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是个特别的人
和喜欢的人突然断掉了所有联系,没了微信没有微博连支付宝也是拉黑状态,所有社交平台再也不会突然冒出关于他的消息,一切都很安全。
直到某个周末下午,正刷着微博,手机上端弹出一条短信,电话号码很熟悉,话很长,要跳转过去才能看完。
这次是对方打破沉默,那我也不再自我纠结放弃这个机会。他到底想和我发展成什么关系,无论是什么结果,还是想继续试试。
两人也没有提起要加回对方微信这事,短信已经满足眼前的交流需求。没有表情包来烘托当下的气氛,或掩饰尴尬,或用来逃避话题,统统都是单纯的说话。
叮一声,知道你有话想跟我说,不像在微信里可以打哈哈,冒泡的三个点比“对方正在输入”还准确。
好像回到很久以前,还没有微信的时候,满肚子的话,最后总结成几句,快捷迅速地按着小灵通键盘编辑短信,编完心里再默读一遍,最后按下发送键,信封图案飞出屏幕,小灵通放在一边等着震动。
没有丰富的表情包,emoji越用越可爱,即使也能发语音消息,但对方不点击保留2分钟后将自动永久消失,任何数字效果也一样,对方不保留,2分钟后自动消失。
在短信里,保留的主动权在对方,微信的2分钟内撤回,如果撤回的不露痕迹完美,但那灰溜溜的一行“对方已撤回”小字,总感觉无情,在短信里,保留二字让人放心。
工作和生活一通混在微信里,要是以前,微信提示音一响,还以为是他发来消息,但十有八九是工作,要么是别人在群里艾特自己,失望频发。
现在到好,叮的那一声,即使有收到垃圾信息的时候,但晚上,早上这些空闲的时间,叮那一声,100%是他发来消息。再将订阅的广告短信一一退订,叮中几率变大。
把他从微信里摘除,放在短信里。没有社交状态,没有多余的打扰,只有单纯的交谈,舍去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之后,有些东西开始明朗起来。
微信在日常里占着极大的比重,即使微信短信都是一点就能开的软件,但短信使用的次数还是很少,这样一来,大家都没法看到各自的朋友圈,短信里就只剩下实实在在的对话,没有社交网络给人制造想象。
短信把两个人的距离如橡皮筋一般拉扯,有时很近有时很远,现在回想,以前用微信时似乎靠得太近,两个人一旦没有了距离感就会出现问题。
“可以打扰,也可以不打扰,两个人有一段恰好的距离,这个距离不会因为不打扰而消失。”这是从朋友那里看来安慰别人的话,现在才体会到其中道理。
我们想要表达的太多了,而往往因为想要表达很多,却失去了重点,配上图片表情包语气词等等一些修饰性的东西,语言本身的意义就被分散。
很喜欢这段只用短信联络的时间,不时常期待手机震动,无意间听到叮那一声就心动一次,透亮的声音好像给心脏发了个信号。
认真想,有多少次我们其实根本没有认真地在说话,单纯地说话,缺少一些纯碎的沟通,于是有吵架,有误会,有隔阂,有不了了之。
我们总是要找到一种平衡关系,需要一个简单的空间作简单的对话,不需要铺垫也不用含糊其辞,不能回避也不能逃脱彼此需要面对的难题。
微信是个大客厅,许多人都坐在一起,看完你的消息便要应接不暇地转向另外一个人,而短信更像个隐秘的小屋,刚好能容纳两个人,没有任何干扰就咱们一对一。
图 / 《濑户内海》
音乐 / Organic Stereo-《August》
文 / Angry Mary
你可能还想看
你终于回我微信了
把这几张图片发给他 看他会说什么
长大后,你丢过哪些无法替代的东西?
从来没有人追过你
春娇救不了志明,金城武也不会喜欢你
赏饭请联系邮箱
money@xinliyoushu.com
想我可以来微博 @胡辛束 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