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星空
在没有看《东方快车谋杀案》之前,我最喜欢的是《神探夏洛克》,沉迷于卷福的魅力无法自拔。最近粉上了《东方快车谋杀案》,不过喜欢的不是侦探波尔,而是整个剧情。刚开始觉得情节很莫名其妙,因为没有看过原著,不知道里面的人物关系。
这个侦探有点奇怪,鸡蛋一定要两个一模一样才吃,在路上一只脚踩到牛粪,另一只脚也要故意去踩以寻求心理上的平衡。也许这跟波尔本人追求正义的天平必须是平衡的有关,在他看来,这个世界只有对与错的绝对分界线。
在度假的时候波尔接到了朋友的破案请求,上了“东方快车号”的列车,这辆车上一等座的十二名乘客看似毫无关系,却都是为了谋杀车上的一位富商。经过波尔的层层分析,最后发现富商身上深浅不一的十二刀不是一个人所为,而是这十二个人合谋的。
正义的天平此刻开始摇摆,在平常的谋杀片中,那些为了报仇而杀人的人最后必将要接受法律的制裁,这样的结果看似合理却不合情。在我看来,这个世界应该是公平的,但一个人对另一个家庭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怎么可能是一纸法律就能抚平的。
波尔并没有因为破案而开心,反而陷入了困惑。在此之前,他认为这个世界只有真或假。但这起谋杀案的动机却是特殊的,谋杀者不是十二个穷凶极恶的杀人犯,而是十二个破碎哀鸣的灵魂。但自己不得不遵从内心,保持正义的天平。
当黛西的外婆想一个人承担责任自杀时,波尔还是心软了,最终改变自己不说谎话的初衷,包庇了列车上的十二个“杀人犯”,将富商的死归于商业复仇。波尔心中关于正义的天平在感性的作用下没有保持平衡。
这个世界哪有绝对的公平正义。我们从小看到的书、电影或电视剧都是非分明,杀人了就必须受惩罚,哪怕你有自己不得不做的出发点,最后还是得接受法律的惩罚。可是凭什么要原谅那个对自己造成巨大伤害的人,“如果道歉真的有用的话,那我也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你好不好”,有些伤害是永远都无法拟补的。
印象非常深刻的是电影有一处黑白场景,是当时十二个人刺杀富商的画面,他们的表情充满怨恨、痛苦、纠结与无奈。他们是杀人犯也是受害者。自己原本平静的生活却因为这个万恶的富商而失去家人、失去朋友、失去恩人被搅得一团乱,怎么可能咽的下这口气看着坏人逍遥法外?这个时候正义的天平如果仍保持平衡,那真的是对受害者的不平等。
这个世界不是只有非黑即白的绝对分界线,还有灰,正义的天平也没有那么绝对,受害者的伤永远都不可能抹平。正如最近的江歌、刘鑫事件,如果正义保持平衡,由法律来主导,那么江歌妈妈的后半生可能活在无法帮女儿复仇的遗憾中,或者如电影中的十二个人成为杀人犯。我们很难想象最后正义的天平会如何摆动。
结尾波尔说“车上没有杀人犯,只有需要重生的人”。
试想,如果最后波尔仍然认为正义只有是非对错,这十二个人最终接受了法律的制裁,那么这十二人也许不再忍受内心道德的煎熬,侦探也维持了自己所坚持的正义。但我想最终电影留下的更多是遗憾吧。
今日作者
插图 / 《东方快车谋杀案》
音乐 / Never forget--《东方快车谋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