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三万英尺 | 第十八章 江湖夜雨十年灯(2)
日期:2017-10-09 作者:马曳 阅读:

三万英尺 | 第十八章 江湖夜雨十年灯(2)

明德的改变首先体现在不那么明显的地方。某天陈墨发现办公室出现了一个新人,对方客客气气和她打过招呼,进了会计的办公室。陈墨在和Grace闲聊的时候不经意的问起是不是招了个新会计,Grace不动声色地看了一圈周围,发现没人后压低声音说:“从前那个会计是郭老板的人,现在他不在了,李老板当然要换个自己的人管钱。”

下一个消失的是秘书琳达。自从陈墨从前的秘书苏珊生了孩子辞职后,她便和郭老板合用琳达。琳达是八十年代的英文系大学生,在郭达民刚刚来到中国做律师的时候,琳达是他们能请到的极少数能用英文处理日常工作的人。物以稀为贵,琳达在90年代末拿着一份每月能在北京核心区买十平米房子的薪水,这些年下来虽然没有大涨,但基数在那里,也还是比其他秘书和律师助理拿得多得多。陈墨觉得北京的秘书分成两种,琳达这种像是从纽约直接拷贝过来的,水平高,但是不那么使得动,午休和下班到点就走,该来的时候却未必准时到,还有一种就像前台的莫妮卡,年轻,不怕加班,但是英文和文书技巧都谈不上完全过关。对于秘书的洗牌,李征明倒是没有避讳。他在聊天时直截了当的和周围的一群律师说:“一个琳达的薪水,我可以招来十个莫妮卡!但是琳达能抵上十个莫妮卡吗?我看远远不能。我宁可多付加班工资,也要保证明德上上下下都是能随时工作的,不能养着闲人。”

这时许昊然倒是说了句公道话:“琳达贵也不是没有贵的道理,莫妮卡她们这些年轻人修改文件的水平比她低多了。”

李征明摆摆手:“每个人都有一个成长过程。更何况文件质量本来就是要你们律师控制的,怎么能依赖秘书?”

许昊然没再说话,几个在场的junior律师和律师助理默默的互相交换了眼神,秘书的加班费最后反正要转嫁到客户头上去的,李老板怎么说都对。

明德北京的的几个老人对琳达的走有些伤感,尤其是许昊然和Grace。他们和琳达一起来到明德,算是看着北京办公室走到了今天。律师离开时律所一般会安排告别派对,琳达作为一个秘书,并没有这种待遇,于是在她上班的最后一天,许昊然自掏腰包请Grace安排了香槟和纸杯蛋糕,也算是庆祝大家同事一场。

要离去的琳达却比留下的人更潇洒些。她已经找到了另外一家律所中国首代秘书的工作,未来除了换一个新环境,其他并不会比在明德的时候改变很多。在她看来,许昊然和Grace惋惜的一半是他们这些年的同事感情,一半是他们自己未来在新王朝里的不确定的命运。但琳达并不打算把这点点破,反而坏了同事们的好意,她只是举杯对老同事们说:“反正转来转去也还在国贸里,抬头不见低头见,大家各自保重。”

有这些做铺垫,等陈墨发现John一反常态地不经常来办公室的时候,倒有一种“这也是迟早的事”的感觉。律所裁人常常都是这样,欲盖弥彰地告诉律师他需要离开,但又会给上好几个月时间让他自己找工作,这样一来显得体恤员工,二来又可以理直气壮地对媒体和法学院里那些懵懂的学生说:“我们从来不裁员。”

陈墨觉得自己说得好听点是成熟了,说得不好听是已经变成老油条,反正下一个要走的是不是她,也不是她现在自寻烦恼就能改变的,如果真有那一天,三个月的的通知期足够她找一份新的工作。她不指望还能出现纽约救场的局面,李老板若要开刀,莫佳宜大约是会为她争取的,但是在新情况下他二人之间的局势尚不明朗,陈墨也并不认为莫佳宜就会不惜一切代价把她保住。她想通了这一层,反而放下心来,不管前途如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好。

震德项目终于向目标公司提交了收购要约,目标公司的股价应声上涨了12%,李总龙颜大悦,给明德写了封邮件赞扬他们到目前为止在项目上表现专业,让他印象深刻。收到这封信,项目上的的两个老板心里松了口气,郭老板的变故是真的翻篇了。

底下的人也松了一口气。从发出收购要约到下一步之间总要等候一段,大家一时都显得生活质量很好的样子,某天陈墨八点钟下班,关灯以后惊觉整个办公室全黑了,自己竟然是最后一个离开的。John,罗晓薇,这些不关灯的办公室现如今都已经改旗易帜。陈墨惆怅地想,自己走进明德北京还像是昨天的事,蓦然回首,这办公室和里面的人都变了模样。

第二天这思绪还停留在陈墨脑子里,下班时她又四下望了一圈,从前罗晓薇的办公室今天倒是亮着的。这间办公室现在归了高琴,陈墨信步踱过去,想打个招呼让她也别太晚,走到高琴的的办公室门口,从半开的门里却看见高琴伏在办公桌上,肩膀一下下地微微耸动,像是在哭。陈墨下意识地退后,高琴却在这当口抬起头来,看见陈墨,她连忙擦了擦眼泪问:“陈墨姐,有事吗?”

陈墨摇摇头:“没事,我下班了,正好看见你的办公室还亮着灯就来打个招呼。”她犹豫了一下,并不想窥探别人的隐私,可是高琴这梨花带雨的模样,自己就这么走了也未免显得人情淡漠,于是陈墨问:“你没事吧?”

高琴毕竟还是小孩,此时找到了个倾诉对象,便一股脑儿地把心事和盘托出。原来高琴回国后家庭生活却不如设想的美满,丈夫在国企工作,虽然收入不算特别高,工作强度却不小,也需要经常加班,这一阵子高琴的公公婆婆来北京小住,本来老人家是来催促二人早点生孩子的,一住之下又发现新的问题,儿子媳妇工作都忙,两个人都不怎么着家,老人旁敲侧击了几回没获得反应,着急了便数落高琴加班太多不顾家。

“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自家儿子挣得还没有我的1/3多,也是了不得的事业,不能耽误半分。我要是如他们的愿换个清闲工作生孩子,谁来养这一家老小啊?!”高琴说着说着自觉委屈,话里又带了几分哭腔。

陈墨作为未婚女性,无法评论这些家长里短。不过想起从前她刚回北京时对自己的工作时间全无控制的状态,和她跟徐强闹过的那些矛盾,陈墨不禁也有些感同身受,高琴的家事里除了她自己和丈夫,还又牵扯了两个老人,只怕是更加复杂。

她也只好尽可能地安慰她:“只要你老公和意见一致就行,再过几年熬过了junior这一段,就会对自己的工作时间多点掌握,会比现在好一些的。”

高琴不知道有没有得到安慰,她抽了一张纸巾狠狠地撸了把鼻子:“我老公嘴上跟我答应得挺好,生孩子不急,也支持我的事业,但是到了他爸妈面前就一个屁也不放,任由两人数落我,好像这些决定都是我自私自利的结果。现在想起来,真不应该这么早结婚!”她不知想到什么,又问:“你说senior了就对自己的时间多点掌握是真的吗?”

陈墨想说自己这些年做下来,觉得每个阶段有它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一步步熬到senior以后确实可以对私人生活稍加安排,不必在办公室浪费那么多时间,但其他要烦恼的事也变多了起来,不像从前那样把自己手里那几个文件做好就行。她想起了那句名言,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但现在不是给高琴讲这些复杂道理的时候,她用一个过来人的口气耐心地安慰她:“是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苹果用户赞赏二维码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三万英尺 | 第十八章 江湖夜雨十年灯(2)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