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年轻气盛
年轻自然气盛,元气足。元气足,不免就狂。年轻的时候狂起来还算好看,二十五岁以后再狂,没人理了。孔子晚年有狂的时候,但他处的时代年轻。
2.说女人
世俗间颓丧的多是男子,女子少有颓丧。女子在世俗中特别韧,为什么?因为女子有母性。因为要养育,母性极其韧,韧到有侠气,这种侠气亦是妩媚,世俗间第一等的妩媚。我亦是偶有颓丧,就到热闹处去张望女子。
3.说恋爱
文化是积累的,所以是复杂的,爱情是被文化异化的,也因此是复杂的。相较之下,初恋,因为前额叶区里压抑软件还不够,于是阳光灿烂;暗恋,是将本能欲望藏在压抑软件后面,也还可以保持纯度。追星族是初恋暗恋混在一起,迷狂得不得了,青春就是这样,像小兽一样疯疯癫癫的,祝他们和她们的青春快乐。
4.说理想和技艺
没有理想不是罪过,因为真实的人生太具体琐碎,一地鸡毛里,谁能一世守着技艺里那个全心全意的灵魂。但只因如此,宁可犯痴犯呆也坚持不易的,才是真正的王者。
5.说文字和写作
有人说我的文字空灵,我则希望我的文字做到的是饱满、响亮。好文章不必好句子连着好句子一路下去,要有傻句子笨句子似乎不通的句子,之后而来的好句子,才似乎不费力气就好得不得了。人世亦如此,无时无刻不聪明会叫人厌烦。
6.说读书
先不要判断好书坏书,先什么都看,你才会有一个自己的结果,必须要有这样一个过程。中国传统有一种读书方法,叫"素读",就是看书的时候不带自己的观点看,脑子空白地看,看它说什么,完了再用自己积累的东西,跟它有一个思想上的对谈。书应该是越看越少。人生有限,你要不提高效率的话,读的书一定少。
7.说绘画
中国宋代、元代都在画人物,但却画得不好,就像乔托时代似的。突然到晚明就画好了,因为西方传教士把透镜传进来了,而那些画遗容的工匠则会用到。那是不可思议的画得好,而且当中没有过程。
8.说匠人
不少雅士去关怀俗世匠人,说你这是艺术呀,弄得匠人们手艺大乱。野麦子没人管,长得风风火火。养成家麦子,问题来了,锄草,施肥,灭虫,防灾,还常常颗粒无收。
对野麦子说你是伟大的家麦子,又无能力当家麦子来养它,却只在客厅里摆一束野麦子示雅,个人玩儿玩儿还不打紧,"兼济天下",恐怕也有"时日何丧"的问题。我希望的态度是,只观察或欣赏,不影响。
9.说民艺
汉民族艺术气质,在以陕西为中心的,中国西北剪纸艺术中反映得很纯。它没有其它地区那种类似"洛可可"式的繁琐,和具有市民气息的柔靡与纤巧。它更具有一种健康的原始的生命力,心智的清澈浑朴,就像蓝天黄土一样。
中国民间艺术既不应该是雅士们眼中的野草闲花,也不只应是客厅中的风雅点缀,它应该作为一种气质,进入中国现代艺术。如果不开始认真地从造型上去剖析与总结,形成理论,那么研究与尊重就会只停留在"栩栩如生"、"健康向上"等等浮泛的词语上。
10.说建筑和城市发展
上海是 1949 年瞬间凝固,好像速冻食品,之后发展不大,这就阴差阳错的使一些东西保留下来了。解冻时已经到了九十年代,邓小平南巡,这就比别的地方晚了十年才改变。晚十年,起码在建筑上是有好处的,值得其他城市拿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