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同贤 图/网络
◐
孤独是一种痛
上个周末见了一位离家八年在广州定居的朋友。午夜,在歌厅的洗手间里,她轻启朱唇,蹦出一个词:孤独。随即我俩热泪盈眶,抱头痛哭。
她说:“凡事都要自己亲力亲为,凡事都要自己想明白透彻,要一个人在深夜给自己打气,要一个人在清晨踩着七公分昂首出门。”
或许你也会有这种感受。
你下班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在城市的车水马龙里,在夜深依旧喧嚣的灯红酒绿里,你会有一种“一人独拍”的孤独。
这种感觉,当你情绪低落时更甚。你有同事,但你并不能从他们身上感受到“朋友”的温度;你想念父母,可他们和你远隔千山万水。
你像一只离巢太久的飞鸟,在不断地迁徏中无枝可栖。在一路艰辛的跋涉中,你孤勇地扇着翅膀奋力飞翔。
于是你在一次次品味孤独中,学会了做一个戒掉情绪的成年人,越痛越不动声色,越苦越保持沉默。
◐
费力不如蓄力
十八岁时特别喜欢用浓烈的比喻、排比这类技巧性很强的表达,堆砌无比华丽的词藻,来渲染内心的情感。不被理解时,恨不得向着全世界辩解。如今沉默不语倒成了最好的解释。
前段时间朋友因工作疏漏被领导批评,有关心者问她:“当众挨批,你怎么不生气?也不去做解释?”朋友回了一句老掉牙的话:“生气不如争气。”很多人都觉得她这是在为自己的怯懦怕事找台阶下。
超喜欢刘同在《你的孤独,虽败犹荣》中说的一句话:解释有两种,一种是喋喋不休,一种是沉默不语。前者挖空心思,寻遍托辞,舌灿莲花;后者心静如水,淡然一笑,不事悲欢。
如果你做了自己该做的,就没必要解释;如果你没做好必须做的,就没资格解释。
当你从喋喋不休地解释,到不再用语言去解释,基本上你的未来不会浪费时间在“解释”这件事上,你会调整方向选择做给对方看。
把精力和时间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别让他人成为你生命中的牵绊。与其大费周章地去解释,不如积蓄力量花时间去成长。
◐
改人不如改已
情绪难平之际,不妨先保持沉默,读书、听音乐、工作,把不良情绪束之高搁,让自己忙碌充实起来。
用沉默代替复杂的情绪,心情会随之舒缓,借沉默之际令自己回归理性,找到事情的突破口,才不会一时冲动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用沉默除去眼前的障碍,才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所以人要适时释怀。
不用苦大仇深,不用满腹愤懑,这个世界就是如此。你只需要掸一下身上的灰尘,继续前进。
从短期来看,似乎之前的努力都付诸东流,但从一生来看,所有的勤奋都不会白费的,它们会继续沉淀,为以后的开花结果积蓄力量。
反思、及时止损、沉淀、再出发,这才是最好的磨刀石。磨砺之后,生命才更有张力。
◐
你的沉默 别有洞天
李筱懿的《美女都是狠角色》里有这样一段话:我欣赏这么一类女人,当生活需要她们付出代价的时候,哪怕是非常高昂的成本,也不皱眉头,不缩头,不叹气,不算计,坦然支付。她们清楚有些事情的成本非常昂贵,而纠结是最没用的。
诚然,这些代价如同一朵花儿,也许在这个春天未能如愿开得芬芳馥郁,那就再汲取营养和力量,等下一季花期。
让你的沉默,成为守护你的力量。
失意苦闷时,用沉默去对抗千军万马,坦然面对,就是最好的态度。
险象环生时,用沉默去明得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便是最高级的修心。
愿你经得起千锤百炼,去迎接最后的旖旎风光。(2018.10.27)
*作者︱陈同贤:河南省.方城县第五小学教师,微信公众号「青眼有」专栏作者。
点击蓝字,感受陈同贤老师往期精彩美文:磨砺之后,生命才更有张力
评论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