘锋和何小萍之间。
我以为他们两人会有旖旎,其他人不过是陪衬,看到最后方觉,这场故事没有绝对主角,每个人的青春岁月汇到一起,就是故事本身。
先进标兵刘锋,刚获得活雷锋的称号,便去接舞蹈苗子何小萍加入文工团,为她穿上雨披,拎着她所有的行李,还教她如何敬军礼。
这对出生不久,父亲就被迫劳改,母亲再嫁,始终疏于照顾的何小萍而言,是一种仁慈,即便他的这份仁慈,颇有些普度众生的意味。
刘锋对每个人都很好,他是每一年的先进标兵,有一大箱的奖状和证书,以及印着他名誉的奖品,他愿意把唯一的进修名额让给别人,愿意承包所有的脏活累活,愿意不辞辛苦为炊事班长的婚礼打一对沙发,也愿意照顾所有人都讨厌的何小萍。
他唯一的私心,就是沉默地爱着女声独唱林丁丁,而他最过大胆的举动,是趁着听完邓丽君的歌,胸膛里燃烧着满腔的爱意,去拥抱林丁丁。
而林丁丁的回馈,便是去告发他犯了流氓罪,亲手将其下放到伐木连。
纵然如此,几年以后他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时候,左手动脉被子弹打穿,但他依然坚持着不接受救治,萧穗子说,他渴望牺牲,渴望成为英雄,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被谱成曲,填上词,被那个叫做林丁丁的女歌手歌颂。
属于刘锋的暗恋是艰涩的,因为林丁丁从来不能体会,这份喜欢后面的辛苦,她太好看,好看到有无数的男孩愿意前赴后继,桔子罐头和宝石戒指,她一样也不缺,刘锋能给她的,在她看来,一文不值。
更何况,那么无私的一个男孩,忽然告诉她自己惦记了她许多年,犹如一座堡垒轰然倒塌,她没办法接受,全然感受不到安慰,相反却觉得恶心。
那一年,所有的人都无限青春,每个人都活得肆意盎然,大家跳舞,唱歌,演奏乐器,也游泳,喝酒,谈论爱情。
他们从不知晓,善良是怎样一种高尚的品德,因为早已司空见惯刘锋的付出,因此更多地,选择了漠然。
唯有何小萍,只有何小萍,这个被亏欠了太多的女孩,记得刘锋所做过的一切,他接她,陪伴她,有腰伤依然愿意扮演托举她的演员,传达她父亲的死讯,在她哭泣的时候递给她一条热毛巾。
这一切,比起刘锋曾对林丁丁做过的,实在太微不足道,然而在何小萍的眼中,已经是天大的好,是她愿意用余生来报偿的好。
后来,她救治伤员的时候,那人问她,有没有对象。她回了一句,算是吧,他是全天底下最好最好的人。
却原来在她的心里,早把刘锋当作了自己的归属。
这一段段颇有些凄然的情感,真挚又热忱,带着皂角香,将四十年前的青春时代演化,却是相当漂亮,莫说不输,相反,胜于绝大多数的青春电影。
前两年青春电影扎堆一样出现,多至泛滥以后只剩下无趣,出国,堕胎,车祸,好像真曾出现在我们的生命里一样轮番上阵。但想想自己的18岁,只有写不完的卷子和放学以后的关东煮,那些平淡里的波澜微起,才是青春。
《芳华》的好,好在它格局大,却始终没脱离这一群人,好在它说的都是小事,却讲述了大情。
91年在海口,萧穗子,郝晓雯和刘锋碰巧重逢,此时的刘锋际遇很差,疾病缠身,还少了条胳膊,靠给人拉书混生活。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年轻的时候有满腔的热血,老来潦倒便抱怨生活,但是刘锋还是一样,待人温和善良,有自己的坚持和底线。
我没读过原著,但私以为以严歌苓的性子,大抵是不肯将他的结局写成一个可悲的中年男子的。
比起芳华,这电影更深层次想要表达的,大概是“善良”。
如何定义,如何诠释,尺度又在于何,它都做了认真的注脚,不是像“好人有好报”这样简单粗暴,而是怀有一颗温柔良善的心,便对这世间绝大多数的事情,生出端正平和的心态,所谓内心的坚强,是怀揣着一副温柔的心肠。
刘锋的善良,即便被林丁丁错过,也会有何小萍珍藏。
而我们的善良,终有一日,也会被某个人妥帖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