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又一起虐童案发生:世界越残酷,我们越要有温度
日期:2017-11-24 作者:炉叔 阅读:

又一起虐童案发生:世界越残酷,我们越要有温度

泰戈尔在《飞鸟集》里面讲:世界以痛吻我,我报之以歌。

文丨炉叔

最近发生的事情有点多。

保姆纵火案、携程亲子园虐童案、江歌事件……以及昨天发生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每一件事,都在把所谓人性是是非非推到风口浪尖

我常常在思考,无论是江歌妈妈东奔西走坚持女儿讨回一个公道,还是在纵火案中失去妻儿的林先生决定成立“潼臻一生”公益基金,到底是什么支撑着这些遭遇残酷事实的受害者能够坚强并且体面地往前走下去。

泰戈尔在《飞鸟集》里面讲:世界以痛吻我,我报之以歌。

在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让人无法接受的遭遇和冰冷残酷的打击。这些是无可逃避的磨难。我们当然能够选择很多种“报之”的方式,自怨自艾、逃避现实抱怨生活,以及其他种种。

但总会有那么一些人不愿被这些打败。他们敢于直面鲜血淋淋的真相,去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他们用坚强对抗现实,用宽容救赎自己,希望能通过自己微小的努力去保护更多的家庭生命

虽然世界待我残酷,但是我不希望有更多的人也感受到冰冷。

我认识一个朋友小白,她曾经校园暴力的受害者。

因为小时候长得不太好看又有口吃,所以与班上的一群孩子格格不入。他们给小白的抽屉里面塞虫子,把她的书包扔到楼底下,趁她上课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悄悄把椅子拉走,然后等着小白摔个四仰八叉。放学之后,他们总是能抓到想要逃跑的小白,把她逼到小巷子尽头,起哄让她唱歌,然后肆意的嘲笑她。

他们叫她“猩猩”,扯她头发,威胁她要是敢告诉老师就暴打她一顿。小白有一次实在忍不住了,在有个男生夸张地模仿自己说话的时候鼓起勇气推了那个男生一下。后果就是,他们把小白拖到了学校的垃圾房,把她推搡了进去,一把锁上了门。父母和老师找到她的时候,小白只会呆呆地望着地面,都忘记了要哭。

小白连续发了三天的烧。但是她仍然不敢把自己在学校里面被欺负的事情告诉家里,她只是哭着求着要求转学。父母心疼她,帮她换了一个学校,但是每当她想起这段日子,都会觉得后怕。

小白现在睡觉都不敢关灯。她说,“我做梦还能想起我被关在垃圾房里面的情形。里面又黑又冷,难闻和狭小,能感觉有东西在身上爬。我只能尽可能的缩小身体抱紧我自己,连哭都不敢出声,我当时在里面真的有种不如去死的想法。”

小白现在是一位记者,致力于揭露和阻止校园暴力,希望能够解救和帮助更多的受害者。

她跟我说:“校园暴力远比我们现在所知的严重。我不希望有孩子跟曾经的我一样被嘲讽被欺负,甚至被拳打脚踢。只有把这些事情报道出来才能得到重视,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原来大人们眼里小孩子的“小打小闹”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我知道这种事情想要杜绝很难,但是我想试一试。”

我们家老房子旁边住着一个老婆婆,一个人。

她的家,或许那已经不能称作“家”了。老房子搭在路边,歪歪斜斜的灰瓦好像下一秒就会垮下来。门从来都是大开的,一眼可以看清屋内的摆设:一张铁床,一个黑漆漆的大柜子,一张桌,再无其它。

她总是坐在路边,每当有小孩子经过,就会把他们叫住,然后一瘸一拐走到衣柜,从衣柜不知哪个角落掏出一把糖来,笑眯眯的塞到小孩子的手里面。大人们都觉得老婆婆笑得阴森森的,所以每次见到她都带着孩子绕路走,但是那个时候糖还是一个很稀奇的东西,所以如果没有大人的看管,小孩们总会有意无意的经过婆婆家门口,等着拿糖吃。

她家里很穷,能有一碗鸡蛋面吃已经算奢侈了,但是不知道怎么总能够变出糖来。

后来她死了。据说是因为拆迁办的人来找户主,才发现她躺在床上,早就没有了呼吸。

关于她的很多事情,我也是在这个时候听说的。据说她曾经是一名小学老师,有三个孩子。把三个孩子抚养长大送到大城市之后,却被几乎单方面断绝了与母亲的关系,孩子们不来看她,也不给她寄钱。

老婆婆后来摔断了腿,也难得走路。所有的糖都是她从低保里面省下来的钱拿去买的,老板看她可怜,所以有的时候会多给她一点。

给学生奖励糖果是她当老师时的习惯,所以看到门口有小孩经过,她还是很欢喜。她好像从来没有跟人提过她孩子抛弃她的事情,她只会笑着对经过的小孩子说:"来吃个糖呀。"

有一个网友跟我说,她妈妈得了阿兹海默症。

这位母亲曾经和全天下的母亲一样,以一己之力撑起了半个家。她上要赡养老人,下要抚养孩子,每天像个陀螺一样忙碌个不停。等安顿好了这个家,还要匀出晚上短暂的休息时间在书桌前备课和批改作业。

这位母亲是家里的功臣,但是等把两个孩子拉扯成人,准备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自己却患上了阿兹海默症。她已经不太能够记得人和事,说话词不达意,会把“甜”说成“糖”,把“热”说成“火”,如果纠正她,她就会发脾气,摔手边能拿得到的所有东西。

有一次网友发现妈妈有一只手指严重青紫和水肿,后来才知道原来妈妈拿橡皮筋绑在手指上玩,越绑越紧,造成血液回流不畅,指头差点就要不了。又有一回,妈妈从厕所出来脸撞到了门框,半边脸全都是乌青。

网友觉得很心酸。她想起妈妈曾经在讲台上面意气风发的样子,现在她只能躺在床上,像个小孩子一样,吃喝拉撒全部需要别人帮忙,要是某一刻没有人注意她,她就发脾气,闹,大喊大叫,乱扔东西,张牙舞爪地抓人。

最主要的是,她已经不记得人和事,也不认得自己的丈夫和一双儿女。每当网友照顾自己妈妈的时候,看到妈妈把自己当做陌生人一样,就泪流不止。

以前她总是嫌弃妈妈做的饭太清淡,但是现在,她再也没有办法吃到妈妈做的饭了。

上周,我发起了一个话题征集:你听过最心酸的一件事是什么?@木子分享了她的故事

“在最美好最稚嫩的年龄生育了两个孩子,却对身体造成了伤害,从此不仅失去了生育能力,而且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后来,家里觉得是拖累,不想管,要求离婚,净身出户。因为是从外地嫁过来,孑然一身,没有人帮忙,所有的委屈伤心只能自己忍下来。这不是听说的故事,是我自己正在经历的。”

想象这样一个女人,因为生育损害了身体,却得不到应有的关爱和照顾。曾经为了爱情奋不顾身孤身一人地远嫁他乡,在被丈夫抛弃和羞辱的时候,没有人安慰她,也没有人站出来为她说话。她面对的是冰冷的大门和被扫地出门的屈辱。那个时候,被爱情背信弃义的她是什么心情

借用托尔斯泰的一句话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他们可能正面临着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被羞辱,被抛弃,被病痛折磨,被金钱所困,食不饱腹朝不保夕的境地。也许他们孤身一人,无人怜惜无人援助,所有的泪只能自己咽。生活的表面有多光鲜亮丽,它的背后就有多冰冷残酷。

我非常喜欢一句诗: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生活确实充斥着各式各样艰辛,但也正是因为面前的黑色太浓,我们的目光才能更加聚焦于光明,不是吗?

余华说,他在写《活着》的时候,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老黑奴的人生充满了苦难,所有的亲人都先他离世,但他依然保持着积极的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余华写道:“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所以,既然我们无法逃避生活的冰冷残酷,那么为什么不坚持着,笑着温暖它呢?

因为行尸走肉般浑浑噩噩的度过日子并不能对我们的生活有任何的改善,甚至也辜负了我们所有遭遇的苦难。那么不如去温暖它,甚至强迫自己去温暖它,然后去努力解决问题,而不是痛苦和逃避。

我认为最大的正能量,就是残忍的一片一片剥开冷漠残酷的现实,去直面它们,去记住它们,去痛不欲生,去辗转反侧。然后在某个深夜擦干眼泪,决定背负着它们上路,成为一个勇敢地与苦难对抗的人。

既然它想要我哭,我就要笑;既然它想要腐蚀我,我就要净化它。

不管是正在阴影中踟蹰前行的人,还是在阴影外围的旁观者,我们都应该把这片“阴影”摆在正确的位置,那不是把我们束缚在埋怨、痛苦和仇恨中的网,而应该是我们振作起来追求正义和公道的前奏,也是我们为了保护更多的人不被这片阴影笼罩的努力,那是一种温柔并且强大的力量。

微笑着对待世间痛苦,能够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让自己不再需要依靠他人帮助,也能够拥有帮助他人的力量。这是对世界最大的温柔,也是能够给予苦难最大的打击。

最后,想要以英国诗人里尔克的一首诗作为结尾:

命运是怎样地,在诗中一去永不复返,它是怎样地,在诗中成为模糊的影象?

所有发生过的事物,总是先于我们的判断,我们无从追赶,难以辨认。

不要胆怯,如果有死者与你擦肩而过,同他们,平静地对视吧。

无数人的忧伤,使你与众不同

我们目睹了,发生过的事物,那些时代的豪言壮语,并非为我们所说出。

有何胜利可言?

挺住就是一切。

世界越残酷,我们越要有温度。

- 夜有所思 -

世界越残酷

我们越要有温度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阅读“50本好书”~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又一起虐童案发生:世界越残酷,我们越要有温度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