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中,评价一个人“会聊天”,是对这个人很高的肯定。会聊天的人,往往都十分招人喜欢,情商hin高。
但是,我也觉得“会聊天”,是一种可以锻炼的技能;是可以复制、有规律可以遵循的能力。
某一年,教师节聚会,学校的老师聚餐。开餐前,就是各级校领导端起酒杯讲话,讲话的时间呢,稍微长了一点。
不过,谁也没有表现出不耐烦。毕竟聚餐的第一要义就是给足领导面子。领导讲完后,该吃吃该喝喝,一派和谐。
照例,这种饭局每个人都应该站起来,敬大家一杯酒。首先敬酒的,就是当时我们班的数学老师——他当时40岁出头,个子不高,带个金丝眼镜。举起酒杯后,笑容满面的说道:
“感谢各位领导喋喋不休的发言,既然各位领导抛砖引玉,那我也就讲两句……”
这位老师讲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用的这两个成语真是过于“惟妙惟肖”。
据说,几位校领导的笑容,当场就凝固在了脸上,全场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有人发出几声礼貌性的干笑。
后来,我的语文老师问这位数学老师:
“你当时怎么想的?咋就能说错话呢?”
数学老师说:
“我就想幽默一下”。
幽不幽默什么的,我不好评价。只是觉得,就算是数学老师,也应该学学语文。
还好,我的这位数学老师,一直都在担任所在学年组的教研组长,领导们并没有给他穿小鞋。这是他足够幸运,甚至还会有人觉得他“耿直”得可爱。要是他在喝酒前再加一句“来,同归于尽”,就更完美了。
不过,大多数情况下,“把天聊死”的人的待遇就不那么好了。像这位数学老师一样,想幽默一把,但把自己幽默“死”了人的不在少数。可见,幽默的确是一个奢侈品,不是谁都能玩儿得起。
比如,《请与这样的我恋爱吧》中的一位男嘉宾,小伙身高近190,长得蛮精神。自我介绍的时候,也说自己“情商高”,会聊天。
同期的,有一位女嘉宾,是一名钢管舞老师。自我介绍视频的内容,是自己在钢管上转圈圈:
瞬间,场面就冷掉了。
您看人家姑娘跳舞,起“生理反应”也不该在大庭广众面前说出来呀!
事儿还没完,人家又补了一句:“我要吐了”。
噢,敢情还不是我们想的那么回事儿。
我其实也理解这位小伙儿并不是在攻击跳舞的女嘉宾,小伙后来也解释了,他可能只是想形容:“在钢管上你转圈圈太多,把我转晕了”。
但是,他的情商究竟有多高、说话技巧有多牛X,才能憋出“生理反应”和“想吐”这俩词儿呢?
不会聊天的人,才是这个世界的瑰宝。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他们的脑回路是如何运作的。
你不知道,为什么在包好看还是人好看之间,他们永远选择“包”,还要加“本来”强调一下。
如果非要问,能“把天聊死”的人有什么共性?
那一定是自以为幽默、机智。俗话说,“淹死的全是会游泳的”。感觉自己“会聊天”的人,聊起天来才真的可怕。
相比较“把天聊死”,还是成为一个“会聊天”的人更加简单,更易于操作。
尤其是,当《好好说话2》正式上市的今天,“会说话”、“会聊天”就变得更简单了!
(购买请戳▲)
基于4800个真实读者的说话难题、凝练出的零基础说话急救手册《好好说话2》,今天正式开卖!这套现学现用的高情商沟通术,希望你真正成为一个“会聊天”的人!
在安慰别人的时候,为什么不应该说“你别想太多”?
别怕,你离“会聊天”,只差一本《好好说话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