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青这个名字,在她去世的新闻公布之前,我从来没有关注过。
尽管她的名字后面跟了一长串儿时最为美妙的回忆:
《大闹天宫》、《哪吒闹海》、《三毛流浪记》、《天书奇谭》……
可以说,直到她去世,我才知道原来童年时期迷恋的那些仙气十足的轻袍缓带和纤巧灵动,很多都是出自她的笔下。
我们以前说过中国动画的鼻祖万氏兄弟,如今足够载入史册的动画,大多出自他们的名下。可以说,因为有了他们,中国至少在50年前,就有了能跟如今的吉卜力媲美的动画。
由万籁鸣导演和编剧的《大闹天宫》,曾经拿下过众多动画类国际奖项
我们现在看《大闹天宫》,对它不吝夸赞,对万氏兄弟顶礼膜拜,但这部动画背后,有千千万万不为人知的人们为它付出过辛苦,他们的名字甚至不一定出现在片头片尾,常常被统一称作“幕后工作人员”,这些丧失名字的功臣中就包括陆青。
陆青是《大闹天宫》里玉皇大帝的原画师。
所谓原画师,应该相当于三次元电影里的演员,是主镜动画师,动作设计者。不仅要熟悉动画制作过程,还要对镜头的技巧有相当的研究,动画形象的动作设计,情感表达,全都要原画师来决定。
孙悟空的形象,就是由万籁鸣导演要求原动画创作组组长严定宪,在现代中国装饰艺术的鼻祖张光宇先生的设计基础上修改决定的。
陆青开始是拒绝的,因为玉帝这个形象很严肃,无法像孙悟空那样放飞自我,一言不合就开打,只能通过非常细微的表情和动作来展现情感,看起来很像黄检的“面瘫大法”,无论演起来还是画起来,难度都很大。
所幸在导演的劝说下,陆青最后接受了人物,并且完成得很好,玉帝傲慢矜持又带点色厉内荏的样子,我当时记忆非常深刻。
玉帝的形象是根据配音演员富润生的样子设计的
据说还借鉴了一点灶王爷的整体造型,又给玉帝穿上了最为繁复的冠服,显示其至高无上和不近人情。
张光宇先生手绘玉帝手稿
“他(玉皇大帝)特写特别多,我在创作时着重他脸部的表情。其他的我就利用他的手,必要的时候,他的一只手要伸出来做动作,但不能多,多了他就不能称为‘皇’了。”
于是陆青特别为玉帝的手加了戏,小时候肯定是看不懂的,但后来一看就发现,玉帝的手十指纤纤,举手投足还暗中透出一种矫情的做作感。
对比起来,亲民的土地公公从肤色到手指动作都非常接地气
就凭这这样细致入微的观察体验,陆青成功塑造出玉帝的形象,受到了前辈和同事们的一致褒奖,此后又有不少人来找她参与设计动作表情克制细腻的角色,包括《天书奇谭》里的袁公,还有《哪吒闹海》里的太乙真人。
《哪吒闹海》的剧组从1978年5月开始筹备,在7月的时候,陆青就进组一起去蓬莱采风,观察动物,乃至自己学习表演,在采风完成之后才开始绘图创作。
人们总以为动画师都是窝在工作室里闭门造车,但是如果没有丰富的经历,敏锐的观察,细致的体验,如何能把平面的形象变得栩栩如生,一举一动都透着神采?
而绘制动画并不是亲自参加表演,不会因为角色的成功而让创作者本人也像演员那样大放异彩,名利双收。做动画又是很辛苦的工作,付出的艰辛并不比演员少,收入却微薄太多了。
但陆青从1950年进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一做就是这么多年。
担任动画设计和参与创作的作品包括《骄傲的将军》、《小朋友们》、《草原英雄小姐妹》、《哪吒闹海》、《雪孩子》、《鹿铃》、《天书奇谭》、《三毛流浪记》……一定还有其他遗漏的作品。
陆青并不是学动画出身,她毕业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的油画专业,当年参加工作的时候, 制片厂的厂长、《小蝌蚪找妈妈》、《骄傲的将军》、《山水情》的导演特伟一再告诫她,做动画是个苦差事,要考虑清楚再来。
而陆青坚持要进厂,之后放下油画笔,拿起钢笔,从最基础的描线上色做起,从来不叫苦叫累。
有时候真的很佩服各个行业老一辈工作者的精神,很多人敢打敢拼的魄力,绝对不输给当代任何年轻人,吃苦受累的程度更不是后辈们能比的,即使有名利心,也建立在认真投入工作的基础上。
所以那时候才能创造出那么多精妙绝伦的作品,从1964年的《大闹天宫》,到1986年的《西游记》电视剧,这种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里,除了特伟,钱家俊,严定宪,周克勤他们这些重要人物,还有多少默默无闻的原画师、动画师?
吉卜力工作室里,除了宫崎骏、高畑勋、铃木敏夫这些执牛耳者,还有其他各种导演、制作人、美术师,约300名员工。
除了面瘫的玉帝,陆青还参与设计了一部分孙悟空的动作表情;谁又能说得清在《千与千寻》里,《幽灵公主》里,哪个角色的哪个让你记住很久的表情,是由谁设计出来的?
但如果没有了他们,作品从何而来?
参加《大闹天宫》创作的原画、动画人员,分成五个组,每组由一个原画带着助理和其他几个动画人员组成,总共不过二三十个人。
当时也没有任何高科技的制作,电脑都没有,全凭一支笔。10分钟的动画就要画近万张原动画。而《大闹天宫》是动画长片,还分上下集,当时仅仅是绘制的时间,就投入了接近两年。
光看数据,我们可能还无法切身感受到这个工作的繁杂和艰巨,干脆想象成为了10分钟的情节,我们要机械重复地把一幅画画上成千上万遍——更何况动画绝对不可能是机械重复,其中还要考虑到运动的表情和神态变化。
如果是我做这个工作,说老实话,当然也会投入去做,但不敢保证会没有怨言,因为投入和回报实在太不成正比了。
(陆青原画手稿,来源见水印 )
任何一个时代都不缺英雄和名流,却永远缺少踏实做事低调做人的普通人。
为什么陆青去世了,会有这么多人来回忆?
因为中国的动画史实在太需要急救性的采访和研究了,尤其是对这些本身就是巨大财富的动画师本人。
更是因为,在陆青之前,有无数陆青离我们而去,在陆青之后,却没有新的陆青去继往开来。
女侠鵺话原创
欢迎勾搭,欢迎转发
转载要提前告知
女 侠 鵺 话
一个不求上进的公众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没有人继往开来
也没法走进新时代
长按下方二维码
撒向人间都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