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一掌经(第二章)
日期:2018-08-31 23:00:07 作者:亮兄 阅读:

一掌经(第二章)

  听妈妈这么说,我心里咯噔了一下。

  妈妈说话向来不会怎么婉转,也不管我听了是不是会受到惊吓。现在爷爷身体大不如以前了,却还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妈妈给他买了新衣服,他都放在柜子里。省吃俭用一辈子了,这习惯改不了了。妈妈每次去画眉村探望爷爷,就对爷爷说:“你若是哪天倒了地,这些衣服都是要烧给你的。留着有什么用?”爷爷就笑,然后换上新衣服。

  我有时候想说她,叫她说话不要这样硬,可是她几十年就这样说话,别人知道她没有坏心,也都习惯了。

  我问妈妈,庙奶奶棺材有什么问题

  妈妈说,我不知道。是你爷爷说她的棺材有问题。

  我问,爷爷是怎么知道庙奶奶的棺材有问题的?

  爷爷这两年没有来过我家。往年端午节中秋节和过年请客那一天,他都会来吃一餐饭,吃完就走。我很想留他吃了晚饭再走,让他多坐坐,但他不肯。以前他会说,家里有牛,他要回去牵牛到山上吃草。后来因为他自己上山都艰难,牛就卖了。他却说,他走路慢,吃了晚饭就走不回去。我们送他,他也不愿意。他不想给后辈添任何麻烦

  再后来,爷爷的脚开始肿,走路更加费劲,他就不来了。我担心他的脚,他却开心地跟我说,当年姥爹(爷爷的父亲)也是老了就脚肿,所以那时候家里有一把大竹椅,姥爹常常躺在大竹椅上。

  又问我还记不记得姥爹在世时候的样子

  我小时候是记得的,后来渐渐忘记了。

  往常方圆十里有老人去世,爷爷都会去坐一坐,送一送的。但现在他的脚行动不便,不能去庙奶奶家,又怎么知道庙奶奶的棺材有问题呢?

  我想,妈妈应该跟我一样有同样的疑问

  妈妈说,话不能说破。有没有问题,后面会知道的。

  听妈妈这么说,我便打消了立即请假回老家想法决定等一等。

  既然妈妈说后面会知道问题所在,那我就等问题出来了再回去也不迟。如果爷爷说错了,那我去庙奶奶的坟前磕个头

  庙奶奶去世后的第三天,她的家里人就要把她送上山。按照老家的习俗,从去世到出葬,所有礼节走完,至少得五天,有的要在家里摆上七天。

  很多人对于庙奶奶去世后第三天就要上山这回事表示理解。因为庙奶奶家里贫寒。庙奶奶的老伴早已去世多年,她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儿子女儿都过得很不好。其中一个儿子常年酗酒,醉酒后就喜欢打人,她的儿媳被那个儿子打得逃走了,从此不再与家里联系。一个女儿得了精神病,疯了。还有一个女儿的丈夫不到三十岁就得病而亡。

  唯独一个当过兵曾经参加过越战的大儿子无病无灾,勉强度日。

  因此,亲戚朋友都认为庙奶奶的葬礼不该铺张浪费,免得连累四个子女。

  出葬那天,祖传的八个丧户来到庙奶奶家,在道士念完送亡经之后,便要抬棺材。

  这八个丧户里有一个矮子。本来太矮的人是不适宜继承丧户身份的。因为一个人身高不够的话,其他七个人受力不平衡大家吃力。但是那个矮子还偏偏舍不得让出身份,非要亲力亲为。其他丧户没有办法

  八个丧户将抬杠穿插好,蹲下身子,蓄力待发。

  道士抓了一把糯米,抛撒在棺材和丧户的身上,喊了一声:“起呵!”

  八个丧户便一齐使劲,将棺材抬了起来。

  我的父亲后来跟我说,丧户起身的时候,就感觉到不对劲了,肩膀上的重量比以往要大得太多,刚迈出一步,棺材就晃了起来。这是大忌。因为棺材不稳的话,里面的亡人可能会滚动。

  跟那个矮子抬一条杠的丧户顿时骂了起来,责怪那个矮子不出力,害得他几乎挪不动步子

  那人一骂,其他几个丧户更加感觉到不对劲了。

  因为棺材晃得更加厉害了,好像有个人在里面故意使劲摇晃,要磨破丧户肩膀上的皮。

  这样一来,他们几个人走着走着就偏了方向,不是要往墙上撞,就是要往沟里跳,好像八个人都喝多了酒一样。

  “这里面有人!”一个做了二十多年丧户的人忍不住喊道。

  “这里面当然有人!”另一个丧户说道。说完,那个丧户自己意识到那个老丧户说的话是什么意思,顿时浑身一哆嗦,脸色煞白。

  (未完待续。要鼓掌,也要赞赏!)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一掌经(第二章)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