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延禧攻略》大结局:暴露了一个限量版的人生道理
日期:2018-08-29 20:33:47 作者:点击蓝字关注→ 来源:元知共读 阅读:

《延禧攻略》大结局:暴露了一个限量版的人生道理

  ▲点击上方蓝色小字,立即关注元知共读 

  2018.8.29 • 周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文 | 暗香浮动

  朋友聚会上,大家谈起了最近大火的《延禧攻略》,对大反派尔晴恨之入骨,对一路打怪升级的魏璎珞各种佩服夸赞。

  大家讨论热火朝天,坐在一旁的媛媛却不发一言,只顾埋头吃菜,而且吃得津津有味

  “别吃了!媛媛,你喜欢魏璎珞不?”有朋友突然问。

  “魏璎珞是谁?”媛媛抬起头问。

  媛媛的反问让提问者愣了一下,解释道:“电视剧《延禧攻略》里的主角魏璎珞啊!”

  媛媛把一块肉塞进嘴里,摇摇头回答:“我没看过《延禧攻略》,我也不知道魏璎珞是谁。”

  在确定媛媛并不是开玩笑后,所有人都大笑起来:

  “你竟然没看过《延禧攻略》?天,你一定要看看,多好看啊”

  “难道你没发现,网上现在铺天盖地都是关于《延禧攻略》的话题吗”

  “很好奇,你不看《延禧攻略》,和身边的人有共同话题吗”

  是的,也许很多人都会有同样的担心忧虑身边的人都在做某件事情,而我没有做,这样会不会显得不合群,别人会不会对我有看法?会不会因此而排挤、孤立我?

  于是,大家都在“吃鸡”,你也跟着玩上几局,尽管你一点都不喜欢

  下班后,同事们相约去吃饭、唱歌,你只好放弃健身房打算,跟着同事们出发;

  假日里,本想着静下来好好读几本书,见朋友们都去旅游,你便也与之结伴同往;

  闺蜜们说起大牌化妆品服饰头头是道,你便也买来一些时尚杂志恶补;

  ……

  总之,为了让自己“合群”,为了在朋友们聊天时不至于被晾在一旁插不上话,为了不引起别人异样眼光你逼迫自己在本不属于自己的世界里东奔西突,永远忙碌碌、慌慌张张,最终,虽精疲力尽一无所获

  面对朋友们的打趣和嘲笑,媛媛淡定地说:

  “不会啊!你们追你们喜欢的剧,我做我喜欢的事情,没必要非得一样呀!你们聊起《延禧攻略》头头是道,我讲起美剧也可以滔滔不绝。如果非要逼自己做和你们一样的事情,我感觉是在浪费时间。”

  科特柯本说,我宁愿因做自己而招人厌恶,也不愿为了迎合他人而伪装自己。

  你可以做任何事情,但选择标准应该是“我喜欢”,而不是“别人都在做”。你不必为了从众,放弃自己的喜好,最终被同化而泯于众人

  一味地迎合只会让自己丧失真正的乐趣,在别人的世界里路过,却也丢掉了自己的世界。

  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

  晚清名臣左宗棠少年时进入长沙城南书院读书。

  从乡下初入省城同窗们的生活学习方式与自己完全不同。为了尽快融入到新环境中,左宗棠开始模仿其他人。大家都做什么,自己也跟着做什么,很快便与同窗们熟络起来。

  一日,老师贺熙龄把左宗棠叫至跟前,问他是否已习惯当地的环境,和其他人相处如何。

  左宗棠回答,自己已经和同窗们融合到一起了。

  贺熙龄听后微微一笑,反问:“什么是融合?”

  “我跟他们一模一样了,他们会做的我都学会了。”左宗棠答道。

  贺熙龄没有说话,只是顺手拿起桌子上的杯子,把杯子里的半杯水到进了另外半杯水里。然后问:“像这样吗?”

  左宗棠连连点头。

  贺熙龄接着说:“齐国的晏婴曾说过,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专一,谁能听之?朋友相处重在和,而和如羹焉!就像各种不同的原料佐料,在厨师手下相互入味、融合,最后变成一道美味大餐。”

  是的,如果用清水来给清水增加味道,谁能喝得下去?如果只是一琴或一瑟,谁能听得进去?

  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你可以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或者事情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完全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坚持自己的做法,更不必去刻意迎合别人。

  这样并不会影响朋友间的和谐相处。

  而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听了贺熙龄的教导后,左宗棠还原了自己,保持了自己的棱角。最后,他不仅得到了同窗们的接纳,还因独特见解思维,受到了林则徐的大加称赞和极力推荐

  古代教育家程颐说,君子求学问为了自己增长知识,小人求学为了迎合别人的爱好

  朋友之间和谐相处,并不是要放弃自己的个性盲目苟同、随波浊流。而是保留各自的喜好、各自的见解,然后互相尊重吸收融合。

  勇敢地做你自己,你不会失去任何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相反,你的独特还会让你赢得意想之外的收获

  在美国电影心灵捕手》中,威尔无疑是一个天才,虽然他只是麻省理工学院的一名清洁工

  但同时威尔又是一个问题少年。他聪明绝顶叛逆不羁,每天和查克等一帮朋友出去喝酒玩乐、打架滋事。

  后来,威尔无意中解开数学教授在公布栏上写下的一道难题,这道题连教授都觉得很难,数学系里杰出学生都未能解开。

  数学教授觉得威尔是一个天才,想要帮助他,要他定期研究数学和接受心理辅导。威尔却对心理辅导特别抗拒,直到他遇到一位心理辅导专家桑恩教授。最终,在桑恩教授的帮助下,威尔消除了心理障碍,找到了自我和爱情

  在这个故事中,最让我动容的是查克的举动

  一开始,威尔和查克过着一样的生活。他们一起在工地上干体力活,一起喝酒、闹事。每天早上查克都去威尔的住处接他,然后一起过他们的生活。

  毫无疑问,威尔是极为“合群”的。但查克却在威尔消沉时,告诉他,他和他们不同,他应该去做别的事情,而不是在这里和他们一样,浪费自己的天赋

  直到有一天,查克去接威尔,却发现威尔不在了。查克微微一笑说:

  我每天到你住处来接你。我们出去花天酒地,玩得很开心。但你可知我一天中最好的时刻是什么吗?大概只有十秒:从停车到走到你住所门口的这段时间。

  因为每当我敲门,都希望你不在屋子里面。没有一句“再见”或是“明天见”,什么都不用说,你就是这样离开了。我懂得不多,但这些我很清楚

  看到了吗?有时候,“合群”只是在浪费你的时间。当你试着脱离原有的群体逆流而上时,你会找到更广阔天地

  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你的“不合群”而疏远你,反而会鼓励你离开他们的生活,去寻找真正属于你自己的路。

  《乌合之众》里有这样一段话:“人一到群体中,智商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归属感。”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有次在上课时,从短袍里掏出一个苹果,在教室里走了一圈,让学生们专心嗅闻空气中的气味

  他回到讲台,举着苹果问:“哪位同学闻到了苹果的味道?”

  有几个同学回答:“我闻到了淡淡的苹果香味。”

  剩下的同学则一脸茫然,没有做声。

  苏格拉底再次举着苹果走到学生们中间,告诉他们要集中注意力闻一下。

  回到讲台后,苏格拉底再问:“大家闻到苹果的味道了吗?”

  这时,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闻到了。”

  但苏格拉底说:“非常遗憾,这是一个假苹果。”

  很显然,学生们被“忽悠”了。刚开始,他们被苏格拉底故意制造假象迷惑。接着,又因从众心理而产生动摇,最后他们成功地被骗了。

  而骗他们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因为许多人习惯依附与迎合,缺乏判断事情真伪能力

  不够好,才会那么依赖其他人;

  不够清醒,才会信任所有耀眼外衣

  不够强大,才会浪费时光去迎合他人的玩闹。

  刻意地隐藏自己去迎合众人,不如让众人习惯你的持续优秀

  迎合只会掉价,坚守才有身价

  你没看过《延禧攻略》,不丢人

  你不知道魏璎珞是谁,也不丢人。

  为了迎合别人,逼自己去做不*的事情,而放弃真正喜欢的、能让自己汲取营养的事情,那才是真正的丢人。

  丢的不是脸面,是属于你自己的、独一无二人生

  作者张君燕笔名暗香浮动,元知特邀作者。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文章数百万字。本文原创首发于元知共读,转载*号:guoxuegongdu88。

  - END -

  #今日推荐#

  为什么有的女人50岁,依然面色红润肌肤细腻

  有的女人30岁,却脸色蜡黄、松弛憔悴

  都是气血不足惹的祸

  14天气血双补养颜课

  让你气血充足健美一生

  现在加入,享原69.9课程,免费学习!

  

  今夜,多少人因为央视曝光这张A4纸无法入眠......

  对不起,你配不上朋友圈晒出来的美景

  本期编辑鲸鱼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延禧攻略》大结局:暴露了一个限量版的人生道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