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话,一旦说出来,就会对别人造成伤害,可能被别人讨厌,从此关系也变疏远,甚至还会酿成祸端。良言一句温暖了冬天,恶语伤人也会六月心寒。说话的最高境界,就是知而不言,言而不尽。知而不言是一种智慧,言而不尽是一种内涵。知人不必全部言尽,言尽就会失去朋友。对人也不可太真,太真就会伤害自己。
说话的艺术技巧,就是让听的人舒服。嘴上不让别人舒服,是最愚蠢的行为。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或多或少有些缺点。嘲笑别人的缺点,搞得别人非常难堪,让别人有苦却难言。这不是心肠太直,而是,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或者,存心给别人添堵。明明知道有些话很伤人,却还是要说出来,就是要别人难受。说话总戳别人的痛处,有意识的打击别人,显示他的好口才,以及高深的知识。说话是一门顶级的艺术,想要做好这么功课,一定要注意以下四点。
01
不过度倾诉
倾诉,是一件愉悦自己的事。倾诉就像倒垃圾,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哇啦哇啦释放出来,会轻松不少。而倾听,则是一件消耗能量的事。倾听真的很累,高质量的倾听尤其累。
作为一个倾听者,我要时刻共情你,理解你,肯定你的情绪,给出正面反馈;还要忍住自己的建议欲,因为我知道你现在需要的不是建议,你正在处在情绪激动的当口,你需要先把情绪处理好以后,才能听进去建议;我还要让渡一部分自己的话语权,即使我现在不想听这个话题,但我必须礼貌性地听你说完一个段落。
这些,都是倾听的成本。倾诉是不需要动脑子的,只要随着性子释放发泄就成,所以倾诉,更多是一种索取。而倾听是需要动脑子的,倾听需要我们持续地给予对方共情,理解和尊重,所以倾听,是一种给予。
一直在倾听的那一方,心里肯定会有不舒服的感觉。当这种不舒服的感觉达到他无法承受的地步时,就会导致冲突和争吵,或者他会慢慢疏远这个过度倾诉的朋友。所以,如果我们想做一个知分寸的人,就不要过度倾诉,不要一直说一直说。如果我们真的爱朋友,就要照顾一下朋友的感受,别让朋友太累。
02
不强行分享
爱一个人,就是满足对方的需求。反过来推,当对方不需要一个东西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尊重他的选择,不把自己认为对的观点强加到他头上,这也是一种爱的表达。如果你爱你的朋友,就要学会收起自己的控制欲,不要跟朋友强行分享观点。
假如你是素食主义者,请不要强行劝说你的朋友家人吃素;
假如你是反转基因者,请不要干涉你的朋友吃什么不吃什么;
假如你对中医有不信任感,请不要拦着你的朋友喝中药;
假如你信某种宗教,请不要强行对朋友传教;
假如你信传销,算了你自己保重吧……
这种强行分享观点的做法,其内在的逻辑是:“我是为你好,所以才把我认为好的东西分享给你的。”但是我们在分享之前,有没有问过别人的需要?我们不能剥夺任何一个人体验人生百态的权利。所以如果我们真的爱朋友,就要尊重朋友的价值观,允许朋友为他自己的选择负责,不要过度分享。
03
不探问隐私
生活中总有一些好事之徒,特别喜欢询问别人的隐私,打听别人的家底。这种人真的非常招人讨厌。
“你父母是做什么的呀?”
“你爱人家里给你们准备婚房没?”
“你一个月赚多少钱啊?告诉我嘛我又不是外人。”……
这些涉及隐私的问题,都属于侵犯别人的边界的问题。好朋友之间的隐私,不是问出来的,而是等出来的!是我们在关系足够深了之后,自然自愿对朋友吐露出来的!那些和你交往并不密切,却冒冒失失问你隐私,令你感到别扭难堪的人,即使不是嫌贫爱富的小人,也至少是不知深浅的浑人啊~!
所以,如果想做一个君子,平时就要非常注意言行,要控制好奇心,控制八卦心,在和别人深交之前,不要贸然问人隐私,咱们不做小人,也不做浑人,咱们就是要做君子!
04
不轻易自我暴露
交往初期,也请不要轻易自我暴露。朋友之间交换秘密当然是可以的,但是要注意时机,注意节奏。在交往初期,双方都彼此缺乏了解的情况下,先不要进展的太快,太突兀。这样做,既是保护对方,也是保护自己。
朋友交往初期,我们其实是需要一些时间来彼此试探的,先聊一些安全话题,来试探一下彼此的价值观是否相近,情商水平是否相当,互动模式是否舒服等等。如果试探的结果是彼此都都愿意进一步深入交往,这时候可以再慢慢推进话题的深度,一点一点自我暴露,直到双方成为无话不谈的深度密友。
而如果是跳过了这个试探期,直接上来就自我暴露,这样会产生一些隐患:
第一,过早自我暴露,会令自己受挫。
在对方没准备好的情况下,贸然自我暴露,有一种向对方施加压力的味道:
“我已经把我这么重要的秘密告诉你了,那你也应该把你的秘密告诉我,否则你就是不拿我当朋友。”
然而对方的节奏可能还达不到可以自我暴露的程度,因此他可能会选择不暴露,那么这时候,你就会失望,你就会受伤,你会有一种“我都这样拿真心对你了,你却还对我有所保留”的怨念感。但实际上问题并不在对方,而在于你,是你没有尊重对方的节奏,是你想强行加快两个人进展,是你对对方有不合理的期待,所以最后受挫的人是你。
为了保护我们的情绪不要轻易受伤,我们还是要谨慎选择自我暴露的时机会较好。
第二,过早的自我暴露,有泄露隐私的风险。
当你对一个人不太了解的时候,最好不要轻易的把自己的弱点和创伤暴露给他看。因为你们关系尚浅,你不知道最后会发展成什么样。万一哪天对方处在了和你零和博弈的对立面,万一对方是一个不择手段的人,那么他很可能会拿着你的隐私去卖,添油加醋地编造谣言来中伤你。
正因为这种风险的存在,我们更加应该谨慎行事,小心说话,不要轻易地让人看到了我们最脆弱的软肋。要学会给朋友设置高门槛,我们的秘密非常珍贵,想了解我的秘密,你得先过了我这关才行呢!
第三,在异性面前过早自我暴露,容易造成误会。
在恋爱关系的建立中,“自我暴露”是两个人关系由浅入深的一个重要环节,异性之间的“自我暴露”,约等于“我对你有好感”,这虽然说不上是一个铁律,但多多少少是成年男女心照不宣的一种默契。
所以,异性朋友之间交往,更加要注意分寸,注意节奏,不要对一个你不打算发展恋爱关系的人轻易自我暴露。
行走在瓜田中,我们不系鞋带;站在李子树下,我们不扶帽子。我们想做一个有分寸的君子,所以我们不做容易引起误会的事。说话之前考虑对方的感受,这是一个君子的基本涵养;不说侵犯对方边界的话,这是一个成年人的基本情商。
说话的最高境界不是一味的沉默,而是,该沉默沉默,该爆发爆发,该让别人舒服舒服,该让某些人不舒服不舒服。佛教讲止语,是有道理的。慎言语,学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