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如懿传》pk《延禧攻略》:清宫剧,得要点脸吧
日期:2018-09-01 09:15:09 作者:知性范 阅读:

《如懿传》pk《延禧攻略》:清宫剧,得要点脸吧

  除了看剧,我们也能向古人学点变美秘籍

  ?本期范姐推荐歌单,读文章之前,可以打开它

  《延禧攻略》才唱罢,《如懿传》又登场,让人大呼过瘾

  抛开剧情来说,范姐经常陷入一个疑问:古人是怎么化妆的?是怎么护肤的?又是怎么洗脸和卸妆呢?

  据说令妃的尸体过了百年还没有腐烂,盗墓者挖出的时候眼睛都瞪直了,一点不像是48岁的女人皮肤吹弹可破。

  范姐带着疑问,翻阅了很多资料,终于找出了她们的秘诀按捺不住激动心情,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有些方子我马上也用了起来。

  01

  凭什么古人敢带妆睡觉?

  看每一部清宫戏,小主妃嫔们都是带妆睡觉,无非是为了上镜好看。其实清朝也很注重洗脸,只是她们用的脂粉,都不太需要卸妆油这个步骤,单用洗面奶就能完成

  《红楼梦》里凤姐吃完螃蟹后,用的就是富含菊花桂花绿豆植物精华的澡豆。相传永乐公主喜欢用澡豆(以黑豆粉为主)洗澡。

  范姐想了想,面粉豆粉能起到很好的黏着功效,再添加特定的如白芷,川芎、瓜蒌仁、皂荚等中草药,应该不比我们现代的洗面奶清洁功效差。

  像皂角这类天然植物,范姐婆婆如今也爱自制来洗衣、洗头,天然又温和

  古时候,寻常一点的丫鬟也用淘米水清洁皮肤,再用热毛巾敷脸。这招现代也还见效,有软化皮肤,打开毛孔,更好的吸收护肤品的功效。

  范姐现在不化妆的时候也时不时用第二道淘米水洗脸,非常温和,脸也柔嫩了一些,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

  02

  面霜=面膜

  古人竟然将面霜和粉底合二为一了?古人其实不怎么用面霜,一般就敷完面膜,然后洗干净睡觉,第二天早起洗完了直接扑粉,太省事了。

  杨贵妃肤如凝脂,就是勤敷杏仁面膜的功劳。杏仁本身含油,能滋养肌肤,免长皱纹,又有美白功效。她一般是把杏仁、滑石和面粉混合,加一些冰片、麝香、鸡蛋清调成膏状,相当于我们的涂抹式面膜或睡眠面膜。

  范姐在学生时期,每天吃几颗杏仁,几年下来,不涂防晒,斑都不见长。

  慈禧,每天都口服珍珠粉,每晚睡前吃一勺,没事就用鸡蛋清加珍珠粉敷面膜,据德龄女官说,她六十多岁皮肤摸上去都细嫩非凡。

  范姐看到这个方子,当天晚上就自己试验了一下。我的配方是海南珍珠粉+精粹水+农家蜂蜜,早上起来,真的让我惊喜极了。(tips:我母亲亲自去打成粉的,千万别去小药房被骗买成贝壳粉了,贝壳粉容易以假乱真,还伤害皮肤。)

  03

  雾面妆感的诀窍

  有没有发现,清朝的女子无论是画像还是影视作品,脸上都是朦胧的雾面亚光质感

  范姐猜测,古代闺秀其实不大出门,于是不怎么需要防晒霜。而且,没有空气水质污染,没有空调,睡的又早,所以不需要殷勤的补水,皮肤底子现代人好很多。

  所以我们的什么妆前乳、遮瑕膏、粉底液、粉底霜、气垫粉底、定妆散粉她们都用不着,只简化为一步:敷粉。

  她们大多采用天然花瓣材料,如茉莉花茶花粉末,加入油脂就是素颜霜或粉底霜,不加油脂就是定妆粉。

  《红楼梦》中第60回中,就提到了“茉莉粉”、“蔷薇硝”、“玫瑰露”、“茯苓霜”四种养颜护肤的佳品。

  我们现在能轻易的在商场内购买很多形态的粉,想要达到清妆效果很容易,但是却看不到制作过程,也不知道添加了什么东西,心惶惶的。如果大家有心,可以自己学习制作一下花瓣粉末,毕竟都是纯天然的,即便是卸妆洗脸不干净,对皮肤的伤害也微乎其微

  04

  胭脂、修容一步搞定

  清朝的妃嫔们,极少用多彩腮红,一般都是淡淡的,突出面部轮廓,再略微用粉刷扫带面中部。

  从《延禧攻略》的剧照可以看出,妃子们的脸部都是一色的白,仅仅是在颧弓处到下颌骨,有浅咖色的修容。

  古人制作腮红多用红蓝花、蜀葵花、重绛、石榴、苏方木等作为原料,要槌烂,加入牛髓、猪胰等物,成为稠密滑的脂膏。

  《红楼梦》里,平儿就是用紫茉莉花,拧出汁,淘澄净了渣滓,配上花露蒸叠。用的时候挑一点出来抹在手心,用一点水化开涂唇,手心里的还够打颊腮。

  另外还有成张的,叫绵胭脂。打口红的时候,将一片棉胭脂往口中噙一下就可以了,记得看《水浒传》时,潘金莲就是这么化唇妆的。

  我们要化魏璎珞或富察皇后的同款腮红很容易,用扇形大粉刷,蘸取大地色修容,沿着脸部轮廓竖着刷,再用极浅的粉色,在苹果肌打圈。一定要过度自然,画出来若有似无才行。

  05

  小山眉VS新月

  清朝普遍重视眉妆,淡化眼妆。除了《甄嬛传》熹娘娘最后黑化加深了眼妆,剧中几乎都是清淡的眼妆。

  可以看出《延禧攻略》魏璎珞就是典型的小山眉,弧度微平,眉尾短,自然下落,眉色为青雀头黛,“画眉深浅入时无”形容的就是这种效果。此种眉形非常适合亚洲人扁平的五官,显得格外温柔

  《如懿传》里的青樱则是新月眉,眉形尖细,眉尾斜斜飞出,长眉入鬓,显得脸小且精明

  《甄嬛传》中,甄嬛盛宠正浓时,雍正赐给她螺子黛,嫉妒的华妃牙痒痒。所谓螺子黛,原产于伊朗,它不需要研磨,直接制成了各状蘸水使用。跟当时宫娥们用寻常柳条枝烧焦来画眉比,真是珍贵极了。

  至于眼妆,一般只描一点上眼线就止住,眼影也是所用极少,所以留存下来的照片都显得目光呆滞

  06

  点绛唇VS调和色

  前些日子,娇兰公布了延禧攻略三位主角的口红色号。

  富察皇后是“蕾丝x朱红N°45”号,令妃是“玫瑰金x俏粉N°62”号,娴妃是“白云石x玫瑰棕N°03”号。怕是又要断货了。

  但是范姐发现,古人的口红颜色非常多样,比如石榴红、樱桃红、绯红、朱红(丹)、胭脂、茜色、嫣红、赤等。(对应起来有点像ysl 12水红色、Revlon 510梅子红、L’oreal 623南瓜枫叶红、Armani401橘色、MAC viva glam复古暗红、LACOME 378玫红、NARS dolce vita裸粉、dior 999正红等口红色号。范姐根据自己的口红总结的,可能有稍微的偏差

  但是古人发明那么多颜色名称,并非都能做唇用,很多只是画画的矿物颜料色而已。想要拥有中国古典色,需要我们耐心去混合几种颜色。

  比如《如懿传》里的金玉妍就是深色调的人鱼姬色,需要枣红色打底,在涂抹上水红唇釉。

  如懿当上娴妃后,唇色是用古人的茜色(也就是玫红色)打底,再用唇线笔勾勒水红色的边。

  海兰察贵人则是清心寡欲的嫣红(也就是裸粉色),再用深一号的豆沙色描边。

  《延禧攻略》的口红其实弱化很多,应该是为了还原古代的樱桃小口形态吧。还记得高贵妃的点绛唇吗?不就是前几年流行的咬唇妆嘛,只是薄唇勿试,会显得有病容感。

  写完这篇,也深深有感于老祖宗们的智慧,呼吁大家使用纯天然的护肤品和化妆品。里面有些方子也不是那么难,可以适当动动手,用他们的方式画画仿妆,感受一下清朝女人的乐趣

 END

  编 辑 | 澍初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知性原创,转载请说明

  往 期 好 文 了 解 一 下

  ①

  「火箭少女“黄了”?下半年C位出道的是………」

  ②

「魏璎珞的死穴:总把独立底气

  ③「原来结婚这么爽!」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如懿传》pk《延禧攻略》:清宫剧,得要点脸吧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