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中国妈妈为什么怨气重?婆婆越位,丈夫缺位,自己错位
日期:2017-10-02 来源:悦读微心语 阅读:

中国妈妈为什么怨气重?婆婆越位,丈夫缺位,自己错位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本文上面的蓝色字体“悦读微心语”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作者|青榄君

来源 | 青榄家长地带(ID:educool)

很多男人说,现在自己老婆怨气满满,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是什么让曾经见你就微笑女人变成了这样,女人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坚强,她们不是超人,只是一个需要人关心爱护的小女人

 

01

为什么中国妈妈满腹怒气和怨气?

中国妈妈常常充满怒气和怨气。

某相亲节目上来过的外国男嘉宾,不止一位提到:“听说中国女人脾气比较大……”

很多中国妈妈自己也意识到这一点。

有一个妈妈说,她小区里有许多外国妈妈,生娃一生就是一窝,出来散步时,大的牵着小的,小的推着更小的。

妈妈们可以为孩子去死,却改变不了发脾气。

每当孩子三病两痛,妈妈都会心疼不已,恨不得替孩子生病甚至去死。

妈妈们会告诉自己,等他病好了决不再朝他吼叫,不再要求他那么多,只要他健健康康就行。

然而,等孩子病一好,事一多,这些决心立马抛到九霄云外

该生气继续生气,该吼叫照样吼叫,为什么中国妈妈满腹怒气和怨气?

原因有三:婆婆越位,丈夫缺位,自己错位。

原因一:婆婆越位

前一阵子,同学聚会。

一个闺蜜抱怨,原本温馨和谐的小家庭,自从婆婆进驻后,逐渐变得鸡飞狗跳,一地鸡毛。

一会嫌我不做饭,一会嫌我没拖地,却把水果削好端到她躺在沙发玩王者荣耀的儿子手边;

我带女儿去英语培训机构试听两节课,她强烈反对,说孩子这么小,你就害她去吧,blabla,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

趁商场做活动买了几件衣服,她又说你衣柜里好多衣服都没见你穿……各种横挑鼻子竖挑眼。

我把不爽说给老公听,他却说我小肚鸡肠,抓着细节不放,甚至指责我对婆婆的态度和对我妈完全不一样。

我这么乐观豁达的小公举,活生生被逼成了河东狮。

这番话引起了女同学们的强烈共鸣,同学聚会瞬间变成了吐槽婆婆大会,另一个女同学说:

我老公有恋母情节,我婆婆有恋子情结,感觉他们才是夫妻,我在我家像个做客滴。

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只是那笑声中,有说不尽的心酸和无奈

没有界限感的婆婆,巨婴癌细胞扩散的丈夫,一个家庭只要有这两种人,必然一团浆糊。

相信每一个婆婆的每一次越位都没有恶意,都是为了儿孙好。

只是这社会变化太快,她们实在跟不上。

这时候,丈夫如果不是双面胶,而是搅屎棍,那本就乌云阵阵的家庭必将狂风大作、电闪雷鸣。

原因二:丈夫缺位

与婆婆越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丈夫缺位。

有一类男人在老婆面前当起了“隐帝”,动不动就“嫌”妻“凉”母玩消失。

不管是应酬还是娱乐,或者跟三五朋友喝酒打牌,反正隔三差五总有下班不回家的理由。

家,沦为了旅馆。

好不容易回到家,一脸冷漠的表情,一口冰冷的话语,一副不理不睬的态度。

你好心好意问他问题,他说“烦”。

很多女人当了妈之后,突然领悟了什么是父爱如山——山一般就呆在那儿啥也不干。

很多爸爸每天回到家就是喊累,除了吃饭就是葛优躺。

有的爸爸在教养孩子方面像个癞蛤蟆,戳一下,蹦一下,不戳不动。

有时被逼狠了,只好去“陪伴”孩子,但真正的注意力永远都在手机上。

明明花了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孩子却根本没有体会到高质量陪伴。

中国妈妈已经走向社会,而中国爸爸却没有回归家庭。

社会需要妈妈做职场女性,但是家庭需要妈妈做全职太太。

妈妈既要满足GDP需求,又要完成男人们骨子里对传统女性的认知,对女性而言,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艰难时代。

原因三:自身错位

婆婆越位、丈夫缺位的直接后果,就是妈妈自身的错位。

家庭的不和谐,婚姻的不稳定,使妈妈们对家庭的依赖、对丈夫的依赖减弱了。

一些妈妈教育孩子分外严格,主要精力都用来照顾孩子起居,辅导孩子功课。

孩子一次考试不理想,一点身体不舒服,对她来说都是天大的事。

她们对孩子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儿啊,我辛辛苦苦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

潜台词就是,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一定不要让妈妈失望啊,你一定要懂得感恩啊。

期望越大,失望越深。一次小学作文公开课,老师让学生们用词汇形容母爱的感觉

有的说“温暖”,有的说“踏实”,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竟有不少孩子说“令人窒息”。

关爱太过,就成了束缚。任何一个孩子受不了父母像个摄像头一样时时刻刻盯着自己。

当妈妈的眼里只有孩子时,紧盯的目光会让孩子觉得如芒在背。

一个妈妈,首先是一个活生生的、拥有自我意识的“人”,然后才是一位“妈妈”。

找到了自我认同感,才能获得内心快乐

自己的事业或兴趣的妈妈,拥有事业的成就感和自信的光环,积蓄足够的能量,才能够抵御生活的种种暴击。

每个妈妈都希望孩子拥有幸福人生,却很少有人问问自己现在幸福吗?

台湾心灵作家黄淑文说:“只要活出你自己要给孩子的典范,孩子自然会成长为他们所看见的人。”

妈妈幸福了,孩子就幸福。妈妈做自己,孩子就能做自己。

02

问题在于,妈妈何曾不想潇洒做自己?

今年母亲节前夕,学校给孩子布置的作文题目是“我的妈妈”。

很多孩子都能写出妈妈的工作、性格和长相,可是兴趣爱好这一项却不会写。

孩子们都不知道妈妈爱好什么,甚至有个孩子写:我妈妈的爱好是做家务。

稚嫩的文字,一下戳痛当妈的心。

可当妈妈以后,就变成了围绕工作转、灶台转和孩子转的“三围女人”。

这与其说是妈妈的选择,不如说是现实的逼迫。

妈妈做自己有一个重要前提:婆婆正位,丈夫归位。

这个社会对爸爸的要求太低了,好像赚个钱,偶尔陪孩子玩一下,不出轨,不夜不归宿就是好爸爸。

而妈妈呢?

简直是全能,今天的中国,对妈妈要求十项全能,对爸爸只是重在掺和。

如果爸爸能把花在酒局、牌局、游戏、手机上的时间;

用来给妈妈们搭一把手,那么妈妈们的怒气和怨气就能消散一大半。

 

03

各就各位

让丈夫归位,不能只靠妻子的呐喊。

因为妻子的一声声呐喊,会被丈夫理解为一次次抱怨。

其结果,只能造成夫妻之间更大的隔阂和仇视。

如果这个社会看不起奶爸,如果衡量一个男人成不成功,就看他钱多不多、官大不大。

从来不看他夫妻关系是不是融洽,亲子关系是不是密切,那么嘴皮磨破了、喉咙说干了,男人也不会回家。

政府和媒体应该多为男人回家鼓与呼。

曾经,日本也像中国一样,用经济实力评价男人,“会赚钱的男人才是好爸爸”。

很多日本男人下了班不敢回家,因为下班就回家会被老婆看不起,说明你没交际、没本事。

他们会去居酒屋喝几杯、侃大山,然后醉醺醺地回家,这样老婆会觉得他很能干。

今天风气完全变了,奶爸在日本成为新宠,参与家务的男人备受欢迎。

日本的改变是如何发生的?这缘于日本厚生劳动省的大力倡导。

日本政府洞察到“父教缺失”对下一代和全民族的危害。

鼓励爸爸参与家庭事务,宣扬“育儿的男人很棒”,“做家务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日本的经验值得借鉴。

概而言之,一个幸福的家庭,必须是一个边界清晰、职责分明的家庭。

每个家庭成员都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丈夫是丈夫,妻子是妻子,孩子是孩子;

公婆是公婆,各自干好分内的事,绝不越俎代庖,也不敷衍搪塞。

关系简单了,问题就少了。

-END-

作者简介:青榄君,青榄家长地带(ID:educool)在全国率先推出《生活中的数学》免费公益节目,每天10分钟,讲一个生活现象和背后的数学思维,让孩子惊叹:数学真好玩! 。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中国妈妈为什么怨气重?婆婆越位,丈夫缺位,自己错位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