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运城,有两个古代人物是陪受万民敬仰的。
一个是舜帝。姓姚名重华,生于诸冯(今永济舜帝村),迁于负夏(今垣曲县同善镇),卒于鸣条(今盐湖区西曲马村)。是4000多年前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领袖,中华民族杰出先祖之一,深受历代人民的尊崇和爱戴,名列“三皇五帝”之一。运城北15公里处为其建有舜帝庙。
另一个是关帝。即关羽,后改云长,解州镇常平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由将而候而王而帝而圣,一生忠义仁勇,诚信名冠天下。数千年来被历代朝廷褒封为“关圣大帝”,被海内外华人推崇为“武圣”、 “文圣” 和“财神”。在解州镇为其建有关帝庙,在常平村为其建有关公家庙。
舜帝庙、关帝庙、关公家庙,都巍峨肃穆,楼阁林立,古木参天,翠柏蔽日,而且古柏、古树中故事甚多,也“神”气十足,现辑录如下:
——在舜帝庙神道的西边,有一株枝粗叶茂的古柏依偎缠抱着一棵枝叶枯干的死柏。相传,从前西曲马村有个李员外,次女英英与本村牧童秋娃相爱,但员外不允,英英含情自缢。秋娃获悉,扑向英英坟头,撞石而死。数年后,英英坟前长出两棵小柏树,庙中老僧遂将其移栽进外城内,精心护理,百年之后,柏树成才,参天入云。有个财主心生歹念,乘夜偷偷伐倒一棵。谁知就在他回家驾车来拉树时,伐倒的一棵竟与旁边的另一棵紧紧缠抱在一起,重新屹立,财主目蹬口呆,胆颤心惊,慌忙离去。据说,伐倒的那一棵是英英转化的,缠绕的那一棵是秋娃转化的。因此,千百年来,人们将其称为“夫妻柏”、“连理柏”。北头有三棵小柏树,是秋娃和英英爱情的结晶,故名“子柏”;
——在舜帝庙神道的东边,也有一株活柏抱死柏的奇树。相传,很早以前,有一恶霸,仗势伐倒一棵柏树。就在他把树伐倒的倾刻间,天气突变,暴雨倾盆。此时,紧靠死柏的那棵活柏突然伸出一枝,将死柏抱了起来。恶霸受惊,神灵附身,逢人便说:“我是虞舜母亲,你却将我伐倒,玉帝大怒,我儿子又将我扶起,永立人世,除暴安良”,故称“母子柏”。
又传,当年汉光武帝刘秀曾在此休憩,故又称“龙柏”、“帝君柏”。
——在关公家庙的崇宁殿前檐,左右两侧,各有一棵千年古柏,围长很粗。东侧的形如苍龙,昂首奋身,势欲凌空,称为“龙柏”;西侧的腰部聚出一个大球状,酷似猛虎头,称为“虎柏”。乡里习俗生男孩后以红绳缠绕龙柏,生女孩后以红绳缠绕虎柏,其后取所缠红绳一段为孩子做项圈,认其为“干爹”,可保佑子女健康成长,鸿福齐天。此俗历久不衰,遗风迄今。 www.WENZHANGba.com
另传,关公怒杀恶霸出逃后,时常惦念家小。一夜,他恍惚中梦见吕熊带着家丁来抄斩关家。值此危急时刻,忽然奔来一青龙、一白虎,恶霸见状仓惶逃命。后人在建庙时于殿前栽了两棵小柏树。结果,柏树竟长成了龙形虎状。乡人说,这是青龙与白虎化身,是来守护关庙的。
——在关公家庙娘娘殿的院子里,有棵300余年的“五世同堂桑”,乍看平常,实则特别。其一,有五条碗口粗的根裸露于地面,并延伸约一米入地,犹如巨龙五利爪深扎泥土之中;其二,有五条粗枝与五个粗根上下对应;其三,每年开五次花,结五次果,堪称中华一绝!愈传愈神,被游客称为“神桑”。
关于古桑的来历,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当年刘秀被王莽追至南阳,途中又饥又渴,恰遇一桑树挂满桑果,便饱食一顿,为谢救命之恩,刘秀临行对桑树发下誓愿:“日后我若得天下,定封你为树中王。”后刘秀果得天下,时值初冬,万木萧条,因急于还愿,误将椿树封为王。桑树遂愤然向关公状告刘秀:“吃我桑果乘我凉,反将椿树封成王!”关公听后哈哈大笑:“此事你们都有过错,你一年开花结果有限,而刘秀又急于还愿,所以错对各为一半。”桑树听后怒气渐消。关娘娘知后插言道:“你未当上树王也罢,扎根在我殿前,与我平起平坐如何?”桑树闻言,感谢关公一家对他如此厚待,便从此扎根殿前报恩。
——在关公家庙娘娘殿的西侧,有一棵躯干全裂的千年古柏,苍翠挺拔,枝繁叶茂。两人抱不住的古柏酷似展翅腾飞的大凤,其头、翅、尾样样俱全。据传,就在这棵柏树刚成材时,当地一老财主欲取其做柏木棺,并准备第二天开锯取材。不料,当晚狂风大作,雷鸣电闪,一个霹雳将这棵柏树劈为两半。老财主见状窃想,必是关公动怒,遂急忙敬香求饶,并用铁箍将裂树箍起。凑巧,那棵劈开的柏树,又焕发了生机,连成一起,更加苍劲挺拔。从此,人们就称它为“神凤柏”,又叫“钢箍缠腰柏”。
——在关公家庙娘娘殿西北方有棵800余年的柏树,树干向西倾斜四五十度,长得十分茂盛,叶呈云朵状。当地群众讲,此柏特奇,冬不落雪,夏不落雨,原因是每年关公回来祭祖时,就是乘着彩云踏着“云柏”下来的,故称“云柏”,“彩云柏”或“云梯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