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当今中国,有多少人在假装成为富人
日期:2017-10-27 作者:Angela 来源:网络 阅读:

当今中国,有多少人在假装成为富人

  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恰逢澳洲的春季学生假期,春光旖旎中,我们全家驾车从悉尼出发到墨尔本,进行了一段自驾行。

  在墨尔本的大洋路上,我碰到了一对从国内来旅游的姐妹淘,因为在餐厅偶遇时聊得投机,后来我们相约回到墨尔本后,再一起去逛街。

  到墨尔本后,两位姑娘给父母买了几样保健品后,就一头扎进大牌店里,再也挪不动脚步。

  她们穿梭在各大名牌店里,毫不眨眼地买买买、刷刷刷,出手之阔绰,让我有点吃惊。

  这对闺蜜都在广州工作,每个人月薪四五千左右,父母也都是工薪阶层,可她们这一趟的消费四五万也不止。

  “好不容易出来玩一次,当然得对自己好一点,不多买点,对不起这趟旅程,先刷卡再说呗。”面对我的不淡定,她们倒是很从容

  后来,我得知,她们每个人都办了数张信用卡,每个月还最低还款额,拆西墙补东墙,一边负债还钱一边月光。

  但照她们的日常消费习惯,每个月的花费都要在上万,月光也得欠着不少债。

  “剩下的,父母会帮忙还。”她们说。

  拥有了富人的生活方式,却没有富人的财富,这是当今很多年轻人都面对的尴尬局面。

  富人们的金钱思维方式,是让钱生钱,而不是乱花钱。但很多现代人,身处商品社会,在消费经济的大潮带动下,早早就建立了高档奢华消费观。

  买买买、花花花,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

  几年前在香港逛金店,准备给孩子买个生肖纪念品。但店里顾客太多,很多二三十岁的年轻顾客在挑选首饰配饰,场面相当火爆。

  我等了数十分钟,才和柜台小姐说上话。

  “他们的消费能力真高,一买就是好几件,花钱很爽快。”我和柜台小姐聊天。

  “是啊,现在年轻人的消费观点很超前,有没有钱都敢买的。有不少顾客说,买完了回去是要勒紧裤带过下面的生活,但他们不怕的。”

  柜姐一边说一边直摇头,这种场面按说她见得多,早该见怪不怪了,但言语之间,还是能看出她的不理解

  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建立相应的消费水准,量力而行,并没有不合适。

  但很多人却不顾自身的现实条件,盲目追求所谓有钱人的生活方式,做出不计后果的超前消费,则是不可取的。

  什么是“合适”?

  一位月入5万的公司高管,逛街遇到喜欢的设计师出了定制款,爱不释手,随手买下,添了一件心头好,这无可厚非

  一位月入几千块的年轻白领,很喜欢香奈儿和爱马仕。

  但是口袋里钱不够,便以此为人生动力和目标参数。

  做了理性的财务规划,省吃俭用加上开源节流,甚至经过一番努力,升了职加了薪。

  奋斗一年半载后,终于奖励了自己一只上万块的包包,这也无话可说

  但月入5000,却月月消费过万,是显然不合适的。

  富人把钱当资源,以钱生钱;穷人把钱当消费品,用钱满足需求。

  有物欲很正常,但不能让物欲膨胀到主宰你的生活。

  否则,你将永远难以逃出被金钱禁锢的漩涡。

  你与富人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几只名牌包、几双定制鞋就能简单弥补的。

  有一句话说,富人,因为有穷人的做派而成为富人。而穷人,因为有富人的做派而成为穷人。

  美国一个着名的喜剧明星Chris Rock在一场脱口秀中讲过一个段子:黑人在美国最多也就是rich,但很难是wealthy。

  比如,篮球名将奥尼尔年薪两千万美金,那只能叫rich,有钱人;在奥尼尔工资支票上签字的那些白人老头们,才能算wealthy,富人。

  有个统计数字算过,NBA球员退役五年后的破产率竟然超过60%!

  因为一旦退役,球员们就失去了主要收入来源,若奢侈消费方式不改变,财富很快就大幅缩水,甚至几年之内就能败光花完。

  每个富人的成功不是靠单一因素,同样,一个穷人的困窘,也往往不是一个原因导致的。

  前不久,我得知一位同龄朋友,在北京打拼多年后,现在心有不甘地回到了老家。促使他离开的直接导火索,是北京的高房价。

  他买不起北京的房子。

  想当年,我们一同进入职场,都是差不多的薪水,家庭条件也相当。

  但这位朋友的生活方式却与众不同,租房一定要住高档公寓,吃饭顿顿下馆子,衣服非名牌不穿。

  当我们都在存钱买房的时候,他先买了一辆二十几万的车子。

  他不仅存不下钱,还因为高消费超过收入水平,常常需要父母接济。

  最重要的是,重视物质条件的他,并没有将多少心思用在工作和提升自身价值上,让自己的收入追得上自己的消费需求。

  反而贪求吃喝玩乐,以致错过了职业上的黄金发展期。

  很多同龄人都已经成了单位里的业务骨干,做到了公司中高层,他却还是原地踏步,碌碌无为

  最终,他成了没有消费能力的高消费者,应付不了日益高涨的房价,更负担不起自己的未来

  正确的消费观,适用于所有人。

  没有富二代的条件,却染上了富二代的毛病,那才是最可悲的。

  能在现实世界中满足自己的物质生活需要,并且能掌控自己命运的人,才是真正的富人。

  而很多穷人往往会为了自尊和面子,贪图眼前的享受,对未来缺乏长远规划,最后只能自食其果

  现在盛行阶层固化的观点,认为社会日益分化,阶层也有固化趋势,很多人抱怨自己停留在原地,没有上升空间。

  但殊不知,阶层的跨越需要积累。这个积累既有知识上的,格局上的,更有经济能力上的。

  第一,学习富人的思维方式,走出认知与格局盲区。

  穷人看到一个厉害的人,他的思维习惯是,他一定是富/官二代,他一定是运气好,我没有这些,所以我做不到。

  富人看到一个厉害的人,他关注的是:他是怎么做到的?我为什么没做到,我怎么才能做到?

  所以很多富人并不一定是技能过人的人,但他们却是整合资源的人,善经营,懂理财,更能增财富。

  因此,有钱人和穷人最大的差别,除了财富分布不均之外,就是思维方式的不同。

  甚至可以说,富人用认知打开财富通道,而穷人,则用目光短浅和认知浅薄,堵死了自己的路。

  第二,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如果我们给自己的人生长度算一笔账,青春年少时,你可能找不到自己的方向,而60岁之后,精力和体力就会跟不上。

  所以,我们整个人生,算来算去,可以充分利用的时间,也就是区区四十年。

  无论是生而贫穷,还是生而富裕,每个人的生命长度都是一样的,这也才是我们可以和彼此竞争的地方。

  聪明的人早早打算,花费5年、10年将自己在某一领域变成专家,增加财富,最后变成富人。

  而目光短浅的人,无目标无追求,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一事无成后,变成井底之蛙,最后沦为穷人。

  富人尤其明白时间的宝贵,每一分一秒都要精准利用,不会浪费,甚至不惜花钱买时间。

  所以,富人思维的一个关键部分,就是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让自己的时间花费得更有价值

  第三,积累原始资金,逐步打怪升级变成富人。

  有一个段子说,穷人想变成富人,少看成功学,多学点数学。

  成功学让你误以为变成富人是一夜之间的事情,不需要奋斗,只要等待机会就行。

  但实际上,穷变富,从实际到思维,均需要有经济基础来支撑。

  只有当你的钱在稳定增长时,你的生活水平和阅历会逐步提升,富人思维才能慢慢养成。

  民间有一句古话:穷慷慨,富抠门。

  越是穷人越是不计较金钱得失,越是富人越是对每一分钱的来去都算计有道。

  年轻时沉溺于买买买,养不成节俭和储蓄的习惯,你就无法获得人生路上的启动资金,会永远耽于现状。

  升级不到了下一个阶段,也就更谈不上阶层跨越了。

  畅销书《富人的七个思维习惯》里,归纳了穷人和富人某些行为方式上的区别:

  穷人拿钱买名牌,富人拿钱买房产;

  穷人求安稳度日,富人求险中富贵 ;

  穷人努力还清贷款,富人努力贷款投资;

  穷人梦想一夜暴富,富人追求长期收益;

  穷人关心赚了多少,富人在乎支出有道。

  穷与富,本应该都是相对的、暂时的。穷人与富人之间,本来也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但前提是,你要有能在对应的位置上做恰当事情的能力,不眼高手低,不随波逐流

  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目标,终有一天,成为真正的富人。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当今中国,有多少人在假装成为富人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