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父亲累倒田间 90后女大学生回村开拖拉机致富 | 中国人的一天
日期:2018-08-04 17:15:40 作者:嘉兴日报 成杰 来源:中国人的一天 阅读:

父亲累倒田间 90后女大学生回村开拖拉机致富 | 中国人的一天

  成堆的小麦稻谷年过花甲村民、大块头的拖拉机……如果不是几年前的一场意外,大学毕业的90后女孩刘惠婷或许正在城市里做着朝九晚五的工作,而现在,她的生活父亲辛勤耕作一生土地有了斩不断的联系

  第3138期

  摄影/嘉兴日报 成杰 

  编辑/隋雯雯

  腾讯图片出品

  六七月的江南正是农忙时节,夜也来得更晚一些。暮色里,微弱灯光水田照亮,伴随着秧苗播种机轰隆隆的声音,刘惠婷用力地握着方向盘,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

  视频 | 90后女大学生回村种田致富 能修能开拖拉机(时长:1分29秒)

  刘惠婷是浙江省桐乡市濮院镇粮油农机合作社理事长。一手老茧皮肤黝黑,在田间地头从容不迫驾驶机械的她,和人们印象中的90后女孩不太一样。开农机是技术活也是力气活,田里转弯费大劲,刘惠婷自称“女汉子”。

  2000年,10岁的刘惠婷第一次开拖拉机。那年因为家里底子薄,父亲刘金龙东拼西凑买了一台国产手扶拖拉机,靠农忙时间帮村民耕地补贴生活。刘金龙是个老实人,村民都愿意把地交给他,慢慢地,家里的情况在好转。“我从小就知道,肯干就不会受穷。”刘惠婷斩钉截铁地说。

  刘金龙读书只读到了小学年级,干活时经常算错钱或是收到假币。所以每逢周末,刘惠婷都会待在父亲的拖拉机上,帮他收钱算钱。风吹日晒蚊虫叮咬,这一待就是一整天,农忙时甚至要到深夜。除了周末陪父亲耕地,懂事的刘惠婷平时还要买菜做饭、照顾弟弟和生病中风爷爷。她希望这样的苦日子长大了不用再经历,她也明白靠读书跳出农门似乎是唯一的办法

  2009年,刘惠婷如愿考上了浙江省内的一所高职院校财务专业。三年后,毕业的刘惠婷成功应聘到了宁波的一家教育机构,每月工资近7千元。如果不是四个月后的一场意外,刘惠婷或许会跟很多大城市的年轻人一样,在办公室里继续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

  在刘惠婷考上大学的那年,刘金龙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100亩地,并在次年一月份添置机械、扩大规模成立了粮油农机合作社。合作社越做越大,2013年6月,他承接了近千亩插秧任务。由于合作社里都是年纪大的老人,插秧只能靠他一人熬夜加班完成。超负荷的工作、不再强壮身体年轻时落下的病根击倒了这个男人,6月底,刘金龙劳累过度,住进了医院

  此时,刚费劲功夫考出农村,并在城市立下脚跟的刘惠婷接到了家里的电话,顿时泪流满面。从小在父亲身边长大的她深知田里干活的辛苦,但为了父亲的身体,尽管有千万个不愿意,她还是选择回来帮助父母

  凭借着打小就看着父亲开拖拉机的基础,刘惠婷上手很快,几个月后就能像老师傅一样单独作业了。90后务农本就不多,女农机手更是稀奇,刘惠婷在当地也是小有名气村里人有的会说她读书白读了,也有的说她肯定是工作找不到才来开拖拉机……这些刘惠婷都没放在心上。

  让刘惠婷“放在心上”的是“晒黑”。哪个女孩子爱美?三伏天里水田接近40度,加上太阳直晒,不仅是晒黑,更是要晒伤。刘惠婷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还在脸上涂了很多防晒霜。刚开始,她还一度担心因为自己太黑了,找不到男朋友

  事实证明她的担心是多余的。2013年,刘惠婷在工作时遇见了现在的丈夫。他话不多,但老实肯干,在背后默默支持着刘惠婷。周末或农忙时节,丈夫会去田里帮忙干活,和妻子交替开农机,晚饭经常在田间地头对付一下,但他总是让刘惠婷先吃饭。

  婚后,刘惠婷跟丈夫先后有了大宝、二宝两个孩子。大宝刚上幼儿园,二宝还是个嗷嗷待哺婴儿。合作社里很忙,照顾孩子事情主要是孩子的奶奶来张罗。谈起孩子,刘惠婷坦言陪他们的时间太少。“当农民太辛苦了,希望他们好好读书,将来能有更好的前途。”刘惠婷说。

  女儿为了自己放弃专业回来,刘金龙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看着女儿找到了好的归宿,他心里的内疚得到了稍许舒缓。2013年,刘金龙正式把合作社主理人的工作交给了刘惠婷,自己退居二线,但闲不住的他也会经常跟女儿一起探讨农机修理的问题

  刘惠婷在检修农机的运行情况。农机修理除了跟父亲等老师傅学,主要还是得靠自学。大的故障需要联系厂家维修,每年在农机的折旧和维修上面,合作社都要花上一大笔钱。

  合作社在偏僻乡村,几间土灰色房子,并不起眼。刘惠婷的主理人办公室也简简单单,略显简陋。她形容自己是管家,合作社事无巨细样样要管,什么都要懂一点。

  “双抢”季节,既要收麦子又要种水稻,合作社也开足了马力农户服务。刘惠婷骑着电动车穿梭在田间地头,与有需要帮助的种粮户们交谈,和刘惠婷打交道的村民大都年过花甲。这几年,受国际粮价的影响,国内的粮食价格持续低迷,再加上种粮成本的上升,打击了不少种粮户的积极性。农村用“70后不愿种、80后不会种、90后不提种”的说法来形容种粮的后继无人。

  面对着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刘惠婷也在思考合作社发展的新方向。她建起粮食仓库、买智能机器、引进全自动育秧流水线,还坚持参加全国、省、市的技术培训,将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紧密结合积极参与农业机械设计改良。2014年,通过国家的补贴政策,她花费数万购置了烘干机。目前,她管理的合作社承包的土地达到300多亩,还可为农户提供“全程式”、“菜单式”、“托管式”的机械化作业服务,服务面积超过1万亩。

  红色的稻谷堆放在仓库里,它们将被播撒在田里长成水稻秧苗。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让刘惠婷更加坚信,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合作社会像秧苗一样茁壮成长。“青春应该挥洒在田间”,她说。

  招募启事

  无论身在何处,做着什么职业

  如果您愿意花一段时间拍摄自己的生活

  欢迎通过微信搜索中国人的一天”

  或“chinaoneday”公众号

  或者发邮件至 chinaoneday@qq.com 报名

  你将有机会成为中国人的一天主人公

    往期推荐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父亲累倒田间 90后女大学生回村开拖拉机致富 | 中国人的一天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