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公益日,为爱推一把。《中国人的一天》陆续推出“公益·后来”系列人物故事,回访曾受到关注和帮助的人。
第3167期
摄影/牛燕洁 除署名外
视频/姜惠蕾
编辑/周维
腾讯图片出品
今年10岁的赵梓超因早产素来身体瘦弱,去年被诊断为先天性胸廓畸形,一跑就喘,急需手术,但他却不愿去医院治疗:省下钱,先救妈妈。通过新闻报道和公益筹款,腾讯网友为这个家庭筹集了10万元,让赵梓超得以及时手术。如今他又能跑了,但妈妈的情况并不乐观。
视频 | 尿毒症妈妈和漏斗胸儿子获公益捐助 儿子以后想当宇航员(时长:2:50)妈妈岳晓香曾因宫外孕大出血在鬼门关走了一遭,怀赵梓超的时候又得了肾炎,继而恶化为尿毒症。10年来靠透析维持生命,身高萎缩到仅有1.49米。后来她检查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这也是她身体萎缩的原因。牛磊 摄
赵梓超的疾病,令他稍微跑一跑,就会剧烈喘息,并影响心肺功能和生长发育,医生建议尽快手术。但他最关心的是妈妈。岳晓香说,孩子记事本里写得最多的是“祝妈妈早日康复”。牛磊 摄
去年4月,专注医疗题材的*“生命召集令”关注到这对母子,通过腾讯公益的乐捐平台,为这个家庭筹集了10万元,一半用作赵梓超的手术费,一半用作岳晓香的治疗费。这让赵梓超在次月就得以进行手术。术前,赵梓超在病房里画了一只企鹅,谢谢腾讯网友和爱心人士。韩瑞 摄
赵梓超性格比较活泼,进手术室前,他做出一些搞怪表情逗家人开心,“医生叔叔说打了麻药就不疼了。我是男子汉,我不怕”,但当医生通知家属去办公室签手术知情同意书的时候,他悄悄对记者说:“昨天晚上睡不着,可是不敢睁开眼睛,怕爸爸看见担心。”韩瑞 摄
赵梓超被推进手术室,门关上的那一刹那,父亲赵海龙也放下了在儿子面前伪装的坚强,重重地坐在椅子上。韩瑞 摄
赵梓超手术后恢复良好,因病休息了一年的他,在2017年的下学期考了双百,得了“进步之星”奖。“还有好多奖状呢,都要贴出来,这堵墙都不够贴。”提起孩子,岳晓香和丈夫都是满脸骄傲。
赵梓超的胸部植入了钢板,帮助他的骨骼正常生长,要定期复查,术后3年取出。最近一次复查,医生说赵梓超营养不良,缺锌缺钙,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建议吃药补营养。但他坚决不同意,“不用吃药,饭就是药,我多吃饭就好了。省下钱给妈妈买药。”10岁的赵梓超又瘦又小,让岳晓香很是心疼。
如今赵梓超在离家八九公里的孝义市金晖小学上学,平日吃住都在学校,只有周末和放假才回家。他爱看书,但舍不得花钱买,每次都把想要的书写在纸条上,考了好成绩再让爸爸给他买。
相比儿子,岳晓香的情况却并不乐观。“我得病快12年了,一直靠透析维持,每周2次,到现在快1300次了。”岳晓香手臂上植入透析用的管子,又称“生命线”。“这个管子的寿命一般只有4到5年,左手的管子已不能用,右手的管子不久前刚做过修补,不然也不能用了。”
近来,岳晓香因尿毒症导致的骨骼病变越发严重,身上多处骨骼畸形。“现在我的上下牙合不到一起,咬东西很费劲。想吃的东西咬不动,能吃的东西又没胃口。”因牙齿变形,岳晓香咬合难、进食少,如今只有60多斤。“现在我什么都做不了,全靠家人照顾。”
妈妈病着,爸爸工作忙,赵梓超主动承担起所有的家务。知道妈妈腿疼走不了路,他用积木拼了一个“拐杖”。看着儿子,岳晓香感到欣慰,“我活的每一天都是为了他。”
“我身体不好,从没好好照顾他。现在我的病又不好,医生都没办法。有时候我就和儿子说,我和你爸离婚吧,让他给你找个新妈妈好照顾你。”岳晓香向赵梓超提议,赵梓超听到总是很生气。他最怕听到“死”、“离婚”这样的词。但岳晓香知道,自己很难等到儿子长大。
每周两次透析是必去的行程,瘦弱的岳晓香寸步难行。为此,丈夫花几千元买了一辆二手车,是做透析才用的“专车”。为照顾妻子,赵海龙只能做短工,晚上工作,白天休息。凌晨5点,赵海龙从工地回来,休息几个小时就又带妻子去医院。
为了让丈夫白天休息好,岳晓香骑电动车载着赵梓超去娘家玩。“这么多年,多亏了爱心人士的帮助,还有丈夫的不离不弃。”岳晓香说,得这个病的确不幸,但幸运的是丈夫从没放弃过。
中国人的一天&篝火故事
持续推出“公益·后来”系列人物故事
敬请关注
招募启事
无论身在何处,做着什么职业
或“ch”公众号
或者发邮件至 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