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朋友小西和我说了件郁闷的事:
女儿幼儿园同学的妈妈要生二胎了,想请小西帮忙,约个好医生,再包个单间。
虽然平时交集不大,但既是女儿同学的忙,得帮!
接到消息,小西立马主动张罗、东奔西跑,生怕没安排妥当。
凌晨四点喜诞麟儿。
一大早正准备祝贺,却接到女儿同学爸爸的电话:怎么回事?说好的单间现在没有啊,你看怎么办吧!你不是和他们很熟吗?这个事对他们来说应该是举手之劳啊!
小西说,小心脏当时就碎了一地,想不到辛辛苦苦帮个忙,还摊上事了!
看我怎么办?凉拌!医院有医院的规则,我早就说得很清楚,产科的床位不可预定,当天产妇多、床位紧张,难道让我赶人吗?
生活中常遇到这种欠缺素养的人,总觉得别人帮个忙是举手之劳,却丝毫不知帮忙的人去周旋协调的那份辛劳。事情办成了以为理所当然,若是没达到预期,则立马不高兴,埋怨没尽全力,而更可怕的是,最后还觉得你欠了他的!
02
▼
我常对儿子说,除“爱心”外,这个世界上最动人的词语就是“帮助”二字了,我们要懂得给置身困难中的人们施以援手。
可是,我也不得不说,与动人匹配的还需人品。
没仔细瞧准对方的品格、素养及能力,以为凭一腔热情和人情关系就可直接开帮,那就真的有些想错了。
若受帮之人人品素养都不错,倒也无妨。但若是碰上任性的、装逼的、由着性子的,则就像个定时炸弹,指不住哪天就给你轰个底朝天。
比如朋友小琴说起帮忙的事,就深有感触:帮忙切记要看对象!
半年前,小琴接到老家父亲来电,说老家某某亲戚的小孩,高中毕业找不到工作,闲在家里快半年了,孩子父母都快急瘫了,你在外面关系广,能不能帮个忙找个活?
这还有不帮的道理?
小琴赶紧四处联系,因为小表弟没学历没经验,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最后终于辗转找到一个朋友,在她公司安排了一份工作。
朋友说,既是你推荐的人,肯定错不了。
老家亲戚千道谢万道谢,欢天喜地带着孩子上岗了。小琴也挺高兴地松了一口气。
没想到,这仅仅只是开始。
自从表弟上岗后,小琴就三天两头接到关于表弟的电话:安排的工作老是完不成;本月迟到了5次,这次干脆失踪了,最后终于在宿舍找到了人,说睡过头了;脾气很冲,总是和部门同事们合不来。
每次接到电话,小琴都紧张万分,急慌慌打电话给表弟。
表弟说,我工作真的挺好的,谢谢你啊姐,我很珍惜的;不是我脾气大和他们合不来,是他们排挤我;上次确实睡过了头,但是因为加班太晚了,真的姐!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工作!
小琴心一软,只好再求朋友给机会再试用试用。
如此三番,信誓旦旦,有时还声泪泣下,小琴甚至怀疑到底是表弟不行还是他们公司内部管理有问题。
直到有一天小琴接到朋友电话:小琴求你帮个忙,你表弟和同事发生矛盾,威胁同事要杀了他全家,我们实在不能留他了,可是他说如果让他走,他就要死给我们看,麻烦你劝劝他!
很多时候帮忙就是个契约关系,需要承担责任。比如,帮人找工作,帮人介绍对象,对帮忙的人来说,你推荐的人暗含你的信任值,对被帮的人来说,则要承兑推荐人的信任度。
人品素养没评估妥,帮得好,皆大欢喜,帮得不好,则尴尬万分,甚至到最后连朋友都没得做了的也比比皆是。
因此,帮忙的时候往往也是考验人品的时候。
有的人受之于人,倍加珍惜,想着万不能丢恩人的脸,带着一份责任去工作生活,有的人则任性随意、装聋作哑,走的时候还得留下个烂摊子等恩人来收拾。
03
▼
能力没问题,脾气太大的,也需要考虑。
同事小明说,一年前认识一金融界女神老总,高冷范,气场逼人,走路带风。
小明和女神有幸同桌吃过一次饭,趁着热场子还和女神交换了一张名片。
每每谈及,小明都觉得自己特陶醉特有面,虽然二者距离十万八千里。
突然有一天“女神”老总居然打电话给他了!话说当时那个激动!
一问,原来是女神老总的妈妈想请在医院工作的小明帮忙找一个专家看看。
小明没想到还有这样从天而降的福利,于是帮忙约主任,一通忙活,再三拜托:我一个什么什么人,什么什么职务,偶像级女神,一定务必拜托关照,回头请吃饭。
受托的主任本来第二天休假,看在小明平日可人的面上,抽了时间改了安排。
小明喜滋滋回电:明天上午九点半,已经和专家约好,请您准时到某某病区。
十点钟,主任来电:小明,你这是什么朋友,脾气怎么这么大?!要不看在你面上,我转身就想走了!以后这样的朋友别找我了!
原来,约好的确实是九点半,女神也是准时到的,但是主任却因临时有个急会诊,误了三十分钟。
女神能力很强,脾气也很大,一听要等就不乐意了,见面第一句话:不是说好九点半的吗?我这也算是预约吧,请问你们医院预约规定的时间是多长?赶紧看赶紧看,我的时间很紧,还等着有个重要的会要开呢!
然后全程黑面。
看完医生,女神以管理专家的口气将医院的流程、服务数落了一遍,并强调早知道这样就应该去某某医院看好了,当然更别提道谢二字了。
小明说,女神再次来电,我默默地挂了电话,感觉伺候不起!
把工作上的脾气、地位不加区分拿到朋友间来任性,高高在上无视规则还希望享受特权,以为所有的人都应该遵照自己的逻辑、标准给自己办事,这是角色混乱,这种忙帮起来让人压力山大。
04
▼
我不反对帮忙。
并认为互施援手是为美德,因为人总有困难的时候。人们在热心互助中体悟情谊切切,可贵可赞。
但我也认为,帮忙这件事并不简单,要帮得舒心痛快,实则需要评估三件事:
一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请人帮忙。
有人请帮忙是因为自己做不到,有人请帮忙却是因为懒惰还想过得舒服。比如,借钱不换还胡吃海喝的,不学无术还求人介绍好工作的,自己闲着还请人帮干活的,这样的忙,帮了第一次,难有第二次。
其次,帮忙帮的不仅仅是忙,而是兑换信任度。
本质上,帮忙都是基于信任度的互换。我信任你,所以愿意帮你,并且在帮忙的过程中向其他人传达了对你的信任,因此就在你接受帮助的那一刻开始,你不仅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别人的信任负责。
再者,不懂感恩的人不要请人帮忙。
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不管结果如何都要将别人的心意铭记于心。遇到过很多特别念恩的人,小小之劳也会常记挂于心,不是帮忙感动了别人,而是念恩感动别人,我想这就是帮忙最温暖的内涵吧。
一句话,帮忙这件事既见人品又见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