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对夫妻的分手闹得大张旗鼓。
女方请来了许多
亲友,当着
众人的面,
批评丈夫在
婚姻之中的
离谱之处。“
女儿生病做
手术,他不但
不闻不问,还把家里的钱拿走一半,一
个人去参加南极游。还
美其名曰“要趁
年轻多去冒险”。
事情到了这个
地步,
离婚已是
无可挽回。两人
迅速签署了
协议,
男方被迫
放弃了
房子与大
部分财产,
孩子跟了
妈妈,女方也放出话来,不会让男方再见孩子,夫妻
双方就此
分道扬镳。过了几年,
大家再
聚会,很巧,又遇到再婚的男方。
有意思的是,这个
曾经被
前妻批判得
一钱不值的
男人,如今对
妻子与孩子
照顾得
无微不至。他给正来例假的妻子倒
热水,细
心地给
小女儿剥开蟹壳,喂她蟹肉。哪里还是以前那个以自我为
中心、油瓶倒了都不扶的大
男子主义模样。与男方聊起他的
转变,他有些
尴尬,但依然坦承:上一次婚姻的
失败,的确给他带来了
巨大打击。以至于再
谈恋爱时,那些
刺耳的话总是浮
上心头,每每想起就如鲠在喉,极不
愉快。然而
日子久了,他却渐渐
发现,前妻那一次
毫不留情的“揭疮疤”,反倒成了他的“
爱情圣经”。他
清晰地
明白,在
经营一段
感情时,
对方最
需要的是什么,最
排斥的又是什么。
按图索骥,逐步克服,居然慢慢掳获
芳心,修成
正果。后来,与他的前妻又见了面,聊起其
前夫的第二次
成功婚姻。她却没有
惊讶,只是有些
感伤地笑了笑,然后问我们是否看过一幅关于
仙人掌的
漫画。那幅漫画:一个人紧紧
拥抱了
仙人掌,
离开时带走了
满身的刺;而第二个前来的人,顺利地拥抱了没有刺的仙人掌,从此
圆满结局。她说:“我知道当初
自己在那么多人面前挑明他的
缺点,
完全没有顾及他的
面子,的确做得太绝太狠。可他就像那棵仙人掌,我固然可以拼尽
全力带走他
一身的刺,可若不让他觉得彻骨
疼痛,他便无法醒悟,不能悔改。那么即使他
遇见下一个更好的人,新的刺依然会
肆无忌惮地
生长出来,再一次双双受伤。“人痛了,知道下一次不要再拥抱仙人掌;仙人掌痛了,才知道收敛起它的刺,不要再让拥抱它的人负伤。”她说。我们都曾是仙人掌。被爱的
时候,从不掩饰伤人的
锋芒,因为
有恃无恐,觉得无论怎样肆意
伤害,那个拥抱你的人,
永远不会离开。直到有一天,那个人
忽然抽身而走,而最
可怕的是,彼此挣开的刹那,连着刺带着
皮肉,血淋淋的,痛得一哆嗦的时候,才明白什么是
两败俱伤。这
记忆深入骨髓,终再
难忘。然后我们遇见下一个人,我们
小心翼翼,我们
如履薄冰,我们
开始改变。点菜的时候先
询问别人的
意见,唱歌的时候不再抱着
话筒不撒手,对方的
生日、对方
亲人的生日、
纪念日和
节日都
记录在
手机提醒中,送花不再随便拿一束就走,连里面夹了
菊花都不知道。在每一次谈话中
温和地倾听,直视对方的
眼睛,
体会对方的
心情,对方说“感冒了”,不是草
草地说句“喝点水”,而是急急赶过去
守候在身旁;不再开口就是“你爸你妈”,而是
亲切婉转的“咱爸咱妈”……还是会有伤处痒痒的时候,那是
身体里开始
蠢蠢欲动,想要生出新刺的
欲望和
挣扎。那便
咬咬牙,
生生把冒出的那一点刺
头儿奋力挖掉,永绝后患。因为看过
结果,所以不肯再冒任何
血肉模糊的
风险。这是上一个拥抱的人
教会我们的事。最好的给予,并不是以
牺牲者的
身份带走一身的刺,而是让对方痛到再没有生刺的
念头。
遗憾的是,女方后来一直不曾再嫁。问她为什么,她说,怕遇见第二棵仙人掌。不会拥抱的仙人掌,终于开始
学会拥抱。会拥抱的人,却不敢再伸出
双手。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