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抢人头”这种事,可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
日期:2017-09-13 作者:仿偟 阅读:

“抢人头”这种事,可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

抢人头”的悠久传统

你是否经历过,玩着农药追着一个残血英雄跑,正打算一个技能收人头美滋滋拿一血时,突然队友鲁班一炮轰过来。

“first blood!”

这时候,很多人就要不淡定了,可能还要顺带打出一句——

“鲁班你个人头狗!”

或者——

“抢人头的X全家!”

冷静冷静,“抢人头”这事虽然不地道,但可是有着悠久的历史了。今天咱们就来看看古人是怎样“抢人头”的。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抢人头”的传统也绵延已久。从战国时期秦国制定二十等军功爵制时,就明确了“计首受功”的奖励机制(也称“首功制”)。

然而战场上并没有计分板给你统计杀敌数,总不能打完仗回去吹嘘一番自己杀了几十上百个别人就能信吧。

这个时候,人头便是重要的凭证,眼见为实才能论功行赏有需求自然滋生市场,为了积累军功,获取赏赐,“抢人头”就成了司空见惯的事。

当然,人头并不是唯一的证据,在古代,割下敌人的左耳以表战功同样流传已久,称为“聝”(相应的,割取首级表功称为“馘”)。

西周时期的青铜器虢季子白盘上就刻有铭文“桓桓子白,献聝于王”,讲述了虢季子击败敌军,周宣王给予表彰的故事

游戏里拿人头能够加钱升级,古代士兵斩获首级的待遇也十分丰厚。以宋明两代为例,北宋的军事著作《武经总要》记载“杀贼,斩一级者,与第四等赐。”

明朝永乐年间规定:“哨马生擒虏贼一人来者, 赏银三十两;斩虏贼首级一颗来者,赏银二十两。”

而到了东南倭患严重的嘉靖年间,赏赐甚至提升到了“斩倭首贼一级,升实授三秩,不愿者赏银百五十两。”

要升职加薪还是巨额奖金随便挑,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诱惑啊。重赏之下,士兵们更是在立功抢人头的道路上渐行渐远了。

“计首受功”的奖励制度虽然提高了军队作战的积极性,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被历朝历代所沿用。但这种制度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人是充满私欲的物种,在战场上,许多士兵往往为了得到赏赐而疯抢人头,以致贻误战机。

“战士知首级之为贵也,兵刃既接,幸而胜之,每杀一人,则必下马斩首,久而后得,奔北之冦已鸟散而远遁矣!”

每杀一个人大家都要下马抢人头,如此一来贼寇不知道都一溜烟跑哪儿去了。

更有甚者,为了抢人头连主帅的安危都不顾。

北宋熙宁六年,将领田琼率军增援被围困的香子城。结果士兵们为了争夺首级没有保护主将,致使田琼及其子皆战死(求二人心理阴影面积)。

如此因抢人头而乱大局的事层出不穷,以至在明朝万历年间抗倭援朝的平壤战役中,主帅李如松严令士兵不许割取首级。

此外,还有许多为了多得赏赐而杀良冒功、谎报杀敌的事件。原本为激励军队而制定的“计首受功”制度上演了这么多出闹剧,也真是令人啼笑皆非了。

“计首授功”在提升士兵作战积极性,增强军队战斗力方面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它的缺陷是绝对不容忽视的。

斩首本就是残忍血腥的事,为道学家所批判。因这一制度而滋生的抢人头风气除了对战局可能起到极其不利的反作用外,也或多或少地成为了诱导军队腐败的祸根。

不过,得知了古人也如此热衷于此道,下次打游戏时你就可以光明正大地抢人头,然后贱贱地接上一句——

“抢人头这事,可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

END

文章作者:冷香小筑用户仿偟

【文章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冷香小筑投稿交流群入口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抢人头”这种事,可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