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好的婚姻,真的需要门当户对吗?
日期:2017-09-30 作者:李思圆 阅读:

好的婚姻,真的需要门当户对吗?

  ◆ ◆ ◆     

“好的婚姻,都需要势均力敌

from温暖-第477篇原创 

1

这几天小区里,刘姐跟老公离婚事件闹得沸沸扬扬

当初父母认为两家人的物质条件差的太远,于是不同意他们在一起。可刘姐觉得这都什么年代了,居然这么封建?可如今她才懂,原来老人的话,不无道理

刘姐的家境不好,从小生活在农村,父亲是泥水匠,母亲在家务农。

这些年,刘姐虽说人穷但志不短,可多年贫苦生活的浸染,让她学会了过度的俭省,而毫不在乎生活品质。在她看来吃饱穿暖,有酒有肉的日子,就会让人很满足

而他的老公,父母是国企职工,家里几代人都是中产阶级,虽然不算特别豪气,但至少日子也是过得有滋有味,特别讲究生活格调。

两个人结婚后,刘姐一点儿也不能理解她老公特别喜欢吃西餐,看画展,喝星巴克究竟有什么用?不仅贵,还不实在。

而她老公也不能忍受,刘姐的眼里全是省省省,根本就没有生活情趣。

她会买盗版电影回家看,而不会享受电影院3D立体声环绕的感觉。她会给家里买很多吃不完的打折鸡蛋,却从来舍不得买几朵让人看着舒心的鲜花。

在刘姐看来过日子就是要扳着指头精打细算,而在她老公看来,生活要有质量,有情调,有趣味,于是两个人的生活方式简直有根深蒂固的差别。

其实好的婚姻一定要在物质上门当户对,而这不单单指经济水平的高低,而是消费观,生活习惯,思维格局的等量比较。

相近的物质生活才能更好的带来相近的生活观。有时穷人和富人之所以不容易走到一起,不仅仅是拥有金钱的多少,而是背后影射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模式的巨大差异。

婚姻说直白一点,就是两个人搭伙过日子。

也许爱情可以是风花雪月,浪漫虚幻,可婚姻却是普普通通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生活方式不吻合,即便会凑合过下去,也绝不会幸福

2

前几天我的远房亲戚,李阿姨和刘叔,终于离了婚。

大家都在说刘叔的不对,毕竟两个人生活了这么多年,都没问题。反而是现在刘叔升官发财了,居然要跟糟糠妻离婚。

其实在我看来并不是刘叔忘恩负义心狠手辣,当初他们的结合本身就有问题。

早些年两个人之所以没闹僵是因为孩子的牵绊,如今孩子大学毕业了,于是离婚后刘叔把大部分家产给了妻子,既不亏欠,也算是弥补。

在我的印象里,刘叔一直是个很优秀的人,性格好,格局大,心态也很积极乐观。而平时他也特别爱学习,每天都要看看书,下下棋,甚至空闲还有摄影,画画,钓鱼等兴趣爱好。

而李阿姨给你的印象就是完完全全的家庭主妇,她关心的就是超市几点打折,菜市场几点开门,隔壁商场多久做周年庆活动等。

两个人平时在一起几乎没话聊,说不到几句就翻脸。当刘叔跟她讲洪应明的《菜根谭》,给她讲起王国维的《人家词话》,甚至半夜跟她交流看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后,有什么深刻的心得体会时,

而李姐会说,你神经病啊,自己的日子都顾不上,还整天去看些无用书。

而平时李姐跟刘叔说的,不是隔壁家的八卦,就是亲戚家的丑闻,又或者各种鸡毛蒜皮的唠叨和抱怨

此时刘叔却觉得,跟这样的女人生活在一起,聊得,谈得,想的简直是南辕北辙的差异。

其实精神无法共同成长夫妻,即便在表面上岁月静好,可实质上已经分崩离析。

这就跟走路一样,走得太快的人,无法与走得太慢甚至停滞不前的人,在一起并肩到最后。

在剔除基本温饱问题以后,好的婚姻一定是灵魂上的共舞,观念上的并行,思维上的共赢。

3

我认识一对夫妻,两个人学历,背景,家世都隔着十万八千里,可却一直生活的很幸福,而他们之间相处的秘诀就是总是想的到一块儿,吃的到一块儿,看的到一块儿。

前些年,丈夫的工作虽然很稳定,可一直觉得没什么挑战,所以没有干劲和激情,可这时妻子正好得知一个比较靠谱的创业项目,于是她主动跟丈夫提起,然后鼓励他去尝试。

后来他虽然创业失败,又重新找了工作,可他觉得此生无憾,毕竟试过了才甘心啊,而他也很感谢妻子如此的支持和理解她。

如果这换做其他女人,一定觉得她脑子有问题,好好的工作不干,要去瞎倒腾。

可妻子觉得男子汉大丈夫,也要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即便失败,也总比好过自怨自艾去后悔

平时丈夫特别喜欢利用闲暇时间去做各种飞机,汽车,摩托车等模型,不仅零件花钱,看起来也没什么实际意义

可妻子在合理范围以内,从来不去反对他,她说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头好。

而妻子不爱打扮,特别喜欢素颜,即便她跟老公出去应酬,也是清新寡淡的面容,丝毫不做多余的涂抹。如果换做其他男人,会觉得妻子给自己丢分,或者让自己没面子。

可他却认为,妻子天然美是最好的,凡事不因自己的虚荣心和面子去强求她做自己不喜欢的事。

两个人经常在一起,妻子看着韩剧哗啦啦流眼泪,丈夫不会觉得她作,反而觉得容易被感动证明心很柔软。

丈夫偶尔熬夜打打游戏,妻子觉得无伤大雅,毕竟每个人都要有一些消磨时间的方式。

其实我一直觉得他们在一起如此合拍,最重要的莫过于三观的一致。

有位编剧就曾说,你并非选择了某个人,而是选了某一种生活。你选择的婚姻,从某种情况下,是选择了一辈子的活法。

如果跟一个三观不相同的人在一起,两个人整天除了鸡飞狗跳,估计就只剩下沉默寡言了。

4

沉浸在爱情中的人,也许觉得只要互相有爱就是有情人白头偕老的所有基础和支撑。

可等你真正踏入婚姻,才知道有时候,光凭一个爱字,并不可以解决生活里的所有难题,甚至再多的爱和忍耐,也会被琐碎的日常消磨殆尽。

好的婚姻,其实就是门当户对,势均力敌。

第一、物质上

如果夫妻双方各自的经济条件差异太大,首先造成实力上的悬殊,就难免会在一些各种大小选择上出现强弱之分。其次两个人的消费观不同,势必会造成生活不和谐

作家陈丹曾说,人们都不愿意在婚姻中付出,都希望婚姻能对自己有好处,所以最后的结果,就很可能觉得还是所谓门当户对比较合适,谁也不吃亏,谁也不占便宜。

第二、精神上

其实婚姻除了琐碎的日常,更重要的是精神上步伐的一致。是彼此的在待人接物,对人对事的想法和思维上能有共通点,可以互相理解,支持和包容对方。

 比如求上进想进步的人,永远只能跟同样希望同积极上进的人聊得到一块儿。而喜欢过安安稳稳日子的人,也无法跟一个事业心太强的人谈得拢。

第三、三观上

这个世界上的三观,很少有对错,只是个人的出发点,理解点,在乎点不一样,只有三观相近的人,才可以get到同样想法的人,也只有有共同思维的人,才可以理解彼此。

很多时候两个人的隔阂,矛盾,冲突,不在于人错了,也不是事错了,其实错的是,你找到的人跟你完全不在同一频率。

卢思浩曾说,两个人在一起,合拍不合拍很重要,所谓的门当户对不一定是指物质上的,而是指两个人有着相似的成长经历,相似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为相似的目标而并肩同行。说话总是要解释半天或者根本说不到一起去多烦心,能聊得来真的太重要了。

好的婚姻,除了互相爱慕,势必要实现三者的门当户对。

写于2017.9.24

- END -

作者:李思圆,微信公众号:温暖的女子(ID:wennuan-312),专栏作者,只写安静从容,有温度,有力量的原创暖文。新书《这一世的美好,皆因一个你》温暖上市。当当,京东,淘宝等网站均有售。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好的婚姻,真的需要门当户对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