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七七
01
前天,我下班回家路上遇到一对母女。
八九岁大的女儿穿着校服在后面战战兢兢地跟着,一看到妈妈回头就畏畏缩缩地低头站住,不敢靠近。
我寻思现在是放学的点,八成是小姑娘在学校犯了什么错才会挨骂,也没当一回事。
不过我走的显然比娘俩快,两三步就追上了,就听当妈的气急败坏地骂道:“你爸那个狗*的,又给你奶送了三百块钱生活费!”
“当年那老东西一天都没带过你啊,连条裤子都没给你做过,可你姑家那几个她都带到念初中,你说说你爸还偷偷给她钱,他对得起我吗?!”
小姑娘没说话,就见当妈伸手去扯她的耳朵:“哭哭哭!我一个人冒着风冒着雨的接你上下学,把你拉扯大,我容易吗?你连句向着我的话都不会说!”
可就是这样,她妈也没收敛,还是骂骂咧咧。
“我都快被你们父女俩给逼疯了,一个个都是胳膊肘往外拐!”说着,她狠狠捶了小姑娘后背一下:“快走!赶紧回家写作业!”
小女孩就这么一路哭着走远,相信就算回到家,她也得不到该有的安静。
我站在路边目送她们离开,真他妈想替小姑娘喊上一声:
“妈,我不是你的出气筒!”
02
因为拿孩子出气的成本,太低了。
为什么呢?
因为孩子是你个人的“所有物”啊。
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
孩子是一个没有独立经济能力的小可怜虫,生在世上,只能完完全全依靠父母的抚养和保护。
他吃你的、喝你的、用你的。
说好听了,养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说不好听了,养育孩子是父母出任NPC的一场游戏。
所以一旦他们在外面受到什么委屈,或是彼此之间发生矛盾,火气旺盛,难以控制自己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把气出在一个完全依赖自己的人身上。
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爸妈喜欢说:“你是我儿子/女儿,我不拿你撒气,拿谁撒气啊。”
可你们有没有想过,拿孩子出气的代价是什么?
03
读者斌斌就跟我说过,他是被妈妈当出气筒打到大的。
小的时候,斌斌最怕的就是爸妈吵架,因为一吵架,爸爸会摔门而去,而那一刻,就是他噩梦的开始。
他妈妈会站在门口骂上十多分钟,然后拿起扫帚抹布,开始疯狂的打扫卫生。
而妈妈一边打扫一边咒骂的同时,还不忘使劲折腾斌斌,让他干活,再不断挑刺,最后疯狂殴打斌斌出气。
有的时候是十几分钟,有的时候是半个小时,最长的时候他妈妈甚至打了他整整四个小时,扫帚都打折了两支!
更可气的是,每次拿斌斌出完气后,他妈妈还会给他“讲道理”,给他零花钱,还要强调:“全都怪你爸!”
斌斌说,他最恨的就是这个借口。
尤其是拿到自己用血泪“挣来”的三十块零花钱,他只觉得自己在妈妈眼里连个垃圾桶都不如!
所以从他的力量能对抗得了妈妈的那一天起,他就再也不听妈妈的管教。
他逃学、上网吧、搞对象,只要是能让妈妈气得想动手打他的事,斌斌全干过。
而且一旦妈妈想动手打他,他就会奋起反抗,有好几次都是他把妈妈推倒,甚至还拿东西砸伤过妈妈。
好像只有这样,才能一出胸中恶气。
04
斌斌跟我说这件事,也是因为他很害怕。
他害怕有一天会控制不住自己,成了打爹骂娘的畜生。
但他每次发起火来,都控制不了自己,就像当年不能控制自己的妈妈一样。
所以斌斌不想结婚,怕他以后也会成为一个家暴老婆的男人,更不想生孩子,怕孩子会和他有同样不幸的童年。
听到这,我真的很同情他。
因为童年时期被父母当做“出气筒”,“情绪的垃圾桶”的生活,会在孩子的心里扎根,成为他一辈子难以走出的阴霾。
说到底,当年父母的所作所为,最后全都让孩子买了单。
05
可能拿孩子出气的人已经够让人不齿,但更恶心的,是那些嘴上说的冠冕堂皇,拿“教育孩子”当免死金牌的爹妈。
说真的,人在气头上,确实很难控制自己。
所以有些原本不会苛责孩子的错,在你火大时,会很自然地小题大做,将孩子狠狠骂一顿,甚至是动手责打。
但回头想来,很多人又不肯承认是在拿孩子出气,只能推说自己是在“教育孩子”。
很多爹妈开始在有意无意地在生气的时候找茬,而“不听话”这三个字,也就成了许多家长拿孩子出气的最佳借口。
但事实上,教育和出气,完全是两回事。
因为真正的教育,从不是以打孩子、发泄父母愤怒为目的,而是以纠正错误为目的。
所以在很多优秀的家庭中,父母都不会在自己十分生气的时候教育孩子,而是让孩子先回自己的房间反省。
等到父母本人冷静下来,能够理智思考的时候,再去批评惩罚孩子。
这一点真的很值得我们学习。
因为天下父母心,尽管“中国式父母”不断为人诟病,但绝大多数当爹妈的,还是希望孩子好。
所以不管生活怎么蹂躏了你,都不要拿孩子出气。
那不但是弱者的表现,更会彻底伤害到你的孩子,在你们本该亲密无间的关系里留下一条裂纹。
尤其是,孩子总有长大的一天。
你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