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你真的可以遇到那个“更合适”的人吗?
日期:2017-11-18 作者:珍爱学堂 阅读:

你真的可以遇到那个“更合适”的人吗?

你身边一定不乏这样的朋友:每一段感情都称自己用情太深,每次分手都被伤的体无完肤,但很快又会精神抖擞地投入下一段恋情。就这样,恋人换了一波又一波,始终没个稳定的伴儿。

这种情形,我们称之为“对爱上瘾”。在外人看来,他们是“花花公子”、“情圣”、“水性杨花”;但在他们自己看来,是“你们根本不懂我”。并且每一段恋情结束后,他们都会有以下这样的分手理由。

“谁不想认认真真爱一个人?为什么我的真心总得不到回报?”

“我也很想遇一人白首啊,但世事艰难!”

“为什么我总是遇不到那个合适的人呢?”

如果不尽早察觉自身问题,在爱情里只会伤人伤己。他们对待爱情的确很真,但他们又很难坚持一段长久稳定的恋情,这是为什么?

1

潜意识里有伤,企图通过爱来弥补。

爱是永恒,每个人都希望找到真爱。但对爱总是充满幻想的人,说明他们潜意识里有伤。这些伤越多、越深,他们对爱情的渴求量就越大,对另一半的要求就越高。

一个小时候总是被父母冷落的人,潜意识里就会觉得自己不重要,不值得被人关注,一旦遇到关注他们的人,就会由此生情,以此弥补潜意识里“被冷落的伤”。

2

内心缺乏安全感,只有被人爱才能得到自我肯定。

他们主观上没有想过玩弄感情,每一个与他们相恋的人,他们都真心相待,只是当感情出现问题时,他们不是选择解决问题,而是逃避,试图寻找“下一个更合适的人”。这种在亲密关系里游走不定又处处生情的人,骨子里都缺乏安全感,需要他人不断的肯定,才能消解这种不安的感觉。但是在得到认可后继而空虚,需要不停更换伴侣来填补这样的空虚。

与其说他们是在谈情说爱,不如说他们是在谈情说爱中寻求自我肯定。渴望的力量在这些人的感情世界中十分强烈,他们需要在一段又一段的感情中证实自己,以便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安全感。但他们内心的安全感实在太差,从一段又一段的恋情中吸取营养,但终究又会落空。

3

惧怕独处,内心住着一个被压抑的小孩。

由于强烈的不安全感,独处会让他们感到不安和无聊,他们极度需要外界的关注。惧怕独处的人,很可能是儿童时期受父母的长期冷落或者是完全掌控。他们会在行为上完全服从父母的支配,忽视自我感受,只要获得父母的认同,自我才有价值

长此以往,自我滋养的能力退化,习惯靠博取他人的关注来填补那个“缺失的自己”。越害怕独处,就越想要外界的刺激来遗弃自我。于是,他们时时刻刻都要是”我们“,时时刻刻需要有一个肩膀来依靠

所以,如果你有过类似经历或是遇到这样的人,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改善“对爱上瘾”的习性,让你的亲密关系更牢固。

YI

全身心地倾听

察觉哪些情绪产生了不安全感

不安全感往往潜伏在以下情绪里:

“根本没有人要我,我只能自己一个人。”

“他们都不想跟我在一起。”

“我没办法给予别人任何东西。”

“我没能力解决这件事。”

“我被限制住,无能为力改变现状。”

“我比不上那些看起来热情开朗的人。”

“我总是有一股淡淡的悲伤。”

ER

做到“三不原则”

提高自我认同感,学会自我陪伴

当我们缺乏自我认同感时,就会活在别人的世界里忘乎所以,处处留意他人反应,时刻保持完美状态,这会很容易产生以上诸多情绪,渐渐缺失了自我。在亲密关系里就会时常患得患失,非常没有安全感。

这种状况不妨试着多发展一些高价值的能让自己全神贯注的兴趣爱好,比方音乐、绘画、茶艺、阅读或运动……通过这些兴趣爱好让自己享受独处时光,把注意力拉回到自己身上,而不是总在关注外界,在意别人的一点一滴

SAN

给予适当地反馈

停下追求“完美异性”的脚步

如果你的成长中有一个让你失望的“不完美异性长辈”,你需要学会重新审视你成长中那个让你又爱又恨又失望的人,重新评估当年的感受,学会接纳这个异性长辈身上的不完美。

如果你没有明确的不完美异性长辈的记忆,只是渴望被关注,被人爱,那请追溯一下自己的成长历程,看看自己的安全感丢失在什么地方。无论是通过努力成长还是接纳这个不安的自己,都得先学会自我成长,停止“不断追求完美异性”的脚步。

本文由珍爱学堂出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

阅读原文,为你的爱情导航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你真的可以遇到那个“更合适”的人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