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过死亡陷阱的三次感应
常峰曾经三次成功地躲过死神,每次的经历都颇为传奇,在灾祸发生前,他都收到了莫名蹊跷的提示,至今他都搞不清这些提示来自哪里?为什么自己能收到?对于背后的意义更是一无所知。
常峰从小丧母,父亲远赴南方打工,他是在舅舅家长大的。有一年的夏天,那时他上初中,舅舅一家都去了外县,要隔天才能回来,他一个人留下来看家。半夜里睡得迷迷糊糊,就梦见妈妈不停地喊他,叫他赶快起来尿尿。他一下子惊醒了,睁开眼睛才知道是在做梦,不过因为梦境太真实了,不由得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恍惚与害怕,随之就意识到憋尿感,于是从床上爬起来,打开门站在院子里小便。
他舅舅家的房子是过去那种土房子,外边有个小院,院角有一棵果树。常峰趿拉着鞋走到树旁,刚尿了一点,猛听见身后轰隆隆一声巨响,吓得他把后边的尿又憋了回去,扭头一看,顿时吓得魂飞魄散,房子竟然塌了!事后乡亲们说常峰真实命大,如果没出来尿尿,肯定会被砸死在倒塌的土房里。后来常峰长大成人,在外边跑业务的时候,又经历了第二次“躲过一劫”的奇遇。
当时他待在某县城的长途汽车站的候车室内,车票已经买好,还有十几分钟才发车。他坐在椅子上百无聊赖,目光呆滞地盯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心中想着事。突然耳边传来一个陌生女人的声音,很轻柔又很坚定地说:“你出来一下子!”。他打个机灵,扭头看了看四周,刚才那个声音离得很近,就像贴着他耳朵讲的,不过他发现座位的前后左右,当时都没有坐人,也没有谁刚经过。他迟疑了片刻,站起身来走出了候车大厅,又来到外边的街道上,狐疑地四处张望。
就在这时,一个矮胖的中年女人突然从身后一把扯住了他,非说他刚才在她的店里吃了东西没给钱,他告诉对方认错人了,可对方一口咬定就是他。紧接着一个男的也从旁边的店里跑了过来,估计是这个女人的丈夫,也扯住他的衣袖不让走。三个人拉拉扯扯地理论不止,眼看着开车的时间就要到了,但在越聚越多看热闹的人群前,他不愿被看做是一个吃白食的人,就豁出去误了车也要证明自己的清白。正吵闹着来了一个警察,居间调停了半天,他才得以脱身,再一看表,早过了发车的时间。
他生了一肚子闷气,对那个胖女人恨得咬牙切齿,但不久后就转变了态度,真想去给对方磕上几个响头。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他乘坐的另一班客车突然停住了车,前面聚着一大堆人,还有很多警车和救护车,下了车才得知有辆长途客车翻下了山崖,再一细问,顿时惊出一身冷汗,出事的车就是他没赶上的那班!事后他一直在想,在候车厅里听到的那个声音究竟是幻觉,还是真有看不见的神仙,指引并安排了一场误会,最终让他躲过一劫?!
第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发生在常峰结婚多年后的一个夜晚。当时他和几个朋友在当地一家歌舞厅喝酒娱乐,突然看见自己的手机屏幕亮了,拿起一看,是自己妻子发来的短信,内容只有一行字:“家里出事了,速回。”他心里咯噔一下,连忙跑到一个安静的角落,给妻子打电话,不料电话一直关机。忐忑不安的他迅速告别了朋友,开着车就往家里赶。但等他急匆匆地爬上楼打开自家的房门,却看到家里风平浪静,安然无恙的妻子正窝在沙发上看电视呢。
这一下他的怒火怦然就爆发了。他质问妻子为什么要发那样的短信,然后又把手机关了?妻子被问得莫名其妙,说手机没电了在充电,刚才忘记开机了,但自己没发过短信啊。他把短信拿给妻子看,妻子惊讶地说不出话来,忙打开自己的手机,在短信记录里翻了一遍也没找到这条消息。他认为妻子想让他早点回家,编了一个谎言骗他,发完后又删除了记录,妻子矢口否认,两人为此大吵了一架。不久后得到的消息却让两人都惊呆了,当晚那家歌舞厅发生了特大火灾,死伤惨重!
这条短信从何而来?至今他都百思不得其解。讲到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插曲,浩然发表了《 你的人生都在一条“波”上》这篇文章后,有位读者在下边留言,讲述了一个与上述故事很类似的经历:她的一位亲人,新买了一部手机,这部手机经常无缘无故的黑屏,而且还莫名地给自己最亲的两个人发短信,内容是“我现在很不舒服,急需去医院。”亲人还总觉得自己身体累得很,但当时家里人都没当回事,不久这位亲人就意外去世了。
其实在常峰身上这类神奇的事情还有很多。有一年他通过别人认识了一位有股市内幕消息的朋友,给他们说了一只股票,当时的价位是几块钱,目标价位是十五左右,但也可能更高。对方让他们现在就买,等到出货前会提前通知他们。结果一年多后,当他与此人再次见面时,就问对方那只票现在可以卖吗?对方听了大为惊讶地说:半年前我就给你们发短信让出货。他说:我确实没有收到啊。对方问:难道XXX(介绍他们认识的那位朋友)也没给你说?他说:也没有啊,我们平时联系得少,他喜欢炒短线,我属于新手,只会做长线,全部的资金就买了这只票。
但最惊奇之处在于:半年前这只股票被炒到十五元左右时,原有的庄家撤退了,不料更加凶猛的庄家又杀了进来,经过几轮残酷地洗筹后,慢慢把股价一路推高,目前的价位已经到了四十多元,相当于翻了九倍!常峰在对方的建议下,在近五十元的高位顺利了结出货,这笔赚了个盆满钵满。那位有内幕的朋友坚信自己给常峰发了短信,但蹊跷的是常峰没有收到,因此反而比其他知道内情的朋友赚得多得多。
感应是一种什么现象
在以往的三篇文章中,浩然为大家介绍了万事万物相联的道理,在我们生命历程中发生的各种事情,就像一张大网中相互联接的无数节点。某些事物看上去彼此毫不相关,其实却是在业力牵引下因果关系的必然呈现。在今天的文章中,浩然为大家揭示的是事物之间另外的一种联接方式——感应。或许你也可以把它依然包括在“因果关系”中,但感应所表现的方式,看上去更加广泛,更加贴近万物相联的特征,也更加神奇与不可思议。
有关感应方面的文章,浩然已经写过很多篇。例如在大灾大祸来临前,有人会莫名其妙地产生一些奇特的感知;又例如神奇的梅花易数外应术,通过无意中看到或听到的一些现象,就能推知以后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等。“感应”是感知相应的意思,“感知”不是看见、听见,也不是思维推理而知,而是一种“心相应”模式下的自知。梅花外应法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外在现象突如其来的异常感觉,所谓“心异之”,方能神断之。如果采取机械的数理化逻辑思维模式,一辈子也掌握不了梅花易数。
“感应”这个词本身已揭示了它的作用方式,就像两块彼此靠近的磁铁,移动其中一块叫“感”,另一块也会跟着运动叫“应”。它们之间没有接触,却能“感而应之”。我们能从手机里看到朋友从千里之外发来的信息,其中的工作原理也是“感应”。不过有关感应最准确的描述却是量子态的——两个相互感应的事物,虽然从世俗的眼光看上去,有时间先后和因果关系,但实质上它们之间不存在谁作用于谁的问题,它们是一体与同步的。
要更加透彻的理解这一点,不妨看看前不久浩然撰写的《你的人生其实在一条波》(点击查看)这篇文章。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各种现象、各种经历,只要是频率相同的,无论表象上看多么无关,其本质都是一样的,它们就像一条波上无数的波峰与波谷,是同时存在的同一个事物。只不过因为人类思维无法超越时间与空间,所以它们才会依次“进入”我们的生命,构成我们的人生经历。而这种特殊“进入”的方式,往往会呈现出“感而应之”的神奇。
有关感应,其实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都十分看重,通过修行而获得神佛菩萨的护佑、加被,或在生活中奇迹般躲过灾祸、获得福报等,都叫“感应”,历代都有大量记录这方面事迹的书籍,书名大多冠以“某某感应录”,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下,会有很多相关书籍的电子版以及大量有关的文章。为了更深一步解释感应的特征,下边浩然给大家分享一位好友的感应事例吧。
无处不在的感应
此友近年来一直勤修佛学,所获的感应简直太多了,有时经常让自己或旁边的人惊叹不已。例如生活中刚发生了什么,接下来就能马上听闻到高僧大德对此的开示。有次和朋友乘坐高空缆车,心中怕得不得了,朋友安慰了她半天,但她始终对缆车的安全性不放心,也不敢望下看,此后两人的话题围绕于此讨论了很久。晚上回到酒店,她想到好久没有听慧律法师讲法了,便登录手机视频网站,随机点开一段慧律法师的讲法视频,恰巧就听见法师开示说:经常诵持《心经》,在乘坐高空缆车等时,就不会发生意外云云,简直是“神应”!
又例如某次专程去法门寺,瞻仰了佛骨舍利,激动地忘乎所以,又是发微博又是发微信的。当晚回到家里,也是随机点开一段慧律法师的讲法视频,就听见法师批驳现在很多学佛的人,不向内求而修心,却总喜欢向外求,热衷于拜舍利等行为。当时听得她目瞪口呆,因为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她觉得慧律法师仿佛一直在看着她,她的一举一动他都知道,随时都在点拨于她。
又例如有回她受朋友邀请,参观了乐山大佛,又去峨眉山礼拜了普贤菩萨的道场。回到家中,她想看会书,便在一书架的图书中四处打量,目光最后停留在希阿荣博堪布撰写的《寂静之道》上。这本书她买回来很久了,一直都没来得及阅读,她当时感觉特别想读它,就抽出这本书,随意打开,就翻到了294页,结果就看到希阿荣博堪布回忆跟随法王如意宝,去了乐山礼佛与放生,接着又受邀去峨眉山,礼拜普贤菩萨圣象云云。
如果这些现象只是个案的话,可能只是碰巧而已,但如果经常发生,那就一定是“感应”。这种感应不但发生在与修行有关的方面,而且在她的生活中也比比皆是。往往是她与别人刚讨论过某个话题,结果打开电视、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第一眼就能看到相关的内容。例如有回晚上和我们几个朋友吃饭时,大家讨论了有关松茸的诸多话题,结果当晚回到家中,她无意中打开电视机(平时几乎不看电视),正好看见热播的电视剧《守卫者——浮出水面》第26集的一段情节——张妍打电话叫洪少秋回去吃饭,洪少秋让江源到海上接替自己,并为自己准备一个松茸。紧接着高一天来到张家,送给田云一袋松茸!
感应是我们联接到了更高维度
有些感应发生时,我们可能还懵懵懂懂,有些感应发生时,我们心里会瞬间晴朗明白。前几天在广州出差时,朋友讲了一个故事。他的身份证不见了,他在家里、车上、办公室等处找了很久也没找到,家里人催着他去挂失并登报声明,因为忙就一直拖着。有天他在打坐时,突然就感应到身份证掉到了沙发与茶几的缝隙处。走过去一看,果然就在那里,和他感应到的画面一模一样。
感应往往是“非定域”与“非线性”的,这两个都是量子物理学中常见的名词。“非定域”是说没有明确的空间位置,“非线性”是说没有明确的时间顺序,所以感应经常是难以捉摸的,可遇不可求,你不知道它会不会发生?在哪里发生?什么时候发生?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和现象呈现出来。因为感应现象很难用科学原理进行解释,也无法通过双盲与重复实验,所以常被一些科学人士批判为迷信或纯粹是一种心理错觉。
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历史上很多伟大的发明,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中一些公式、定理、常量,却都是某位科学家通过感应的方式而发现的。在他们的传记或回忆录中,这种过程常被描写为“灵光一现”,有的人则是在梦境之中得到启示。这些伟大的发现,肯定不是逻辑思维的产物,因为它们不曾出现在包括科学家在内的一切人类经验中,逻辑推导只能产生对原有知识的组合与变形,无法从无到有创造出一个新的公式与常量。真实的情况是,它们原本就存在于这个宇宙中,只是被某位科学家通过感应的方式“发现”了而已。
如果把感应的过程用一个近似图来表示,一般会分为两种。第一种如下图,处于这个现实世界中的某人,通过感应的方式获得了来自更高维度空间的信息。在这种模式中,不同维度的世界也像网一样彼此联接在一起,而通过感应得到的信息,又引发了一连串的事件A、事件B、事件C……等等,它们也像网络一样联接在一起。
第二种模式是处于这个客观世界的某人,与另外的某个或某些人事物等,同时从更高维度的世界得到感应,而它们之间则彼此形成了特殊的关联关系,往往是以“巧合”、“偶遇”等方式表现出来。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图示只是一种近似的或者说比喻的表达,更真实的是无数世界和无数事件构成的无数大网交织在一起,网格上的每个节点都彼此相联,相互感应。
关于感应,在儒、释、道、医、兵等诸家都有表述。儒家强调“感召”的力量,认为人的言行举止可以既可以感通天地,也能感召来或善或恶的结果;道家著名的经典《太上感应篇》,更是以“感应”两字入题,指出“由此动彼谓之感,由彼答此谓之应,应善恶感动天地,必有报应也。”因此开篇即以十六字“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为纲,宣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观念。医家将人体模拟为一个小宇宙,认为它与外在的大宇宙之间是以“感应”方式互动,天地间的五运六气及六淫之气,会感应到人体并引发各种各样的疾病。
佛学对于感应的本质描述得更加清楚。宣化上人说菩萨、大阿罗汉与修道的人“心精通吻”,这个意思就是说大家心里都是相合的,彼此就好像互相都有电,并通着的。在《六祖坛经》中有四句偈: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不过很多人看重的是世俗谛的表述,这无疑会落入因果关系之中,作为指导人们行善积德,这种理解是没有问题的,不过要修行证悟菩提,就要从胜义谛去理解感应现象,特别是万物相联的本质,有关这方面内容,浩然将在下一期文章中继续给大家分享。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可以给作者打赏,感恩!
赞赏随心,您的支持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本周新上线音视频课程查看浩然更多音视频课程,可点击公众微信下面的菜单选择进入:
欢迎成为浩然微店分销商
操作方法请点链接
代理浩然微店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