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金圣叹:人生为何不快乐,只因太多假正经
日期:2017-11-25 作者:炉叔 来源:围炉夜读 阅读:

金圣叹:人生为何不快乐,只因太多假正经

漂亮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文丨炉叔

鲁迅评价他是中国“最有名的人。”

别人读书为了于功名,他却视功名如粪土,恨不得拿起试卷当草纸,一把糊在考官脸上。

即便在断头台上,死生一线,他也要笑着戏谑一切混蛋的结局

后人觉得他有趣,他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少假正经,多keep real,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好好生活

他,就是金圣叹。

四百年前,有一婴儿呱呱坠地于一没落地主家庭

父母为他取名张采,但他在自己成年后,却抛掉了这两个字,改名为“金圣叹”。

只因明朝灭亡,金人在上,他心中郁结一口气,不吐不快。

这一点相较于那些心有不悦,却忍气吞声郁郁而终的前朝遗老们,实在强太多。

毕竟,生活是自己的,没有必要去假装讨好谁。在金圣叹的心里,何时生,何时死并不重要,他最在乎的,是自己的心声。

不违背自己内心的生活,才是最好的。

金圣叹小时候被父母送进学校,天天被逼着学习忠孝礼仪信。但是他不喜欢八股文之类的应试教科书,所以常常在课上睡觉,还总是在学生群里散播负能量,“咱们教科书真是不讲人话啊!”

有次参加会试,要求写一篇《吾四十而不动心》的作文。考官本来希望大家写一篇“心如止水”的命题作文,但是金圣叹偏偏不走寻常路。

他是这样写的:想象一下,你面前堆满了发着金光的万两黄金,还有个绝世美女浪漫的芦苇地里面朝你抛媚眼,试问:夫子会动心吗?当然是:动!动!动!动!……”他洋洋洒洒连写了39个“动”字,直接用小学生经常使用的“叠字占位法”把试卷给填满了。

考官气极:“你这熊孩子写的什么鬼?”金圣叹特别无辜地说:“孟子说四十岁不动心,那前39年,面对黄金万两和绝世美人,不动心不是傻吗。”

这样调侃圣人,毫无疑问,金圣叹被革除了功名。

但金圣叹并不在乎这些,因为他从来就没把考试当回事。不信你翻翻他写过的文章,你就会发现,光靠这货一个人的文章,就够出版一整套《零分作文》了。

有一回考试的试题是“吾岂匏瓜也哉,焉能击而不食”——虽然我是一只漂亮的匏瓜,但你们不能光看不吃啊!

考官希望考生以“怀才不遇但仍心系天下”为主题写一篇雄才大论,但是金圣叹只在试卷上画了一个光头和尚和一把剃刀。

考官问他为何,他说:“这句话更加适合和尚,因为你看,和尚的脑袋和匏瓜的底部是一样一样的。”

还有一次,题目是“西子来矣”,要考生对西施出使吴国写篇评论。金圣叹看到题目邪魅一笑,写到:我出东门,西子没来;我出南门,西子没来;我出北门,西子还没来;那我出西门,西子是不是就来啦?

结果西子没来,考官来了,一脚就把金圣叹踢出了榜外。

后来他曾以金人瑞之名参加了一次科举考试,答题时怎么迂腐怎么来,满篇都是孔孟之道,深得考官欢心,一不小心就拿了第一名。

但,他却放弃了入仕的名额,任由旁人骂他傻,全都笑而不语。

因为当官并不是他的初衷,他要的是证明自己,以及打脸那些装腔作势,满腹迂腐的文人墨客——一个人的高级,是知世故而不世故,是在洞察一切后,仍能保持真我。

清朝文网混乱,稍有不慎,某一个字或者某一句话就有可能“踩雷”。金圣叹想,写书太危险了,那我就评书呗。

别人评书,都是找些正史,金圣叹直接对江湖流传的各种奇书下手,首当其冲就是《水浒传》。

众所周知,《水浒传》前七十回里充满了反抗和解放,是热血的碰撞,是草根英雄的崛起;谁知到了后面,这108位好汉居然被招安,成为了政府的傀儡。

金圣叹为人如此不羁,又怎能忍受这样的结局。于是他把不合自己心思的部分全部删减。

任性如斯,说到底只为了一个字——真。读书要读水浒的真侠气,做人要有做人的真性情

金圣叹视金钱为粪土,但是人没有钱又活不下去,所以金圣叹还是得想方设法地赚钱。

只不过,他赚起钱来,也不喜欢走寻常路。开始利用自己对《推背图》的精通,给人扶乩。

扶乩降神,类似于我们常说的“算命”,说白了,其实就是装神弄鬼搞迷信,到处唬人。所以一般人在算命时,大多是找一块隐蔽的地方,搞一对一会员服务。

金圣叹扶乩之时往往多人跟随,声势浩大,招魂算命的时候言之凿凿有板有眼,还真是挺唬人的。

据说有一次一个官员死了女儿,想要问女儿投胎何处。金圣叹拿出棍子在沙地上面一算,说此女已经成为了广寒宫的仙人,前世还是苏东坡的妹妹

官员又问:“都说苏小妹会做诗,能不能让她写一首?”金圣叹当即发挥他出口成章的本领,随口模仿女性口吻写出十几首七言绝句。官员信以为真,赶紧拿出金银珠宝答谢金圣叹。

金圣叹的老乡郑敷教回忆说:“金生(指金圣叹)通于其术……请之则来,长篇大章,滔滔汩汩,缙绅先生及士人有道行者,无不惑于其说。”

金圣叹把他的扶乩事业搞得红红火火沸沸扬扬,一是因为他从前的逸事吸引了很多客户,二也是因为他文思敏捷、才华出众,观察能力也很强,才能做到在“推理”的时候有迹可循。

活得肆意潇洒或许是好事,但这世间难容太过个性之人。金圣叹早就因这些“丰功伟绩”被当地的县令给盯上了。

话说这个县令也不是什么好人,他为了追回百姓所欠下的税款,当街鞭打百姓,乱收税,乱罚款,贪官一个。苏州人士特别不满,于是三月初,金圣叹与一群人到孔庙集聚,悼念顺治帝驾崩,顺便发泄积愤,集体上书,要求罢免县令。

但后来县令反咬一口,说是这些刁民不愿交税,在孔庙前吵闹,惊扰先帝之灵。清廷也有意压压江南士族的威风,于是将包括金圣叹等七名士人判处“斩立决”。

按理说人到了这个境地,差不多也搞不了什么扑棱蛾子了。金圣叹偏不。

据说他在狱中要狱卒帮忙向儿子转交一封家书,大意是:儿子我跟你说,豆腐干和花生米一起嚼,会有火腿味哦。你可千万不要把这配方告诉别人,要不然他们会拿着去大发横财的!

金圣叹明明知道这封家书在交给儿子之前肯定要拿到狱官那里过目,他为什么还要把珍藏的配方写出来?

我猜他的意思大概是:你们是不是都以为我要痛哭流涕了?你们是不是都以为我要慷慨陈词了?我偏不!我就是一个至死不渝的吃货,我就是觉得这个很重要,我就是要把这个方子传下去,管他的!

后来在刑场上,金圣叹看着前来送行、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儿子,觉得特别心疼,于是说:“你可别哭了,咱们来对对子玩吧。我出上联:莲子心中苦。”

估计儿子也是第一次看到在刑场上还有心思玩对子的人,一时不知作何反应。金圣叹看儿子呆呆的样子,说:“起来吧,就知道你也对不上,下联我都帮你想好了。可对“梨儿腹内酸”。”

虽然这副对子出现的场合实在奇怪,但是“莲”与“怜”谐音,“梨”与“离”谐音,金圣叹到底想要说什么,还是挺令人回味的。

终于等到人生的最后一刻了,金圣叹不想看到其他的朋友脑袋先落地的样子,所以就恳求刽子手,说我身上有两张银票,你要是先杀了我,银票就归你。

刽子手心想,这买卖可以啊,于是一刀就先砍下了金圣叹的头。后来他在金圣叹身上搜了好久,只在头颅的耳朵里面找到了两张小纸条,一张写着“好”,一张写着“疼”。

只是不知道,这“好疼”,到底疼的是留在世间挣扎的黎民百姓,还是自己这狂狷桀骜的一生?

不过,真相如何已不重要。历史已经过去,它能留给我们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400多年前的金圣叹,坚持了一辈子的桀骜不驯

不喜欢的,抛之;假正经的,断之;太迂腐的,弃之;太世故的,舍之。

看起来他做什么事都与别人格格不入,但事实上,他只是在坚守着自己内心的一份纯粹。因为好的生活,不是它该如何,而是你想让它变成什么样子。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生活太过复杂,不够快乐,或许只是因为你的心里装了太多不必要的假正经,放下这些,我希望你也能找到自己前行的方向。

- 夜有所思 -

漂亮的皮囊千篇一律

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金圣叹:人生为何不快乐,只因太多假正经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