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去看电影。
为什么一个人?因为最近我只有一个人。
我和女儿......
这么说吧,小的时候她是我的玩具,
长大了以后她就是我的玩伴。
时值胖子君出差,
我就这样孤零零的成了一个人。
要习惯是不是?
恩,我正努力学着一个人玩。
“
一个人看电影也不是我的本意:
我去对面国泰大厦写字楼朋友处蹭茶,
他说有斯里兰卡的红茶送给我,
我就比兔子跑得还快。
喝茶的时候他老婆突然问我要不要看电影?
她有券。
我掐指一算,一个人的晚上似乎有些闲得蛋疼,
所以就立马说,好啊好啊。
就这样她极速给我订了《猩球崛起》。
(其实我想挑战惊悚悬疑片《看不见的客人》,
被她果断阻止,怕我夜里一个人吓晕在厕所)
事实上我从来没有一个人看过电影。
在国际孤独等级表上,
一个人看电影和一个人吃火锅一样,
都是可耻的。
这不,偌大的放映厅一共坐了七个人,
我就是那个落单的“7”,
居然还霸占了正中的情侣坐,
我四仰八叉的坐在里头,还给包包安了一个地方。
人家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我一个人捧着爆米花吃出了口腔溃疡。
你要说当时的感受?是不是很心酸?
没有。绝对没有。
这种感受很奇妙。
因为当你在某一刻觉得没有合适的伴时,
(不信你们去试试)
“
其实要在身边找一个能够玩得到一起的伙伴,很难。
找一个随时随地愿意和你聊天的人,更是难上加难。
聊天这事儿吧,是一件需要棋逢对手的事,
他能接上抛过来的梗,并且又抛回来一个,
在这个过程中做自己,不用装,得自在,
他大抵会念你寒凉,懂你忧思,且久处不厌。
聊着聊着就把天聊死了,
聊着聊着就连朋友都做不下去了。
为什么有的人会喜欢一个遥远的人?
因为你只能看见他的光芒。
而光芒以外,还有凸凹的不平,
有缺口,有练门,但因光芒和距离,你看不到,
但是,日常天久的聊天,却能让这种凹凸清晰的呈现,
最终让一段情感走向灭亡。
“
以前看过《艺术人生》的一个访谈,
朱军问当时一直单身的演员王志文:“四十了怎么还不结婚?”王志文说:“没遇到合适的。”“你到底想找个什么样的女孩?”
王志文想了想,很认真地说:“就想找个能随时随地聊天的。”“这还不容易?”朱军笑。“不容易。”王志文说,“比如你半夜里想到什么了,你叫她,
她就会说:几点了?多困呀,明天再说吧。
你立刻就没有兴趣了。
有些话,有些时候,对有些人,你想一想,就不想说了。
找到一个你想跟她说,能跟她说的人,不容易。”
尼采也曾说,你是否能和这位女子在白头偕老时,仍能谈笑风生?
在一起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对话中度过。
“
怎么叫聊得来?
芝麻绿豆大的事,两个人也可以聊得兴致勃勃。
不会嫌话多,不用拐弯抹角,不用担心啰哩嗦嗦,
有时候你想说的可能并不是简单的告诉对方这件事发生了或想听到一个怎的结果,
重要的只是存在感。
怎么叫聊不来?
就比如一个人在下雪的晚上兴致特别高,
想去看一个朋友,可是,到了门口,
忽然觉得不见朋友也没有关系,就转身回去了,
一点儿也不觉遗憾。
有些人聊着聊着,你就会提醒自己,
切莫交浅言深。
一些热闹,终究会散去。
不是内心认可的人,就不必说太多。
渐渐的也会知道,很多东西可遇而不可求,
不属于自己的,何必拼了命去在乎。
(哎呀,简单地说,就是志不同道不合啦)
“
其实人最害怕的不是不开心,
而是失去别人或自我的深层连接,
人的内心在本质上是孤独和寂寞的,
我们需要一个“聊得来”的人来取暖,
那种认可和接纳的感觉,便是刚刚好的温度,
这个世界一定有人与你有某种心电感应。
可能因为你们心里有很像的东西,
所以,会有很相近的磁场,
然后,它为你们产生很深刻的共鸣。
人生人海,如果能遇到这样聊得来的人,
请珍惜。
反之,如果聊不下去,
往期精彩
曾经有个伙伴......后来他疯了。
吃火锅如何避免毛衣上沾味儿?去悦火锅呀!
初来乍到,请多关照!——逗比小女在军训
9月30日,我们有个特别的酒会在等你......
每一场台风都有一个销魂的名字......
站着别动!我过来
你还记得陪你走过青春的那些牌子吗?
▼
吃喝有度/风月无边
有故事的人/快到碗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