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显已在此等你多时 ↑
这是老显的第 324 篇,2017年分享的第 76 篇原创文章。温馨提示:本文字数 7666字。一首配乐,三张配图,全文实话,偶尔标粗。
若干年后,我将记不清曾经的人事物,那时我应该很老,也许还有些老年痴呆,但有些人,有些事,我想记录下来,不想让它们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沉入记忆的海里。
于是,现在还年轻的我,灵机一动,赶紧拿出电脑,准备写这篇文章。
上周末,我去了一趟深圳,见了十一位特别厉害的朋友,现在,我调整一下姿势,把记忆拉回300天前,开始写第一段。
1.
黑框眼镜的背后,是一双略微疲惫的双眼,十月的广州依旧炎热,他却系着蝴蝶结,白色西装的袖子被紧致的撸起,额头冒出的汗水顺着脸庞和脖子往下流,没一会功夫,便蔓延到后背,沾湿了衣裳。
趁着别人闲聊、上洗手间的空当,他悄悄换了套衣服,等大家回到原来的座位,他又开始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神采飞扬。
好像他从来就没累过。
这是去年的场景,依稀在眼前浮现,而今的他,头发短了点,身材瘦了点,在台上却依旧是热情洋溢,魅力十足。
这一次,听他课的人,数量空前的多,拥挤的教室空间放不下学员们对学习的热情,每次课程现场总是爆棚。室内学员听课认真,室外复训生闲聊甚欢,场地内外到处弥漫着温馨的二氧化碳。
因为他搭建的平台,来自四面八方的新老朋友们,才会选择在本该悠闲的周末,或前来复训听他讲课,或前来再度聚首。
这是在DISC国际双证班第三季深圳班的现场,趁着另一个讲师在台上演说,他赶紧躲在台下某个角落,抓紧时间小酣。我也是推开教室的门时,不小心远远的瞥见这一幕。
奔波的疲倦虽没有写在他的脸上,但每个认识他的人都不会在此时去打扰他,因为,我们都懂他。
作为上市公司的董秘,其实,他大可以不用这么拼命。我认识他已有一年,公众场合的他,总是精神饱满,可你却不知,他偏偏将万千辛苦全力隐藏,只为了把最好献给DISC国际双证班。
我在去年12月,接到他的邀请,前往成都参加他的双证班助推教练工作,让我因此认识到很多有趣的人;时过半年,今年6月再度接到他的邀请,在他的十点课堂系列课程上,录制了一节写作音频课,因此有了一段不一样的线上经历。
他就是李海峰(公众号:李海峰DISC),能量爆棚的人,心怀事业与布施,努力成就他人。
走廊过道上,他开心的和朋友们打招呼,又亲切的和学员们一起合影留念,当大家沉浸于欢愉的气氛中,他悄悄的离开,回隔壁房间准备下一段演讲,只留下一个背影,不动声色。
一如既往。
2.
依然是去年,第一次见面,我不小心便和他睡在了一起。
一晃,刚好一年过去了。
这次在深圳见到他的第一眼,没有太多惊喜,许是关系熟络了,只是感觉他的发型变得更帅气,气场更成熟稳重,眉宇间也多了一丝忧郁。
他手里拿着笔,在他写的书上签字,一本接着一本,见到我也没有抬头,更没有打招呼,我从周围拉来一把椅子,一屁股坐在他旁边,待到他快签完了,才淡淡的在嘴边轻声吐出一句:“你来啦?”头也没摆过来。
我说,你说啥?
他说,坐,我拿杯水给你。
我说,不用不用,你忙你的。
话还没说完,矿泉水瓶已被他拧开,被递了过来,呈放在我面前。然后,他娴熟的收拾好桌面,把笔纸放进了自己的书包。
一年前初次相见,他客气又真诚,吃饭前他会帮你拉出椅子,方便你就坐,而和粉丝互动时他永远带着微笑,特别礼貌。
经过他持续不断的努力,现在的他比以前更厉害,名气也翻了倍,燃鹅,骨子里待人的风格依旧接地气,依旧友善。
他会在不经意间给你递上一份温暖,前一秒还在独自思考问题愁眉紧锁,下一秒面对你抛过来的疑问却转换成热情解答,真诚的和你探讨,不管你是粉还是咖。
这一次,午餐,一群人吃饭,他就坐在我旁边,大家刚坐下,他就主动拿起饭勺,开始给各位盛饭,轮到要给我盛了,我内心没有一丝波澜,说:“你坐吧,我自己来。”
那你自己来。他说。然后就坐下了。
他的知识满腹,却没有架子,没有摆谱。难得的是,他的真诚永远穿插在和别人的交往过程中,无论是朋友闲聊还是在线下给别人分享,微笑出现在他脸上的频率居高不下,温和而亲切。
他跟每一个生活在社会上的正常人一样,过得很真实,且一直在努力,只是他的身份是一名知识网红,而已。
可贵的是,作为简书一哥,他和别人之间并没有太多距离感,毕竟,他是彭小六(公众号:彭小六)。
3.
他姗姗来迟,迎面碰到他,见到的是他熟悉的标志性笑脸。
“一年半前,我稀里糊涂的进了一个免费文案写作群,群主是他,当时他讲了一堂文案课,我听完后感觉特别有收获,于是写了一篇文章,结果这篇文章被多个微信大号转载,简直惊喜!”中午一群人吃饭,在他向众人做自我介绍的时候,我补充了这么一段话,对他的指导念念不忘。
饭桌上,他很腼腆,挠挠头,不好意思的说:“自己的文章都没有被人民日报、十点读书等大平台转载过,惭愧惭愧。”
我对他说:虽然没拜师,但有人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而领进门的人,便是贵人,我得感谢你。
是的,他以前在业余时间教别人写作,如今,辞职了,全职在线上线下教别人关于自媒体写作的课程。在外,人们开始称呼他为写作教练。
一起闲聊时,他拿出手机给彭小六老师看了一些数据,是他自己最近在荔枝微课开设的写作课情况,屏幕显示有2000左右人数购买。我们都为他感到由衷的开心。
他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熬夜打磨自己的课程,去年花了大量的银子,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跑到全国各地参加各种自媒体课程,私底下又读了好些许书,而这些事,都是我从别人的谈论中知悉。
而他自己一句没有讲,见面只聊些实在的话题。
这年头啊,比你优秀的人总是比你还拼命,还努力,而且还默不出声。
我第一次见到他真人,是在去年十月的DISC双证班,当时他还是一家外企的项目经理,从头顶上的帽子到下半身的西裤,能隐约感觉到他是个严谨的人。
和这个严谨的人再度见面是在今年四月的超级个体现场,课间他和我在室外抽烟闲聊,咨询我关于社群运营的想法,语气非常谦虚,无奈我资历尚浅,提供不出更多宝贵的运营经验,只能陪着他抽烟。
从外企,到自由职业,从自媒体,到课程教练,他的一直在向前,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这就是弗兰克(公众号:弗兰克和他的朋友们)。
4.
他从我的身旁晃过,我去拍了他一下,他很惊讶:“好久不见啊老显。”
上一次和他见面,是在去年圣诞前,广州,某个房间,当时屋里还有20个小伙伴,我背对着幻灯屏幕,给大家分享关于读书和写作的经验,而他,就站在灯照不到的角落,暗暗的看着我。
在那次分享中,我提到了DISC,他对此很感兴趣,便提出了一系列关于DISC的问题,我在现场作了简单介绍和解释,他听得很入神。
这次DISC双证班,他终于来了。
我和他私底下交集不多,但总觉得他身上隐藏着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心想:能成为一个大型线上微课平台的运营负责人,肯定有过人之处。
在饭桌上,我夸赞他们的工作环境很棒,他对我的称赞很不好意思的表达感谢,并轻声纠正:前段时间搬到一个新的地方,不在原来那里了。
显然,他所在的公司,事业正在慢慢壮大,而这功劳,和他息息相关。
之前在朝夕日历、荔枝微课都分享过线上课程,我对它们软件的使用感到挺满意,后来,用得比较多的是千聊平台,款式较为简单实用,而目前也有越来越多人正在使用它,口碑一直很好。
而他,是薛院长,身处千聊内部的管理层中,对千聊的发展,默默运筹帷幄着。
5.
他在和粉丝聊天,我凑过去,不要脸的伸出手,企图和他握手招呼,他笑脸相迎,伸手握住,疑惑了数秒后,问:“你是老显?”
彭小六老师在旁边补充:“这是老显。”
他恍然大悟,拍了脑袋说了声:“跟网上照片很像。”我红着脸赶紧言语:“请多多指教。”
我是前些天打开手机微信时,小心翼翼的在某个群里找到他的微信,忐忑不安的点击了“添加”字样,而几分钟后,我的添加好友申请被他快速通过了,于是,我们开启最常规的互聊模式。
微信里的他,回复的内容都比较言简意赅:你好。你是?好的。有意思。好的。哈哈。
一副性冷淡的样子。哦,不,应该称之为“高冷”。
燃鹅,当他认识并认可了你,他的言语系统就开启了制热功能,线下版的他,帅气且健谈,热情又阳光,亲和力爆表,怎么看都不像是个年长的兄长,更像是一个有趣的同龄人,很是亲切。
他也是来上双证班课程的,课间,我拉着他套近乎式的要求合影,不容分说的扯着他往外走,他嘴上调侃我说“你是90后吧!”,动作上却不介意,我俩成功合了个影。
午间一群人吃饭,最后,他买单,他说要尽地主之谊,毕竟他已经在深圳创业了。
饭桌上,他言语幽默,讲段子技巧娴熟,我跟他对聊的那一段,他竟分享了一些自媒体运营的方法,毫无藏私,不把大家当外人。
他在自媒体业界已经是公认的大咖了,现实中却像普通的帅哥一样。正所谓,现实中真正的大咖,看起来都不像大咖,他便是其中之一。
香港第一自媒体,金融职场老司机,在网上卖写作课一次性收入200万,这样的牛人在闲聊中却毫无架子,也不会口若悬河,特别是提到他擅长的写作技艺时,言语中没有表现出强势、傲气。
席间,他询问我公众号有多少万粉丝,我很惭愧的说,粉丝一万,他有些惊讶,觉得难以置信,他很真诚的说我的文章打开率很高,而且写得很好。我惭愧的表示,自己没有做好运营。
每个人也许都有“心虚意识”,在面对比自己厉害的人时,会因为仰慕和欣赏对方,而下意识的变得害羞、变得不自然、甚至唯唯诺诺,甚至心虚害怕。
我在心里想,坐在我对面的,可是个大V,而我只是个普通人,我要怎么回应?我担心气氛会变得尴尬。
这是粉丝百万的作者和粉丝一万的作者之间的交谈,从言语对话中,他竟没有任何偏见,眼神中也没有看不起的眼色,势能的差距并没有让彼此间交流变冷,气氛反而因继续深入探讨关于写作的方方面面而逐渐升温,他的语气里也没有任何骄傲。
前几天,他写了一篇关于自身发展过程中三个改变的文章,说到自己也是从零开始慢慢进步,然后长成现在这个样子。这在别人眼里,就是典型的励志榜样。
榜样的名字叫Spenser(公众号:Spenser),也许你也听过,中文名叫陈立飞,嗯,便是他。
【彭小六老师、Spenser老师、鄙人】
6.
知道他的厉害,是在这一次的饭桌上,听大家聊着。不过,其名头太响,在这里我就不罗列他的成就了。
有几次,我很想面朝着他,恭恭敬敬的抬起双手,抱个拳,再向他喊一声:“有眼不识泰山。”
和他闲聊的时候,你会发觉他的语气沉稳,声音有磁性,说话毫不啰嗦,精准切入要点,也许,这是他作为TEDx演讲教练自带的语言风格吧。
差点被他沉稳低调的魅力所迷住。
他是个厉害的人,在江湖上有着他的传说,从腾讯跳出来创业,目前事业蒸蒸日上。我见过一些创业中的老板,他们在聊天时,喜欢引导别人发言,并时不时扔一段鸡汤或陈述一段道理给你。
可他不会,聊起彼此工作与业务时,他更多的是倾听,以及心平气和的真诚交流,甚至给出一些在他自己熟识领域方面的意见一起做针对性探讨,不带说教。
有人说他是谜一样的男人,而这个低调的男人,他叫贺嘉(公众号:跨界创新)。
7.
去年9月底,一群人一起吃饭,她坐在我隔壁。彼此互不认识,不熟悉,刚开始聊天,我俩一副严肃脸相待。
她问我是谁,我怯怯的自我介绍,她也只是对我露出真诚的微笑。后来聊得多了,她的亲和力就体现出来了,无话不谈,也没有太多的顾忌,都是明事理的人,聊天很快跳出了拘束。
善于沟通的她,把“微笑”这一技能用得炉火纯青,从认识她到现在,一年了,每次见到她,都是真诚的笑脸相迎。
除了给别人分享逻辑沟通课程,讲台上,她曾作为主持人盛装出席,并把全场紧张的节奏和场面效果控制得恰到好处。台下,和她有过多次聚会,众人一起在KTV里唱歌,她会点一首说唱歌曲演绎什么是rap,特别调皮。
而每一次当她变成某个分享会上的观众时,他都很认真,无论是用便携式电脑还是纸质薄,我看到的,都是她在上面认真记录着密密麻麻的现场笔记。
这次午间饭局,大家之所以能在这里一起吃饭聊天,得益于她早早订了位,而来得最晚的人,却是她。她是IP训练营深圳分舵的舵主,在张罗招待事宜上,很老司机。
不过,她本来就是一个逻辑沟通高手,别人都叫她——小荻老师(公众号:小荻老师)。
8.
有好长时间没见到她了,上次见到她,是在今年元旦,匆匆忙忙。时间再拉远一点,我还记得去年十月的那顿晚餐,她也在场。
众人吃饭的时候,有的人会端茶倒水,有的人只是坐着。每次和赛美老师吃饭,最让我感动的一点,是她会亲自为在座的每个人倒杯茶或者送个纸巾。甚至,在饭前帮你洗下碗筷。
从去年十月那餐,到这次深圳聚餐。
这些小事对于她这样的业界大咖来说,本可以不用做,但她总是那么体贴细腻,非常接地气。台上她是霸气讲师,台下她是细腻女生,就是这样。
席间,大家讨论的话题无意间朝向我这,我在介绍自己的故事时,她竟热情的向别人介绍我的优点,仿佛我成了商品,而她化身一名优秀的推销员。
我既惊讶又感动,继而感慨:别人这么优秀是有理由的!
这就是她身上一个很明显的优点,她经常在聊天中真诚的介绍起他人的优点,而善夸别人,让她周围聚集着越来越多喜欢她的人。
她是国家资深理财规划师——赛美(公众号:赛美老师),熟识各种金钱规律,却时刻关注着金钱以外的世界。
9.
我还记得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她用笑脸摆出一副好奇的模样,并亲切和我打招呼,一年多过去了,每次见到她,她都是那么谦虚亲和。
这次在海峰老师DISC双证班现场匆匆碰了一面,她就因有事要急急忙忙的离开,和她聊天也只能是寥寥数语。
每次和她交谈,她就像一个大姐姐一样关切的嘘寒问暖,谈笑甚欢时永远是开心的笑容。
我不知道这种亲和力是怎么练就出来的,也许是岁月的拷打,也许是自我养成。在各种分享会现场,她都会精心打扮,力求美丽出席,如此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为了给世界留下一个美丽的印象。
最让我动容的,是她的每一次温文尔雅,总是润物细无声,嗯,萧秋水老师(公众号:萧秋水)。
【鄙人、赛美老师、萧秋水老师、彭小六老师、海峰老师以及双证班出品的新书《通往幸福的路上并不孤单》】
10.
我是在小荻老师的生日群里,看到过她的照片,人高脸靓。
她的形象气质很出众,这是她的优势,一个长得好看的人,是很容易得到别人的垂青,特别是在这个特么看脸的时代。
也许你会觉得,长得好看的人更容易靠脸获得成功,只不过,我还是始终相信,一个真正有想法的女人,是不会屈尊只做一个花瓶,而是会通过各种幕后的努力,让自己升华。
她估计也是这么想,目前,她的名头是时尚管理培训师。
起初,我以为长得高且漂亮的人,可能会比较高冷,即使她在聚餐席间的表现很健谈,也许,健谈仅限于公众场合。
燃鹅,事实并非如此。
那天一起吃饭的时候,我无意间说自己写了小马宋老师新书的书评,希望能得到小马宋老师的认可。她记住了我说的话。
前天,我的文章(《朋友圈的尖子生》都在讲些什么?)被小马宋老师转发到其朋友圈,我因此加到了小马宋老师的微信,这件事让我开心了整个下午,而“被转发”的消息,是她第一时间发微信告诉我的。
隔着屏幕,我能感受到她好像比我还开心。
她说,能够见证别人实现心中的目标和想法,是一份人生难得的惊喜。
她的心中藏有“心系他人”的能量,高冷便无从说起。
当我第一次得知她的名字,感觉很惊奇,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
想了老半天,我才忆起那时在看秋叶大叔的文章,留言区出现了她的名字,秋叶大叔建议她改名字,于是,她用上了现在这个名字。
她把炫改成泫,取名:黄千泫(简书:黄千泫)。
11.
我在彭小六老师旁边喝水的时候,注意到眼前的这个姑娘。
她的背影很好看,正低头默默写着字,双腿勾曲在椅子下,一副安静的模样。待到课间休息,她转过头,看到我和小六老师,兴奋的跟他打着招呼。这个时候,她并不认识我。
但走出教室,我和她便开始面对面聊天,互加了微信,看到微信名的那一霎那,双方都感慨世界好小。
有种网友见面的既视感。彼此在某个群里对对方都略有耳闻,等到线下见面,才发现原来那人竟是这人。
缘,妙不可言。
午间聚餐,她就坐在我的隔壁,因为饭桌地形的关系,我会时不时在她耳边向她请教和交谈。聊天的过程中,我得知她原来是个很牛的人。
年纪轻轻,竟然去了20多个国家200多个地方!
我不知道她是如何做到的这样的壮举,在中老年人羡慕的年龄阶段,做出了让年轻人们纷纷羡慕和向往的事情。
她刚从美国旅游回来,我在她耳边偷偷问她的职业和做法,她透露自己也在体制内,也是上班族,只是利用平时的业余,挤时间去关注营养领域和旅行领域的知识,最后,她说自己计划今年出本书。
吃完饭,站起身离席,发现她的身材并不高挑,可我知道,她内心隐藏的能量一定不小。
白天上班、下班后做好自己热爱的事情,并非易事,她一直这条路上一直忙碌,却未曾停止,完成这些事情所需要的背后付出,你我看不见,她的亲人不一定能看见,唯有自己去经受,暗自努力去完善,而她做到了,却低调的不想让别人知道。
她是Sunny敏(公众号:sunny敏),正在积蓄力量,等待爆发。
【薛院长、贺嘉、彭小六、赛美、Spenser助理、陈立飞、弗兰克、黄千泫、鄙人、sunny敏、小荻老师】
12.
我从他们的接触和交流中,发现了三点特质值得你我去学习,分别是:
一、越厉害的人,越谦虚
也许你会觉得一个很厉害的人会耍大牌,其实不然,不信,看看上面这些人,而且,他们竟都是随和之人,待人和蔼可亲,处事谦虚又从容。
他们即使不对你么么哒,也从来不会向你呵呵哒。
一个真正厉害的人,不会拿出教条主义的行为方式去跟你讲那些天花乱坠的大道理,而是设身处地的考虑你的感受,并走进你的内心跟你交流。然后,用理性帮你鼓鼓劲,用真诚温柔你的心。
没有半点架子。
二、为人处事落落大方
人一拘谨,别人就难和你走近。我也是个普通人,也会心虚。
总怕自己做不好,又怕自己见生人,赴会与拜访也是两手空空,害羞,羞涩,囊中羞涩。那么,这样还怎样能和小伙伴愉快的玩耍。
你得学会主动,知书达理,懂点礼节。当你和他们彼此认识和了解,他们会主动接近你,而不是把你放在一边纳凉,即使你只是个普通人。
厉害的人,他们举手投足都很大方,不娇柔做作,不装逼,让一切自然而然。
三、去想,去做,持续不停
这些人也是从普通人过来的。刚开始,大家起点差不多,为什么后来走着走着就差远了呢?
总有人跟你说,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可惜,这个社会能够坚持奋斗的人太少了,即使抓对了方向,很多人只是三分钟热度,事做了还不到一半,有点小成就,就停下来,结果就死在路上了。
你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新奇想法,只不过也只是停留在“想”的层面,并没有付出实践,也没有所谓的下一步行动,更谈不上对未来规划以及未雨绸缪。
所以,他们为什么越来越厉害?
因为他们只不过把想法付出行动,然后不断试错、总结,继而再坚持行动,无尽循环,更新迭代,广结善缘,互帮互助,共同提升,最后,再来点时势运气,跃迁,而已。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越来越厉害的人里面有他们,而没有你。
------
老显碎言:
这文章上所写的事情过去不曾,将来也难以重复出现,能近距离向厉害的人观摩学习,便是我应该感恩的难得缘分。
删删写写,写到最后,看了字数,篇幅有些长,我感慨的站起身,稳了稳脚跟,抬头望向窗外,暗夜的深邃哗啦一声,竟向心坎扑面而来。无人问津。
努力吧,老显。
对了,坚持读书和持续写作,这两件事我想做一辈子。你对我文章的点赞喜欢或转发扩散,都是对我读写的最大激励。感谢你一直都在,让我和你一路同行。
我是老显
在世界 100 强央企上班
下班后在自媒体写文章
DISC国际认证讲师及资深顾问
声音让你耳朵怀孕
写作让我走进你心
和你一起成长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