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当我真的成为一名支教老师。
日期:2017-09-28 作者:13:14见 阅读:

当我真的成为一名支教老师。

2017年8月29日,在简单收拾完行李,和父母告别后,我踏上了火车,前往一片陌生而神秘的土地。

我不知道等待我的是怎样的生活

几小时后,下了火车,一路辗转乘坐汽车,车子从繁华闹市驶离,高楼大厦慢慢消失在身后,取而代之的是蓝天、白云,绿树,低矮的房屋连成一片,在葱郁的山野间反倒成了点缀。

来这之前,我见过很多山水,却从未走近。那一路上所到之处无不惊险,万丈悬崖就在眼前,仿佛一个不小心就粉身碎骨

/01/

刚来学校的时候,我被安排在学生宿舍。

住在宿舍里,让我感觉又回到高中年代,小小的屋子,拥挤的上下铺,每晚熄灯前的吵闹,还有那一个个整齐摆放的牙刷、饭盆。上楼的时候,孩子从我身边走过,她们太瘦小。怯生生地对我说:老师好。

从来的那天起,整个镇就开始停水。

停水带来最大的不便就是厕所无法冲洗。

学校唯一的水源是一口井,那些天,我随着学生上上下下打井水,提到五楼。孩子洗脸回来看我提不动,主动对我说:老师,我帮你。

那是我第一次被感动到。我问叫不出名字的孩子,读几年级了?

她低着头不看我的脸,说:九年级。

晚上,我睡在宿舍的下铺,听着窗外的蝉鸣鸟叫,来这之前,我从不知道那些没放在眼里的一切在这里是多么宝贵。这个出了名的缺水镇,几乎每周都会停水一两次。时间短的半天,长的一连好几天。

我也从不知道原来井水可以那么浑浊,充满杂质。

第三天没水的时候我提着桶跑去接水,却在井水边看到排成一线的孩子,她们拿着脸盆,一个接一个灌水。

我在一旁看着她们熟练地撕开袋装洗发液,揉出泡沫,接着,用冷水洗冷水冲。

那时候,心真疼。

我蹲下来,问一个孩子,我说:

学校有自来水的时候,你们也用冷水洗头吗?

她看着我点头,说,学校没有热水,只能冷水洗。

那洗完吹干吗?她摇摇头,宿舍没有电,洗完就要去上自习。

我又问,夏天还能用冷水对付,冬天呢。

她看着我沉默了一会,说:冬天,我们都一个星期回家烧热水洗头洗澡的。

令我最难过的是,好几个孩子,头也没抬地看着我说,没事的,我们已经习惯了,山里生活的孩子,这些都是最基本的。

/02/

我真的很难忍受用冷水洗头还不吹干。

尤其到了天气变凉的时候,头发上的水就会慢慢浸入大脑。想着那些孩子还要带着湿漉漉的头发坐在教室自习,那么小的年纪,却说出“没关系,我们已经习惯”这样的话,我心如刀绞。

看着她们一边熟练冲洗,一边嬉笑,我除了同情毫无办法,那时候我想到自己,从没为这些担忧过,就像所有城市里的孩子一样,吃穿住行,全都有父母兜底,做父母的不让孩子受半点委屈,可山里的孩子,父母不在身边,吃不好穿不暖,什么都没有。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幸福了。

/03/

第一次走上讲台,用粉笔写下自己的名字。

“大家好,我是你们这个学期的美术老师。”我看着讲台下小小的脑袋齐刷刷地望着我。

第一次上课,我很紧张。

我说,大家挨个报名字吧,他们慢慢起身,声音很小。女生喜欢画画的很多,第一节课,我给他们讲中国美术史,讲美术不仅是画画,还有艺术欣赏、雕塑,建筑。

我给他们画山,画水,画卡通人物,一些漫画的基本技巧。他们闪着欣喜眼神,凑近我,说,老师画得真好。

鼓励他们来讲台上画。有个男生画了一把抢,特别形象。

后来我教给他们每节课一个植物,一朵花,或者一个人物,一篮水果,静物。

不是每个人都会画,都爱画,只是总有孩子在下课的时候还拉着我,说,老师你多教教我,我想学素描,好不好。

他们太天真,太美丽善良的眼里是对世界满满的憧憬

我被这些细小的美好感动着

/04/

我问孩子们,以后想去哪里。

我问他们,去过哪里。

他们大部分摇摇头:我没去过哪里。

我站在讲台上,我说,孩子,你一定要走出去,努力走出去,去看外面更远更宽广的世界。

你要去看那山外更高的山,更美的风景,你要去看江河湖泊,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川。你要去看外面的城市,你要去看长城,故宫,天安门,博物馆,看六朝古都,万山红遍的森林。看瀑布,泉水,望不到尽头的海。

你还要去走走停停,去你不熟悉的地方,看那里的人怎样生活。你要去看江南的水乡,秦岭淮河的风骨,莫高窟的壁画,青海的沙漠与湖泊。

你一定要去看那些你从未见过的风景。

去认识从不同地方来的人,你喜欢你的父母的生活吗。你要努力。

我不奢望每一个人孩子听懂,我只是一遍遍地告诉他们,也告诉自己,一定要去看更多风景,尝遍人间苦乐,才能更好地走下去。

/05/

每一个我们来边区支教的老师,心里都带着一份责任

可其实支教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完美

那些就像既定的现实一般,生涩地横亘在枯燥的生活里。带的七个班,总有非常调皮无论怎么说都不听的班,孩子闹腾,我声音嘶哑。很多时候,我不想凶,不想吵。

我遇到过一个让我特别难受的问题。

那时候,我在讲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苏州园林》,我把那些他们没见过的园林景色放在电脑上,其中一个孩子大声问,老师,造这个需要多少钱?去这里要多少钱?!门票多少钱!

那一瞬间,我感到语塞。十三四岁的年纪里,问我的竟是钱。

我不知道是从小艰辛的生活让他们太小明白钱太重要,还是在尚不经事的岁月里,他们的父母就教给他——“要赚钱,要赚钱,读书干什么?为了赚钱!”,我只是觉得难受,年纪轻轻的他们眼里就“穷”到只剩钱。

比起赚钱,学习,更重要的难道不是丰富一个人的思想,提升一个人的素质,锻炼一个人的心智,塑造一个人的人格吗?!

平心而论,读书读的就是一种思考和认知。如果说,努力让一切有更多选择,读书无疑是给选择加个捷径。

我为孩子问这样的问题感到无奈,更为孩子没有得到父母,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正确引导感到心痛

/06/

支教一个月里,印象最深的是跟两个女孩的聊天。

那天,我给孩子上自习。

后面的学生叽叽喳喳,一刻不消停,我站在讲台上,几乎每隔几分钟要喊安静,甚至逼着班长记下名字。

坐在前面的孩子拿着铅笔抬起单纯的眼睛对我说,老师,你让他们去吧。他们不读书的。

然后继续埋头写起作业,她在记单词。

我说,英语难吗。

她重重点头,太难了,我们基础很差。

我说,那就加油,努力,记不住多抄几遍,联想地记忆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勤奋的孩子,我总会说,你一定要努力啊,只要努力才有未来

她却没有点头,叹了口气,“我也想努力,我也很努力,可很难学,很吃力。”

那时候,她说了句我特别想哭的话:我知道我要努力才能走出去,可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有回报。

后来我告诉她,不懂一定要多问,不要怕丢脸。

我又问她,回家要多久,她告诉我走一两小时山路。下雨很麻烦,时间久。

“家里有父母吗?”本想说让父母帮忙辅导,她撅着嘴摇头:他们不在家,家里就只剩我跟爷爷,我们农村的孩子,很多爸妈都出去了,去外面打工,一年回家几次,放暑假的时候忙农活。

我说自己做饭吗。

“嗯,做饭,砍柴,喂猪,照顾爷爷奶奶,这些都是我四五岁就学会的。”

她对我坚强地笑着,常年的紫外线照射,让她们皮肤黑得发亮。

/07/

那天走在回去的路上,我想了很多。

以前不相信“寒门再难出贵子”,现在我相信了,我想相信,不得不相信了。

当一个孩子生活,生存要分更多心还得不到保障,小小年纪承受着她不该也不足以承受的一切,这样的情况下再去谈“努力学习”,是多么苍白!我开始明白那些贫困家庭出身的孩子,那么努力还是扣不到成功的大门,真的不是不够努力。

我身边,大部分衣食无忧的孩子,享受着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在学业落下的时候,父母可以给她报班,请家教,无论线上还是线下,甚至花更多钱去更好的学校,他们不伸手就唾手可得一切优质资源,教育文化,娱乐。而这里的孩子呢,除了跟着乡村质量不齐的老师硬生生学习,除此之外,还能享受到什么。

他们用凉水洗头洗澡,一个星期不换几件衣服,吃着学校难吃的饭菜,走一两小时山路回家,回家除了自己挑水砍柴做饭,还要照顾年迈的长辈。

写起这些我都想哭。

/08/

除了孩子可怜,这里的人同样让人又爱又恨。

说一些我在这里看到的真实

教师节那天,食堂做了很多桌饭菜,大鱼大肉让我有种吃村宴的感觉。而平时,食堂给学生吃的却比“猪食”还让人恶心。

在这个学校,老师会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惩罚。包括语言羞辱,打耳光,小幅度踢,按照他们的说法就是有很多孩子调皮,不打不听话。我非常不认同这种教育方式。

当地物价特别贵,我们没有工资。当地人开店给我们的价格比市面上本地人贵很多。比如买个肉,当地人卖16,给我们20。

孩子有的可怜,又让人讨厌,不好好学习整日混日子,因为学校享受国家补贴,学费全免,学校还会给学生零花钱。很多孩子在这边一再留级,就是等到十六岁成年后去外面打工,在学校可以混吃混喝几年。

可笑吗,可恨吗,可又能怎样?

支教让我看到很多平时看不到的纯洁和黑暗。

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贫困山区,现在都变成了这样。国家和爱心人士的捐款,源源不断,每年大批志愿者到边区支教,可真正得到成长,有效教育的孩子少之又少,真正给孩子的善款,少之又少。

那天,一起吃饭的时候,室友一脸沉重。她说,学校向国家申请要建游泳池。她笑了,一个常年缺水的边区需要游泳池?一个没有游泳教练的学校?一群群连泳衣泳裤都买不起的孩子上游泳课?

这个世界真荒唐。

傍晚的时候,她辞职公司的前HR给学校捐了2000块的书经过半个月的颠簸到了,她说,HR工资4000多一个月,她去找人搬书的时候,学校的老师很冷漠。她说了很久才搬书到了图书馆。

后来,有一天,她上课看到孩子在看盗版书,她很生气,觉得那些没营养,她说:要看书,去图书馆看。

孩子们告诉她,学校图书馆从来不开。

上周,学校把所有年纪的计算机课都扔掉了。很遗憾,原本周五我给八年级的两节计算机课都没有了。

我也很难再见到那两个跟我说话的孩子。

有个孩子告诉我,她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说那些的时候,她的眼睛很亮,笑容很美。她想以后读高中,读大学,那时候就能去找爸爸妈妈了。

我知道,那种单纯的想象叫做愿望。

R先生之前也在支教,他跟我说,有一个孩子,上完课回家放羊,他睡在草垛上,看着遥远的天空,轻轻地说,爸爸妈妈,天就要黑了,你们回家好不好。

我好想你们。

我知道,他只能想着他们睡着了。

最后po一些我在这边看到的风景。

ps:有时候我会怀疑“支教”的意义。也有朋友在得知我来了之后对我提出很多疑问,但不管怎么说,我若是不来不会知道这么多,也不会经历这些事,不会获得思考。我知道我无法改变太多事,所以还是要继续生活。

如果你喜欢我文章,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让更多人看到,人海茫茫,感谢相遇。

/END/

可能是最懂你的一个小姐姐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当我真的成为一名支教老师。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