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哄孩子算什么?有本事先把自己给哄舒服了
日期:2017-10-20 作者:王语华 阅读:

哄孩子算什么?有本事先把自己给哄舒服了

是不是女神不重要,重要的是活出神样儿每一个想活明白的人都关注了:女神30 

某日晚饭,儿子在饭桌上突然问大家一个名词,“野蛮人,是什么意思?”

我反问他“怎么想到问这个词呢?”

他解释说,因为白天班级里两个男生打架了,老师说他们是野蛮人。

我说,“哦,这里的野蛮人是指,遇到事情不是好好讲道理,而是上来就打的那种人。野蛮人喜欢用暴力和武力解决问题。”

儿子说:“哦,那爸爸就是野蛮人咯?他一辅导我功课,就总说打打打呢!”

口中的饭险些被我笑喷。

可还是一本正经地说,“你不喜欢这种方式,可以给他提意见。”

儿子说,“提过了,他不听。我也没办法。最好你来辅导我功课。”

我说,“那你还是适应一下爸爸吧。因为以后不管什么人,什么方式,你都要遇到,是不?现在可以练起来。考验你智慧的机会来了。”

心里暗地一坨汗,当妈的这种“机智”不知道还能混多久。

不得不说,简单粗暴确实也一种方式。而且通常是比较有效的方式。从单一结果考核上来讲,没毛病。

以致于,我们不光对孩子如此,对自己也会如此。

比如,自律、毅力、坚持,这些都是大家眼里的好品质。然而好品质未必等于完美或适合。细品其背后,多少是带了些逼迫自己,不得已的味道。

我们知道大部分成功者都具备自律的一面,但其实每个人内心深处也同时具有贪恋舒适的一面。这是人性本来的部分。

我们惯常的做法是两者对立起来,要自律就不允许舒适,要舒适就无法成就自律。所以总是很痛苦的在两者中做选择。

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

顾此失彼中,没有捞到各自的好处,却把缺点都占了。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彻底解决这个矛盾呢?

就前面那个教育孩子的方式问题,我曾和家人探讨过。

我家爷爷和爸爸是赞成孩子不听话要打的。

爷爷说,虽然自己不会打孙子,但当爸爸的可以。理由是,爷爷自己的父亲就是非常严厉,对不认真学习的孩子直接动用武力。所以,自己在这种严格要求下考上了大学

我当即指出他的逻辑漏洞。我说,爷爷家中7个兄弟姐妹,只有你一个上了大学,这并不能推导出打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成才呀。除非当年你父亲只打你一个了,对别的孩子都不管。

最多得出这样的一个推论,或许你是那种打打更用功的人。而另外6个都属于一打就失败的结果。”

同理,那些坚持、勤奋、自律的人可以成功,并不能得出,只能用这些艰苦的方法获得成功

我不否认,很多人成功者必备勤奋、自律、坚持这样的品质。但我更愿意相信,是他们内在的动力,促使他们更愿意做这样的事。而不是不得已采取这样的方式。

自律和舒适,本身并不矛盾。

若两者同为目的时,就成了矛盾。而两者一个是目的,另一个是方式。则可以完美的统一。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比如现在小孩的药品。

我小的时候,父母都这么劝“良药苦口利于病,一闭眼喝下去,很快就好了。”

现在,父母对孩子说,“来,吃糖水了。这草莓味儿的药药,好喝吗?”

良药苦口,但不意味着苦口的都是良药。吃药是目的,方式总能改进,现在药不但是甜的,而且还有各种水果味。

放在学习上也一样。

再举一个我最近用来“对付”儿子的一个方法。

儿子语文预习需要念新课文5遍,平时都是我家爷爷辅导孩子功课。今天,儿子说让妈妈听他念课文。

我说好啊。他以前总是不仔细,念得时候会有多字少字的现象。

我坐在他旁边,听他认真的读课文。“第19课 狐假虎威......”

小家伙摇头晃脑地读完了第一遍,又出现了多读字以及一个词念得不连贯的问题。

我并没批评他,而是说,这样吧,我们两个PK,我也念一遍。然后互相打分。

我读了一遍。儿子说,我给你打9分。

我问,为什么不是10分?

他说,你念的和播音员还有差距。

我追问,“差距在哪儿?”

他说,“语气的感情还不到家。”

我说,“嗯,我知道了。该你了。”

他无比认真地读了第二遍。

我说,“这遍比第一遍好太多了,我给你打9.5分。”

他自知,中间有些小毛病,于是说,我再念一遍给你。

念罢,我给他打了9.9分。

于是,他又读了第四遍。

我说,“这次可以打9.99999分。“

儿子问,“为什么?”

我说,“只有一个”地”的音,应该发de的。不过已经非常好了。”

他不肯,又要再来一遍。这次真得很完美了。

我说,“这次必须给100分!”

他兴奋极了!跑去给爷爷说,自己朗读得了100分!

一种好的方式,是让孩子自己乐于投入到学习中。

是他找到了满足感,而不是你督促他去学。

家长的作用,最好是暗中推动,让他不知不觉地走向那条正确的路。但是却看不到半点家长用力的影子。孩子最终为了“满足自我”而乐此不疲

其中的关键的点是让孩子以为那是自己做出的决定,是他的自由意志。巧妙地点燃他的动力。让改变在不知不觉中发生。

不用暴风骤雨,而是在潜移默化中,舒服的走向成功,这岂不是更完美的路径?

对我们自己来说,也一样。

我常会这样哄自己:养成这个习惯,就可以实现懒惰目标;把某个麻烦事儿梳理出流程,下次快就可以不动脑筋的执行了;这次只需比上次做得好一点点儿就行:现在努力是为了以后的自由等等。

其实,把我们自己人性的弱点用对了,就能成为优势。开动脑筋,总可以想一想有没有方法,将自律变成目的,再寻找一种舒适的循序渐进的方法,用看不见的强迫来管理自己,让自己悄悄就范,达成目标?

那你呢,用过哪些招数“哄着”自己就范的呢?欢迎分享你的妙招。

女神30】往期热门文章

为什么老公一开口,你就炸毛?

获得积极反馈,比赚100万更重要!

“不要喝酒了!”“给我闭嘴!”

后台回复“2017”即可翻看2017年精华文章

【有问题可加语姐姐个人私信:y18019477023】

万一通过了,不闲聊哦

●     听说点赞的人会更美    ●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哄孩子算什么?有本事先把自己给哄舒服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