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Spenser的第387篇文章最近,一则18岁女孩707分被北京大学中文系录取的消息让人振奋,她写下的《感谢贫穷》瞬间引爆朋友圈泪腺,与此同时,“感谢贫穷”的搜索量呈现井喷式上涨。
这个女孩,就是王心仪。
(供图:河北枣强中学)
从她的眼神和笑容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个18岁的女孩,身上透露着一种不属于她年龄的波澜不惊和阳光,仿佛这个世界从来没有伤害过她一样。
她在信中写到,她还有两个弟弟,一家人的生活仅靠着两亩土地和父亲打工微薄的收入,姥姥患病后,无法凑齐救命钱,而姥姥“在病床上仍然记挂着牲畜和庄稼”。这些苦难还不算什么,“生活刚刚揭开她的面纱。”
母亲仍然穿着二十年前的校服,她和弟弟从不提新衣新鞋,因为穿得破烂,搭配奇怪,被同学嘲笑。
不过,王心仪说的是:
我们都知道,“感谢”其实是成功后对于过去境遇的回味,没成功的时候,根本没人想去感谢贫穷,跳出贫穷才是最重要的。
那到底如何面对贫穷,甚至跳出贫穷?
从王心仪身上,我有这三个感触。
我们都知道:贫穷往往带来脆弱。
一个人,如果从出生那一刻起,在最重要的形成三观的过程中,经历苦难,面对争吵、嘲笑、打压,内心早就超过了正常负荷,他完全有理由觉得: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一塌糊涂。
即使后来你变强了,周遭环境越来越好,但脆弱和敏感依然与你形影不离。
贫穷带来了敏感和脆弱。可能别人还没怎么地,我们就忽然对别人抱有强烈的敌意。
我在北京有个后来创业成功的哥们儿,他曾这样和我形容自己早年的心理状态:“我相信我的朋友是好人,但是在我30岁前的很多年里,别人随口说句 ‘请你吃饭’,我都有强烈震动,我觉得这是对方瞧不起我的标志。”
大多数穷人,不是不善良,是不接纳——不接纳别人的善良,也不接纳自己的境遇。
负面反馈,压榨自尊,继续抱着“不能被人看不起”的心态误解别人的善意,进入恶性闭环。
王心仪在文中提到:任何先进的教育方式都比不上身边人生活态度对自己的影响深刻。
她说:“很大一部分性格都是因为我的妈妈,妈妈平时经常喜欢跟我开玩笑。上学以后包括同学们,对我一种感化吧,他们都比较活泼,比较好玩。”
看到这一段,不难发现,这位姑娘心理非常健康,甚至比很多城市里郁郁寡欢的青年强得多。
能收获多少善意,不取决于别人施予多少,而取决于自己“看见”多少。
我如果像个普通人一样,就好了。
我们能接纳自己犯过的错,但不能容忍先天不足造成的伤痛,为什么?
因为不公平。
“凭什么我要遭这种罪?”
我们问自己,虽然问不出个所以然,但这样的念头往往会占据人很大的成长空间。
常说“要赢在起跑线上”,但往往先天缺陷会让一个人直接在起跑线跌了个大跟头。
于是我们带着这个拖油瓶,咬紧牙关到处闯荡,但再怎么努力,你始终对先天缺陷——不原谅。
很多人能原谅前任,却不能原谅自己的出身。你过于幻想“那种正常人的生活”,最终活得不像一个正常人。
我相信王心仪并不是真的想表达感谢贫穷本身,而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告诉社会:她已经和贫穷和解了。
“每个人的起跑线可能确实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不会说我的起跑线比别人低,我就放弃这场比赛。更是因为这种差距,我需要去担起这份责任。”
我们往往会想方设法用尽特长,掩盖短板,但却没有料到,反而是用好短板,让人有了弯道超车甚至改变世界的能力。在这点上,王心仪可以说是教科书式典范。
枣强县宣传部发布通报称,王心仪在校期间,学校和社会给予她一定资助,让她顺利完成了学业。在高一、高二时,学校每学年给心仪资助2000元,高三资助了2500元,免除了三年的学费和住宿费。同时,对她的弟弟每学年资助2000元,免去了两年的学费和住宿费。(新京报)
其次,北大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开展“筑梦计划”,《感谢贫穷》其实写于王心仪的自主招生考试,条理清晰,以贫穷作为主线,突出个人能力风采,绝对称得上满分作文,无论自招成功与否,都能给评委留下深刻印象。
根据教育阳光高考信息公开平台信息,王心仪成功获得了降40分录取资格。
再次,对于大学生涯费用问题,王心仪坦言,“未来,只要去努力,后顾之忧不会有。”
在《感谢贫穷》一文发布后,女孩家乡传来好消息,对全县贫困生逐一帮扶。
短板让大多数人自卑,于是,那些少数的能够面对自身短板的人,更容易突围。
社会发展到现在,大多数贫困家庭的孩子,其实不是家长逼着不让上学,而是自己选择放弃。
我当然知道贫穷的环境对人的伤害有多大,也知道“比起感谢贫穷,我们更期待有机会感谢富有——如果她家境优越,她可以做得更好”。
可是,当生命之锤已经把我们推给了苦难,我们就应该:自己跑回来。
王心仪抓住了给贫困学生的降分录取计划,在自主招生里依靠生活写出了《感谢贫穷》这样流畅的文章,有了现在的知名度,我们有理由相信,得到这些的她,未来的生活不会差。
非常短的短板,其实也是特别的。
你觉得自己长得不够高,也许可以去考飞行员;你觉得自己数学不行,或许能靠这个梗去做段子手;另外,有多少成为著名厨师的人,当初的动力只是因为家里做的饭太难吃——毕竟,那个考了3次高考的人,最后变成了阿里爸爸。
既然短板无法弥补,那就充分研究政策,通过正规渠道,获得更大的力量,此时成长日后回馈,就是漂亮的弯道超车。
王心仪《感谢贫穷》走红是个意外,也让她本人手足无措,与其纠结贫穷值不值得感谢这层字面含义,我还是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得到帮助,正如她本人说的那样:
我希望让那些可能和我经历相似,或者更甚于我,更糟糕,更艰难的一些孩子们能够意识到,只要你付出了努力,只要你去勇敢的做一些真正喜欢的事情,真正的投入精力,你肯定有丰厚的回报,会能看见美好的未来。
我们是可以做梦的,我们也需要这些引领,真正的到达你想要的那个花海。
关于职场你或许还想看:
深圳和香港到底有啥区别?
这世界上有一种人,我称之为“忙碌婊”
我姐带着4岁的娃,辞职来香港念研究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