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热播剧《延禧攻略》中,要说每次出场都能让观众括约肌一紧,又爱又恨的角色,那便是娴妃 了,不,现在应该说是“继皇后”了。
那一挑眉的镜头,让人看时不禁感叹一声:佘诗曼果然是宫斗剧出来的扛把子,能当上皇后果然不是吹的。
可最近,这个宫斗小主,却被营销号爆出在拍摄《延禧宫略》时来回奔波两个剧组,也就是“轧戏”,并在15天内完成了自己的个人戏份。
“轧戏”在这几年来可不是什么好词。比如杨幂被黑的最惨的时候,“轧戏”就是其中“罪状”之一。说“轧戏”,基本就是在说“不敬业”。
“娴妃演成这样居然还是轧戏?那我更要夸她演技好了!”
“轧戏都能本人亲自上,没有抠图没有替身,能保证质量保持拍摄进度的话,没啥可嘲的。”
的确,在这位香港演艺圈出了名的“拼命三郎”眼里,“轧戏”从来都不是“敷衍”。
15天完成个人戏份的背后,是她在颈部受伤,工作档期爆棚的状态下,敬业不耍大牌。很多的镜头她都是一条过的,没有丝毫的拖延,不浪费别人的时间和资源。听说她讲台词时是用广东话的,但是到了最后一句,跟别人交接时,她会用普通话提醒对方接话。
15天完成个人戏份的成绩,是她演活了娴妃这一角色,没有一丝丝的妆容变化,却凭借着眼睛、眉毛、嘴唇的每一处微妙转变,让一个角色变得会哭会笑,会期待会心疼,立体丰满地轻易夺得观众的全部心神。
其实,从她歪打误撞闯入娱乐圈开始,“拼命”一直就是她的底色。
02
她是港版杨超越?
1997年,22岁的佘诗曼从瑞士念完酒店管理回到香港后,本想着进入一家五星级酒店上班,却刚巧正值农历新年假期,招人淡季。因迟迟找不到工作,在妈妈的提议下,她硬着头皮报名参加香港小姐比赛。
从前读女校、零表演欲、后来又去瑞士学酒店管理的这个姑娘,在选美舞台上下意识低着头看地下、不会化妆、不会走台步的这个姑娘,其实从来不曾想过可以把“进入娱乐圈”纳入自己的人生规划里,也从未想过:自己会做一个演员,而且一做就做了20多年。
那一年,香港刚回归,TVB打算举办一届有古装环节的选美。她撞上了好的机遇。凭借着令人惊艳的古装扮相和独特的古典美人气质,她拿下了季军。
并且,得益于这种古典气质,选美比赛结束后,她就被看中演金庸剧《雪山飞狐》里的苗若兰。
命运似乎悄悄给她开了挂。本来那会TVB打算热捧的是冠军翁嘉穗和亚军李明慧。可不料这两人被爆三角恋,同抢一个富二代,互相撕咬,丑闻不断。
于是,冠亚军被雪藏,身为季军的佘诗曼,成为了TVB唯一的选择,有点像现在的杨超越,不用争不用抢就C 位出道了。
03
好运气,能抓住才是你的
起初的她,也并非什么演技派,不知道眼神应该落在哪,手又应该放在哪,在拍戏的过程中总是很被动,虽然一出道就是女主角,仍收到来自很多方的质疑。
被讽刺是“好似一把鸡仔声”,她选择每天在家大声读报纸练气息,一练就是两年,只为提升台词功底;
被骂“不会演习”,演技连导演也嫌弃爆粗,她选择一有空余时间就凑到前辈跟前询问演戏的方法,每天都去琢磨动作、表情、台词,有时候一天只睡一个小时。
原来,很多事情一开始结缘,或许只是因为歪打正着。但有些人,偏偏把“偶然”熬成了“必然”。
2000年,她第一次剪掉长发,一改往日娇柔的形象,与张智霖对戏,演一个“男仔头”一样的角色。那一年《十月初五的月光》的祝君好是她给出的第一份成绩。
然后,是《花花世界花家姐》里的智障女孩,是《金枝欲孽》里的尔淳,是《宫心计》里一心向善的刘三好,是《使徒行者》里的钉姐,是《火舞黄沙》里的是春分,是《凤凰四重奏》里的四重角色……
她成为TVB史上第一位同时获得、并两次获得最佳女主角和我最喜爱的电视女角色两大奖项的双料视后,所有人都为她鼓掌,她终于坐上了TVB当家花旦的位置,并且开始顺风顺水。
《士兵突击》的一句台词放在这里很合适:“他每做一件小事的时候,都好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到最后你才发现,他抱住的已经是一棵参天大树了。”
从到处被骂演技烂的小花到实至名归的当家花旦,在这条路上,她的成功,从来不是只靠运气那么简单。有多少的白眼和委屈,就有多少不服输的韧劲和努力。
04
拼命,才是前行的履
在香港做演员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事,在香港,拍戏节奏非常快,轧戏是寻常。袁咏仪在一个节目说,在香港拍完戏第一时间不是卸妆和洗澡,而是赶紧在床上躺着,赶紧睡,很快又轮到下一场戏了。
而佘诗曼。更是香港演艺圈出了名的“拼命三郎”。
在TVB多年,她是最高产的当家花旦,平均每年贡献3部剧,约100集,最多时一天要拍三个年代的戏,最长五天四夜没睡觉。通常一部剧集还没拍到结尾,下一部的剧本已经拿到手上。可是,她从来没有一个角色是“蒙混过关”的,每一个角色,她都在用心赋予色彩。
“有时我遇到很好的角色,但不够时间准备。我可以做得更好,但没办法。常常一部戏早上收了,晚上就开第二部。我只好吃饭看剧本,不睡,就看剧本、想剧本,开车时想,洗澡时也想……我想有多点时间去准备工作,不想再浪费剧本和角色了。”
演员陈法拉记得,在拍摄《公主嫁到》期间,佘诗曼会提前一晚上背熟剧本,不睡觉也做好充足的准备再开拍。
“不能仅仅用幸运两个字来解释一切,抹煞了我的拼命。我没有放弃任何一次机会。”
TVB的19年,40余部电视剧,10部电影,她都完成得出色而迷人。高产又高质,“佘诗曼”这三个字,俨然成了一部作品最好的保证。
正如一开始我们对《延禧攻略》的期待,就是因为看到了她的名字。她和当初那个不起眼不自信、可能一直平庸下去的姑娘渐行渐远。
如同李宗盛的歌里在唱:“世界是如此喧哗,让沉默的人显得有点傻,这些人是不能小看的啊,如果你给他一把吉他。”
05
很多人说,她只是外表看起来柔弱,但内在却像个男人一样坚韧独立。
和很多认为嫁入豪门是最好归属的香港女星不同,一直以来,她都把自己当成最体面的最好的靠山。
有香港八卦杂志说,佘诗曼一年能赚一个亿,是个大富婆。更是凭借着高财商,先后投资了餐饮、房产、基金等领域,身家早已过亿,每月单收租就超过20万。感恩妈妈的辛苦,母亲节送了一百万港元现金给妈妈做礼物。
枝裕和的电影《幻之光》里有句台词:“一只站在树上的鸟儿,从来不会害怕树枝断裂,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它自己的翅膀。”
如今的她,早已不用像她同届的冠军和亚军一样,挤破头进豪门上演“夺夫”狗血大剧。
而那份靠着自己一步步“拼命”得来的强大自己,在爱情迟迟未到的情况下,也有足够的底气来等待属于自己的爱情。
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钻石,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幸运时刻,但不要因为突如其来的幸运,而把人生都依托在运气上而不做努力;不要害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
好运气需要努力才不会稍纵即逝,所有的坚持和努力都会成为你不可复制的睿智,会为你接下来要走的路保驾护航。
正如亦舒说:人真的要争气。一做出成绩来,全世界都会和颜悦色。
所以,在生命的历程中,抓住每一个拐角点,抓住每一次机遇。以贯之投入,日积月累地提高熟练度,就像武林神功需要潜心修炼一般。
一旦熟练度达到一定量级,你的任督二脉就会豁然贯通,之后的灵感便会源源不断涌出。大部分所谓的天赋,均源于此。
要知道,即使是歪打正着,也是要靠努力才能恰到好处的。
▼
作者:番茄,医务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知名三甲医院部门主任,专注于女性自我成长,擅长用文字为读者解答恋爱、婚姻、家庭与亲子教育的困惑。公众号:遇见番茄(ID:yujianfanqie)微博@番茄的村庄,配图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