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1956年4月,北京的天气依然寒冷。但毛泽东对刚建立不久的共和国的“工业化”热情却已经高涨万分。他提出了“15年以前超额完成”这个资本主义国家100年才完成的目标。于是,各地区,中央各部门纷纷追加和扩大基本建设投资和规模,导致了物资、资金、信贷的严重失衡。
作为政务院(后来才叫做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和主管经济的陈云,感到这么下去很危险,多次发指示此波冷水,并与当时的“二把手”刘少奇一道,掀起了一场“反冒进”的不大不小的“风潮”,周恩来甚至不惜与毛泽东“对着干”了一回。这是共和国成立以后,周恩来与毛泽东唯一一次的正面冲突,而且后果很严重。
当毛泽东在政治局会议上提议追加当年的基本建设预算时,受到了包括周恩来在内几乎所有与会者的反对。毛泽东非常不高兴,当即宣布散会。
会后,周恩来到毛泽东家里,说:我作为总理,从良心上不能同意这个提议。这句话让毛泽东更加恼火。不久,周恩来多次受到毛泽东在各种会议上的严厉批评。周恩来也被迫多次检讨,并且权力基本被剥夺。作为政务院总理,只能分管外交,而且,外交也管不了。
一般认为,周恩来是一个“唯毛是从”的人,且深谙“中庸之道”。文革中,他对毛泽东以及毛泽东发动的文化大革命,做了许多违心的事,说了许多违心的话,就是这种性格和修养使然。这次,如果不是他觉得毛泽东的“冒进”实在不靠谱,如果不是他从内心觉得这么做对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极端不利,他是不会跟毛泽东“顶撞”的。但他确实“顶撞”了,而且当面。
周恩来是我党历史上少有的“儒官”,个人修养和“为官艺术”鲜有能比之者。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总是彬彬有礼,“委曲求全”。比如文革时期,当他知道中宣部长陆定一的老婆严慰冰,写了许多匿名信,“污蔑”当时副统帅林彪老婆叶群的生活作风问题(致使林彪不得不声明‘叶群是处女’)时,愤怒至极,当着开会的众多中央领导,用茶杯摔向陆定一。这让参加会议的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修养是有底线的。再好的修养,也抵不住良心的拷问。当一个修养很高的人,面对着大大超越自己底线的行为时,他就会突破自己的修养,甚至,这时他所表现出来的,大都会出人意料。
而我们许多人,却常常把别人的修养,作为自己过分的依据。所谓的“人善人欺,马善人骑”,就是如此。但是,人再善,也有气急的时候,马再善,也有踢蹄的反抗。
让你,不是因为你值得让,而是不想跟你争。
和你,不是因为你值得和,而是不想跟你吵。
许多的妥协,是出于大局的考虑;许多的委屈,是为了长远的开颜。谁都是血肉之躯,谁都有人格尊严。没有未来利益的召唤,没有内心对你的不屑,没有基于自己的想开看透,谁愿意甘受屈辱?
但是,修养是用来让自己生活的更好,不是用来承受无端的欺凌。争与不争,要看是否影响到自己的生命质量;怒与不怒,要看自己的良知底线。
我说过,“忍得忍上忍,方做人上人”。但是,忍到极致是反击,忍到尽头是回头。狗急了跳墙,人急了怎么办?这跟修养可就无关了。
-- END --
关于作者
胡富
Fu Hu
广东雷州人士
从事新闻工作近20年,曾担任北京多家报社总编辑;
2007年弃文从商,于国内知名企业担任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