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说:“不谦而狂的人,狂不到哪里去;不狂而谦的人,真不知其在谦什么!”他并不是在鼓励人要狂傲,而是说不要总是摆出一副谦虚的姿态。那很虚伪。
事实上也是,谦虚必须要有成绩作为资本。一事无成,碌碌无为的人,连谦虚的资格都没有。还谦虚个什么劲呢?
如此看来,狂一点,其实没什么,至少那代表着实力。
而实力本身就自带光芒,是谦虚无法掩盖的。
马云说他不喜欢钱,最后悔的事情是创建了阿里巴巴;王健林说一个亿只是个小目标;撒贝宁说北大还可以……不管他们谦虚得是否认真,在旁人看来都是另一种炫耀。这一点都不伤大雅。
你可以认为谦卑是美德,但如果真的有实力,也大可以骄傲一点。
因为那不只是你的实力,也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一分子。
你,可以把自己的骄傲大声说出来!
——国馆君按
最近马云和王菲合唱的《风清扬》刷屏,随后在双11战绩赫赫,而这个被“赚钱耽误的歌手马云”此前却说——我对钱没有兴趣。
旁边生无可恋脸的主持人撒贝宁似乎很快get到这种小傲娇的走红特性,后来在某综艺上放言“北大还行”成功登顶热搜——但我们总愿意买单这份傲娇,毕竟他们无形中提高了整个鬼畜区素材的繁荣程度。
不过细想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风格是这样:考了一百分得到外界的表扬,在家却是“别骄傲,下次继续保持!”
做善事不留名的才是真心英雄,但凡放榜公布筹款名单,尾端的名字和金额总会被旁人窃笑着指指点点。
我们想发奋做些什么,一波毒鸡汤马上在赶来的路上:“吃得苦中苦,还是普通人”……
我们只能在这种“小我”的崛起里偷偷骄傲,有成绩还要费劲心思揣摩怎样说出来,才会更讨喜——但其实,实力自己会说话!
成长里的“低调教育”并不意味着“骄傲”就是膨胀自负的代名词,实力的强者总会自带一点傲娇的谦卑,而每一份个人成就,都是为民族自豪感氛围添砖加瓦——有实力何必低调,你应该骄傲!
奖状不用藏着掖着,我们也能变身“别人家的孩子”!
留学为何要自卑?用国家软实力去闪耀一个个灰暗色调的误解。
特朗普具有历史意义的访华,接连在社交网络为中国打call,而此前就提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时代课题——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国人都应该骄傲。
你可以为你的脚踏实地而骄傲!
他为他的自强不息而骄傲!
不论结果如何,我要为我的汗水而骄傲,我们因不甘平凡而同样骄傲!
从“对钱没兴趣”的马云、到“先定个小目标”的王健林,再到“北大还行”撒贝宁,他们深谙此道,“先富”的佼佼者并不是在秀晒炫,而是一种戏谑的砥砺!
爱默生曾说,“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不然就等于零”,其实人生亦是如此。
你懂得隐忍、懂得理解、懂得原谅、懂得宽容,但普遍意义上外界定义的“成功”,都是由咄咄逼人、斤斤计较的人去夺取。
他们从来不会只考虑观者的感受,也早已褪去青涩的内敛,他们拥有像水一样看起来柔和缓慢,却无时无刻都在骄傲着自己强大的生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