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我奶奶已经过世了。父亲从没听奶奶提起过这事,见了陈叔叔,只觉得有点面熟,却想不起是谁。
拾着夏日的尾巴,迎着秋天的日头,中秋节即将来临了。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八月十五时届三秋之中,月朗中天。中秋正是收获时节,据说古人将收获的果实制成馅,另用面粉加水和油制成面皮,做成一个个小圆饼,或煎烤或烘焙,称之为月饼。至亲骨肉在月圆之际团聚一堂,品尝月饼和佳肴,欢声笑语伴着饼香飘出千家万户,便是花好月圆、天长人久的祥和。
月饼按产地分为广式、苏式、京式和潮式等,我家人都爱吃苏式鲜肉月饼,金灿灿的酥皮,正中打着红印,裹着香浓鲜美的肉馅,咬一口,齿颊留香。
那年中秋节前夕,我们站了半天却没排上买月饼的队,失望而归,却见家门口站着一个陌生的中年男人。客人自报姓陈,是我们曾经的邻居,他家住7号,我家住15号。虽说不是紧邻,他母亲和我祖母经常一起晒太阳,谈家常,做针线活。有一回,他母亲问我奶奶借了五元钱,彼时窘迫,久久没能偿还。
后来我家搬走了。陈阿婆没有忘记欠下的钱,经常念叨着,却因记不清我家的新地址找不到我们。阿婆临终前念念不忘此事,嘱咐儿子务必把钱还给我奶奶。
陈叔叔遵从母亲的遗愿,通过邻居的邻居、同事的同事、朋友的朋友,四处打听我家住址。他辗转找了好几年,终于在那年中秋节找到了我家。
可我奶奶已经过世了。父亲从没听奶奶提起过这事,见了陈叔叔,只觉得有点面熟,却想不起是谁。陈叔叔说明详情,郑重其事地奉还了五元钱,又留下两盒老大房刚出炉的鲜肉月饼。
那时候大家都不富裕,日子过得简单朴素。人们常说的话是,远亲不如近邻。高龄孤老,常有人对他嘘寒问暖;晾在户外的衣物,下雨时也总有人帮着收起。
此刻,我回忆着儿时过节的往事,想起了木心先生的诗:“从前的人,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我被这首诗感动着。我想:从前的人情,犹如林间的小溪,静水深流,秋凉知暖。如今的中秋,浓浓饼香中是不是也蕴藏着如此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