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巡讲连载 · 第14集 | 60分妈妈就是足够好的妈妈
日期:2017-09-14 作者:武志红 阅读:

巡讲连载 · 第14集 | 60分妈妈就是足够好的妈妈

杭州巡讲·武志红 | 60分妈妈就是足够好的妈妈

英国心理学家威尼科特提出过很有意思的词汇,这个词汇也是很深入人心,叫“足够好的妈妈”。

他的说法对应的是两种妈妈,第一个是坏妈妈,就是完全不管孩子需求,不把孩子当回事,这是坏妈妈。

另外一种是所谓太好的妈妈或者完美的妈妈,在他看来这个完美的妈妈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甚至孩子能自己做的事也帮他完成。

60分妈妈

有一个来访者是这样,她的孩子3岁都不会说话,或者说的非常简单,为什么?因为妈妈太完美了。

这个来访者找我的时候,质感很像王菲。我跟她做咨询的时候,经常我下一句话没说,她就替我说出来了。

她的本领也应用到她的孩子身上,她的孩子不需要讲话,她就知道她的孩子说什么,而且她会去满足她的孩子需求,结果她的孩子到3岁都不怎么需要表达,这就是一个过度好的妈妈。

所以围绕这个足够好的妈妈,国内的心理学家曾奇峰提出这么一个说法:60分妈妈。他说妈妈做到60分就可以了,满足孩子60分的需求

这个说法有一定的合理性,我作为父母要满足什么?孩子不能够完成的事,他需要支持的事情你需要去帮助他,特别是婴儿。

婴儿是无助没有能力的,你需要去满足他,但你并不需要满足他的所有需求,而且你也不可能做到。

对大一些的孩子来讲,你需要让他知道什么叫挫败,在他力所能及范围之内,让他独立去完成各种各样的事情,他这时候就受到很多的挫折,但挫折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假设一个小宝宝在这,还不太会走路,在10米远的地方有一个球,他想过去拿那个球,这样蹒跚跌跌撞撞地过去,这时候作为妈妈你会觉得怎么能这样呢?于是大步流星地走过去,帮他把这个球拿过来。

这时候你做了双重的事情。第一,你是一个太好的妈妈,你替孩子完成了这件事情。

但同时你也是一个坏妈妈实际上,相当于你帮他完成了这件事情,你给孩子一种感觉,他是无能的,妈妈是有能力的。

这样一来孩子就能体验到他必须依赖妈妈,他的什么需求都必须依靠妈妈,会导致这样的结果。

心中有孩子

但是如果你只是这样来理解威尼科特这个足够好的妈妈,还不是很到位。因为威尼科特还有另外一个说法,叫原始母爱灌注

他的意思是妈妈在分娩前的最后几周和分娩后的最初几周,有些妈妈进入一种病态,妈妈的自我似乎消失了,妈妈可以凭她的本能来感觉到孩子的需求是什么,所以这时候她跟孩子构建了一种类似心灵感应的状态,这就叫所谓的原始母爱灌注。

在孩子出生的前后有些妈妈做到了这一部分,而且温尼科特说这个时间不会长,也就三个月。

原始母爱灌注有个简单的说法,台湾的翻译是“心中有孩子”。什么叫心中有孩子?我先讲个什么叫心中没有孩子。

我有一个朋友,小时候经常被他妈妈弄丢,有一次他妈妈早上起来,带着他去小卖部买东西,妈妈本来计划是买了东西之后再带回来,交给老人之后然后去上班。

结果妈妈把他带到小卖部,就把他放在小卖部自己去上班了,而且上了一天班回来才发现孩子不见了,这种事发生了不止一次。那也就是说对这个妈妈来讲,孩子没有住在他心里。

所以你可以想像她的女儿就会有大量的被抛弃的感觉,但这又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这个妈妈为什么心中没有孩子呢?

因为她作为孩子的时候,她没有住到她妈妈的心里,她在这也没有住着一个爱她的妈妈,所以会导致这个妈妈心中是空空荡荡的,所以才经常记不住自己的孩子。

我一个朋友故事。他的一个朋友生了女儿,但女儿从出后就不停地哭,整整哭了三个月,极少有不哭的时候,也很少睡觉。后来就发现,他们在哄孩子的时候,和孩子完全没有目光接触,孩子缺乏链接。

后来孩子的父亲过来,握着孩子的另外一只小手,几分钟后孩子就不哭了。

全人家都感觉到好像整个世界安静下来了,孩子的父亲眼泪哗哗地流,因为他感受到那个孩子平静的一部分。

你看这就是连接的力量,过去这个孩子一直都在哭,结果当这个连接发生了,她就平静了下来。

所以我会做这个推断,当然不只是一两个这样的故事,中国的孩子经常会哭,充满戾气,他其实就是缺连接,他希望被看见。

不用做满足所有需求的妈妈,也不要看不见孩子,60分妈妈刚刚好。

关注“三点一弯钩”公众号

回复【巡讲】收听往期武志红全国巡讲音频

▷巡讲连载·第12集:无回应之地即绝境

▷巡讲连载·第13集:跟着感觉走,释放攻击性

图片声明:文章配图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巡讲连载 · 第14集 | 60分妈妈就是足够好的妈妈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