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儿子不屑地对他的父亲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
你对一件事情的认知,或许正反映着你内心的真实态度,只是你还没察觉而已。
2
儿子望着他父亲,说道:“一定是妈妈打破的。”
“你怎么知道?”
“她没有骂人。”
我们习惯以不同的标准来看人看己,以致往往是责人以严,待己以宽。
3
第一天,小白兔去钓鱼,一无所获。第二天,它又去钓鱼,还是如此。第三天它刚到,一条大鱼从河里跳出来,大叫:你要是再敢用胡萝卜当鱼饵,我就扁死你!
你给的都是你自己“想”给的,而不是对方想要的,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付出,不值钱。
4
在一次宴会上,马克吐温与一位女士对坐,出于礼貌,说了一声:您真漂亮!那位女士却不领情,高傲地说:可惜我无法同样来赞美您!马克吐温委婉平和地说:那没关系,你可以像我一样,说一句谎话就行了。那位女士羞愧地低下了头。
你扔下的石头,绊倒的往往是你自己
5
一辆载满乘客的公共汽车,沿着下坡路快速前进着,有一个人在后面紧紧追赶着这辆车子。
一个乘客从车窗中伸出头来对追车子的人说:“老兄!算啦,你追不上的。”
然而也正因为必须全力以赴,潜在的本能和不为人知的特质终将充分展现出来。
6
甲:“新搬来的邻居好可恶,昨天晚上三更半夜跑来猛按我家的门铃。”
乙:“的确可恶!你有没有马上报警?”
事出必有因,如果能先看到自己的不是,答案就会不一样。
7
那年,他坐在咖啡店等朋友,一位女孩走过来问:你是通过王阿姨的介绍来相亲的吗?
他抬头打量一下她,正是自己喜欢的类型,心想何不将错就错,于是忙答应道:对,请坐。
结婚当天,他坦白,当时自己不是去相亲的。老婆笑,说:我也不是去相亲的,只是找个借口和你搭讪…
这才叫知己,你有么?
为你推荐一个好“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