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张继科韩国公开赛退赛」的新闻又占据了微博热搜,前不久,张继科才因为输掉了日本公开赛,而被广大网友 diss。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虽然知道张继科的有很严重的腰伤,年纪也不小了,但还是有很多网友表示无法接受这样的赛果。
「怎么又退赛了?」
「就不能派别的队员参赛吗?」
……
说来也挺有意思的,一直被冠以「老年」运动的乒乓球,却在这两年格外的火,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
自 2016 年里约奥运会过后,伴随着一大波关于奥运会的段子的疯传,那些一向严肃正经的运动员们一夜之间成为了网红,乒乓圈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本以为这股热潮随着奥运会的结束而消退,没想到仍然有很多人在持续关注着体育赛事。但带来人气和关注度的同时,每次比赛的结果也总是容易引起一些人的「风言风语」。
但张继科没有被网络上的流言蜚语所影响,依旧保持初心,继续前行,只管打好乒乓球。一直以来,他都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也很明白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敢于挑战,敢于沉淀。
1988 年,张继科降生在美丽的滨海城市——青岛。同年,国际奥组委正式宣布乒乓球加入奥运的大家族,如此奇妙的缘分,奠定了这个少年注定不俗的人生。
3 岁时,张继科就开始打乒乓球,每年只有大年初一这一天休息的时间,在虎爸的严格训练下,他不到 15 岁就进入了号称「最不缺冠军」的中国乒乓球队。
18 岁就拿到全国锦标赛的男单冠军,这个比赛的含金量可是比奥运会要高得多(因为中国高手众多,国内比赛水平比国际赛事高)。
从 2011 年到 2014 年间,三大赛五连冠,他披荆斩棘,迎来了属于张继科的时代。在中国体育的史册上添上了厚重的一笔。
作为国乒代表人物的张继科,帅气的外表,优异的竞技成绩,强大的心理素质都让他格外显眼,不管是体育圈还是娱乐圈,他都是独特而有魅力的存在,无论走到哪儿,都被人当国宝「宠」着。
对运动员来说,成绩就是自己的生命,宁可后半生受伤病的折磨,也要在当打之年竭尽全力去摘取一面奥运会金牌。
对于冠军的渴望,张继科从不掩饰,别人一天 3 节的训练课,他给自己安排 4 节,拼命的重复单调而枯燥的练习,日复一日还能乐此不疲,原本就很有天赋的他,再加上超人的毅力,能获得令人艳羡的成绩也并不是毫无道理的。
最让人敬佩的是,他是队内「交学费」最少的那一个,他没有浪费每一次参加大赛的机会,第一次参加世乒赛就捧回了冠军奖杯,这是多少人终其一身也得不到的荣誉,而张继科牢牢的把握住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转折。
然而,世上哪有什么常胜将军?
10 年间,13 针的封闭,不到 30 岁的身体却满目疮痍,就是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让自己短暂的运动生涯里能尽可能多的去创造奇迹。
在中国,乒乓球是个举国之力的运动,集合了全世界最好的资源——最多的冠军,最先进的技术。
对每一个中国队的成员来说,「冠军血统,责无旁贷」是他们最高的宗旨!先为国家而战,然后,才是为自己而战。
当时的他,腰伤已经十分严重了,在奥运会开幕前,他甚至都在犹豫自己该不该占去这个名额。
自己的腰伤会不会对害中国队失去一枚奖牌。但此时国家队需要张继科丰富的大赛经验,他咬着牙,积极的配合医疗组和教练组,边治疗边训练。
当比赛结束后,中国队拿下了里约奥运会乒乓球项目全部金牌的那一刻,他才如释重负,向媒体公开自己的腰伤确实已经十分严重。
这一刻,他由衷的让人佩服。
如果说,创业初期张继科是为己而战,像一头孤狼。那么,这一次,他绝对是为国而战,更像是一根定海神针。
逆风前行,他已是最好的自己
功成名就后,人生已达到他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了,他一度想要就此退役,好好的陪陪家人,作为运动员,他的成绩无可挑剔,而作为一个儿子,他忙于训练,很少陪伴在父母身边尽孝。
在主教练提出希望张继科忘掉之前取得的荣耀,开始「二次创业」(再拿一次大满贯)时,他一下子有了继续奋斗的动力,尽管这个目标是别人给予他的,他还是经过郑重的考虑,继续开始征程。
2012 年张继科获得伦敦奥运会男单冠军
有球迷说张继科的比赛是看一场少一场。
现在的他,可谓是人红是非多,每一次输掉比赛,都会被媒体放大。
其他同样是中国队的成员输掉比赛,却不见网友多加指责。
现实就是如此,人们往往都看重结果,却看不到这个昔日叱咤乒坛的奥运冠军是如何从头开始,一场一场从资格赛打起。
评价一个人,是要看他最辉煌的时候,还是要看他力不从心的低谷?
我想,应该客观理性的进行评价,如果只看到人物的一面,这未免太不公平了。一味的以金牌论为标准,也太过于道德绑架了。
总之,作为一个老将,我相信在比赛中,他绝对是尽了全力,他的拼搏与坚持应该予以肯定。
就算没有赢得比赛,他也做到了超越自己。
现在的张继科,可能更多的是在为乒乓球的推广而努力着,他上综艺节目,大部分都有乒乓球的互动环节,作为一个体制内的运动员,外出的活动都得由上级领导批准,没有网友们想象中的那样,任由他一人决定。
他还时常抽空去福利院,孤儿院,学校等场所,一直以来都不停止做公益的脚步,除了冠军的身份,他还可以是一个公益践行人,乒乓球的宣传大使……
他已是最好的自己。
10 年前,他确实非得冠军不可,因为肩负的国家的荣耀。
10 年后,三十而立的他,真的非得冠军不可吗?
长江后浪推前浪,应该将目光放在中国新生代的乒乓球运动员的身上,多给他们磨砺的机会,尽快举起前辈的大旗,这样的中国乒乓球队才能更好的传承下去,不是吗?
本文首发于看书有道(ID:iikanshu)
猜你喜欢
/ 情感好文⊱不要对一个人太好/ 观点好文⊱彭于晏又要「祸害」姑娘了:自律的人有多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