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大千世界之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注定不凡,注定了与众不同,来看看这个冒险家的故事吧。

舒马赫注定是个
不平凡的人,也注定是一个
永远的冒险家。他车手生涯的
辉煌几乎与F1的风靡是并存的。他的表现甚至影响了F1的电视转播收视率,影响了其他车队和车手的竞争
欲望,影响了F1在更大范围的推广。
舒马赫1969年1月3日出生于德国,他4岁就开始参加卡丁车比赛。他的
父亲罗尔夫将一台小引擎装在一辆废弃的卡丁车上给儿子玩。从那时起,舒马赫和他的父亲就有了这项业余爱好。一年后,舒马赫的父亲开始在卡丁车赛道工作,他
夏天在赛车场上班,冬季则是一名修烟囱的工人。同年,舒马赫的
弟弟拉尔夫(另一位知名F1车手)出生了。
那条卡丁车赛道位于一个野生动物保护区内,速度要求相对比较低,并且只允许租用卡丁车。也许正因为如此,舒马赫和拉尔夫才有了随时可以驾驶卡丁车的机会。这是很实际的,父亲罗尔夫可以一边关注在赛道上的儿子,一边从事他出租卡丁车的工作。舒马赫的
母亲伊丽莎白则在赛道边经营小吃店,后来发展成一个小餐馆。
这是一个
幸福的小
世界,可以确信:他们的
生活是宁静和安详的。舒马赫
曾经说,他们的
童年很有
安全感,但是家人经常为钱
发愁。舒马赫和拉尔夫就在这样简陋的环境中慢慢长大。那时候,舒马赫的
理想职业是警察或者赛车手。父亲罗尔夫告诉他还是当警察好,因为赛车手的竞争实在太激烈。可是最终舒马赫
兄弟还是选择了赛车,他们是那样
疯狂地迷恋赛车,和心爱的卡丁车朝夕相伴,
形影不离。谁也不会想到,许多年后,两兄弟居然会出现在世界上最惊险最刺激的F1赛道上,舒马赫更是成了
家喻户晓的赛车英雄……18岁时,舒马赫参加德国青年卡丁车大赛并获得了冠军,从此开始了职业赛车手的生涯。
时光倒流20年,在圣马力诺赛道,国际体育界、F1全世界的车迷,都应该永远记住那时、那地——1994年5月1日,舒马赫在塞纳赛车的残骸上获得了分站赛的
胜利。也就是在那一天,一位车王令人
震撼地悲剧性谢幕,这或许成就了另一位车王
传奇性的登场。人们很难不产生这样的
感觉:那是巴西车王塞纳,亲手把
自己的衣钵交到了
年轻的德国人舒马赫的手中。塞纳的意外死亡,使舒马赫的时代来得如此之快,又交接得如此之自然——这种“好莱坞式”的故事本身就是不可复制的。在F1越来越缺乏戏剧性和人为力量的今天,阿隆索和莱科宁们都不太可能像舒马赫一样,目睹一位前辈车王的悲剧
结局。而舒马赫的存在,也使后来者不太可能像他一样,在一个时代的废墟上立刻修建起属于自己的大厦,因为他留下的不是“废墟”,而是一个真正辉煌的F1帝国!
许多年来,人们对F1车王舒马赫毁誉参半。或者说,这个传奇的结尾太强势,所以,对“后舒马赫时代”的这批新贵们来说,铸造下一个传奇的时机永远过去了——他们依旧可以写下属于自己的历史,但已很难再被称为“传奇”。舒马赫是个好人吗?但有哪种好人,会在1994年最后一站中故意把达蒙·希尔撞出赛道,又会在1997年对维伦纽夫做出几乎
一模一样的“尝试”?有哪种好人,会在
一段时间内频繁使用不但危及他人、也危及自己
生命安全的发车切线战术,即使面对自己的亲兄弟也从不手下留情,以至于弟弟拒绝参加
哥哥的退役派对呢?(
感人的爱情文章 www.wenzhangba.com)
那么,舒马赫是个混蛋吗?但有哪种混蛋,会全心全意保护家人的隐私,为了
孩子的
健康成长而不让他们接近维修站?有哪种混蛋,会在横行F1的十多年中,与赛场之外的绯闻、丑闻、新闻绝缘,又会积极投身慈善
事业,
一声不吭地为东南亚海啸灾民捐出上千万美元善款?有哪种混蛋,会在各种类型的评奖中无数次当选“年度最佳运动员”,用三十年如一日的
精神,全身心地投入一项真正的事业,从不分心,从不懈怠,从不
放弃,也从不
失去乐趣和
热情?
或许还是套用那句话最为贴切:“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舒马赫。”回首舒马赫的职业生涯,他注定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他经常受到同行的抨击,因为有他的存在,
超越变得无比
困难;有人说他是“神”和“鬼”的结合体,神是他在车迷心中的地位,鬼是对手对他的诬蔑;他
拥有私人飞机却
抱怨超市里面的东西价格太贵;他每年有近6亿元人民币的收入,但
生活中他很“吝啬”,当面对慈善事业,他却出手大方。他永远活在争议中,人们已经
习惯了。当他
离开后,F1赛道上缺少了很多
话题,缺少了精彩的超越和果敢的“诡计”。或许,他代表了部分的F1精神,所以我们一直怀念他。
传奇,是因为传奇的舒马赫站立在巨人的肩膀上,笼罩在巨星的光芒中。如果没有塞纳,没有达蒙·希尔、维伦纽夫以及哈基宁,也就不会有车迷心中舒马赫那些
经典的夺冠场面。舒马赫的第一个冠军,沾染着塞纳的鲜血;第二个,笼罩着希尔的
恐惧;第三个和第四个,背负着“红色风暴”法拉利的王者归来,与“芬兰飞人”哈基宁的
生不逢时。而正是哈基宁
心灰意冷的提前抽身,使舒马赫最后的几次夺冠几乎都变成了
孤独而“无趣”的胜利。传奇,从来都不是主角一个人锻造而成的;英雄,也需要同为英雄的对手。
从最接近神的塞纳到最接近人的舒马赫,那是F1的英雄时代,那是F1最后一批凭借个人的力量就能扭转比赛结果的车手,那是F1最后一批超越了科技和钢铁而强势存在的勇士。但是,这样的英雄和勇士的时代,在塞纳与舒马赫转过身后,已经落下了沉重的帷幕。在舒马赫的职业生涯中,因为他的威名和实力,车队常常把夺冠重心向舒马赫转移,因此另一名车手就只能是配角,比赛时要为舒马赫断后,甚至要让出自己第一的位置。所以几乎舒马赫的所有搭档都是不
愉快的。对于许多车手来说,舒马赫就是一座横亘在他们眼前的大山。他一走,大家冲击车手总冠军的
希望好像突然增大了。如今,尽管舒马赫所在的F1车坛送走了车王,但从来没有哪一年的F1比赛,会像2006年那样充满了告别的惆怅。一代车王舒马赫在他的F1职业生涯中夺得7次世界年度总冠军后,他退役了。3年后,舒马赫又重出江湖,可毕竟
岁月不饶人,在F1赛道再度奔驰3年后,他终于到了说再见的时候。
舒马赫告别F1,他创造和留下的却是一段无法复制的辉煌。如今的F1,牵引控制系统能使大部分车手在出弯时获得最佳速度,却没有多少人还明白在入弯时也保持高速的微妙技巧。如今的F1,高度商业化的背景与密集的媒体覆盖率,使我们很难再看到血性和真
性情。而这一切,使舒马赫的传奇变得更加传奇……因为舒马赫是一个永远的冒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