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文乡情怀|古塘,风景这边独好
日期:2017-10-08 作者:胡国友 阅读:

文乡情怀|古塘,风景这边独好

前天,我和张老先生去了一趟古塘。这是会宫、雨坛交界的一个小自然庄,因为远看风景很好,我们就决定过去看看。从会宫陡岭南边的乡村公路下去,有一条支路,沿着山脚横穿山冲,便可以到达古塘。

支路右边的山上,草木层层叠翠,新雨过后,更是显得明丽多情。不一会儿,走近田间,两边灿灿的稻田,让人分享着沉甸甸的喜悦秋高气爽,一望空阔,远远的古塘村庄,仿佛被平旷山冲里的稻浪推向了山脚边那在山里才特有的雾气中,缥缈着犹如仙境一般。

来到村前,只见一条山溪缓缓地从村前经过,流进了村东头一口静静的山塘。山塘杂树环绕,也不知是山塘绿了那些杂树,枝繁叶茂,参差披拂,还是树影揉绿了山塘,微动涟漪,清冽如黛。

看过溪水山塘,便过小桥进村。这是一处自然形成的村落。那色彩明亮极具现代气息的楼房,大多随坡就势,在树影中散落着,也还有几家青砖小瓦保存完好的穿枋老屋,在叠加着岁月,这也更使得山村有着一种时光静美和谐。村庄后的西北坡上有一片竹林,好比一片绿色的轻雾要飘过来……

我不是山里的常客,我此时的感觉随着满处桂花的暗香在浮动。我在想,人工园林的美,只能说是一种景致,是难以给人留下印象的。这自然平淡的田原风光,才是迷人心灵的美,才会使人产生岀返璞归真欲望来。

时有鸡鸣狗叫,不经意下地做活的人从我们身边悠然走过,尽显着山村的安适和谐。我想求证一下,是不是有了山塘,才有了这山村因塘而名?我们和一位正在下板栗的老人交谈了想法。

老人停住手中的竹竿,歇了下来,看看我们,又看看老栗树,带着流年的回味,深情地说到:“从我记事起,这里就叫古塘了。有多少年头,我也不晓得。这个地方居家好,也是现在才成了这个样子的”。………耳濡目染,我明显地感觉到,这里的生活节奏比外界是要慢半拍的。我们通常说“要生活得潇洒一点”,其实我们只是在枝节末梢上改变了一点点,人的真正“潇洒”,是要在回归自然中去寻找,是要经历慢时光的打磨才能得到的,那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气质升华,不是刻意表现一下的事。

回来的路上,有一对母子和我们同路。儿子背着书包,不重,娘背着半袋米,有点沉。说是儿子在光裕初中念书,这是礼拜天回来讨点东西去学校。他们要打车,走得急。我看着他们的背影,觉得这是一道不期而遇的风景,是一缕温馨母爱清风。可以说,儿子背的是知识,母亲背的是希望。正如一首什么歌中唱到的那样:“等儿长大后,山里孩子往外走………”

我们依依不舍离开了古塘,老先生回望着山村说到:“这里住家真好,回归自然处,人闲桂花开。”

 作者简介 

胡国友,就职于枞阳县会宫中学

推荐阅读

文乡情怀|秋柿金黄

亲历|“行走”在祖国的蓝天白云上

文乡情怀|父亲的烟袋

文乡情怀|中秋望月

文乡小说|禅藏 (长篇小说

欢迎关注文乡枞阳,更多精彩与您分享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文乡情怀|古塘,风景这边独好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