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警惕下流社会!除了高考,还有百万年轻人无所事事
日期:2018-06-08 08:33:43 作者:书单君 </span> 来源:书单 阅读:

警惕下流社会!除了高考,还有百万年轻人无所事事

  以自己方式自由生活是一道人生咒语。

  日本作家三浦展的这句话,命名了一个隐秘群体,他们被称为三和大神、蹲族和蛰居族。

  多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也像今天的高考学子一样,被社会的聚光灯照耀

  然而,时过境迁,因种种机缘巧合,他们失意、失语、失落,慢慢变成沉默的大多数。

  他们不上班、不打卡、不结婚、不买房,整天晒着太阳唠闲嗑,享受着风一样的“自由”。

  这是一个下流社会。

  别人在北上广打拼,他们在北上广打盹。

  读懂他们,才算读懂一个完整中国

  

  下流社会,来了!

  提到深圳,你会想起什么?

  估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它光鲜一面一线国际化大都市,有腾讯、华为、大疆这样的企业,有高不可攀房价

  可你知道吗?在深圳市中心向北10公里,在一个叫做三和人才市场地方,藏着繁华的暗面。在那里,有一群数以万计的人,混得比我们惨,却在互联网上被称作三和大神

  如果你在三和人才市场附近,看到一个人趴在大街上,不必惊讶,这就是传说中的三和大神。

  三和大神们,名不虚传:他们不用上班、不用打卡、不考虑结婚、不考虑买房,整天过着晒太阳、唠闲嗑,享受着风一样的“自由”。

  趴在地上,可能他是累了,也可能他还没睡醒。

  大神们囊中羞涩,常以天为被,以地为席,夜晚就在警察观察不到的街道公园就地而睡。

  这是享受“自由”必须付出代价

  也许你会说,这群人不缺胳膊不缺腿儿,为什么会落到这步田地?要回答这个问题,就直接牵涉到三和大神们的精髓

  在深圳的三和大神,多是来自全国各地的90后农民工。他们不愿做按月拿工资的“厂狗”(大神们对进厂做工人的蔑称),他们有自己的一套工作选择标准——“来钱快、又轻松、一日一结”。

  日结的好处是,可以“干一天玩三天”。这是大神们不变的信条

  拿到钱,就去网吧包夜,玩最火的游戏,或者网络赌博。

  而大多数时间,这群人无所事事,每天发呆。活不下去时,有些人就把身份证按几百块的价格卖掉(通常给不法企业做法代表),又或者卖掉自己的驾照,换几日逍遥

  他们也知道,没了身份证,离开三和的希望就愈加渺茫。可管他娘的呢,大神们要的是今天先快活

  三和大神潇洒身姿,在网上引起一场狂欢。有人羡慕大神们风一般的“自由”,有人骂他们是废物,还有人表示理解

  可书单君却想说,三和大神不是搞笑、段子般的存在看懂了他们,就看懂了今日中国。

  而且我们也可能会成为精神上的三和大神。

  日本作家三浦展写过一本观察日本社会的书,叫《下流社会》

  什么是“下流”?三浦展口中的“下流”,还不是我们理解的道德品质低下,而是指这么一种人:

  不仅收入低下,而且人际沟通能力、生活能力、工作热情学习意愿消费欲望等也全都较之一般人更为低下,概而言之,就是对于全盘人生热情低下。

  一句话,简直是病入骨髓的丧。

  以这个标准来看,三和大神简直条条中枪。NHK采访过一位三和大神:

  “现在还有梦想吗?”

  “去年还有一点,今年一点都没了。”

  “你才27岁,有想过改变吗?”

  “过一天算一天嘛。”

  “那老了呢?”

  “……老了……老了就老了,就死呗。”

  三和大神不需要千古留名、腰缠万贯出人头地,哪怕死后有没有棺材也不在乎,他只想今朝。

  可以说,三和大神,就是中国进入下流社会的一个缩影

  

  三和大神离我们有多远?

  也许你会说,三和大神的例子遥远了,这么小众的一群人怎么能代表中国呢?

  起初书单君也是这样想的,直到我知道了北上广的“蹲族”。

  所谓蹲族,这群年轻人,高学历、无业,对待任何事情既不热血也不奋斗。他们群租在一线城市,混吃等死。不想回自己的城市,也在一线城市立不下脚跟

  办公室小L有个同学珊珊,因为工作不顺心,辞职在家呆了一年,1万块钱都没有花完。每天在家里吃饱穿暖,睡觉睡到自然醒,睁开眼睛第一件事情就是刷微博,玩电脑。没有自己的社交圈,对于她来说,这种生活远比每天应对工作的挫败感来得舒服

  她不愿和父母沟通,也不愿出去找工作,更不愿花时间让自己走出来,她给自己设置了限定,认为这就是自己人生的归宿

  我们都知道,人只要一闲下来就会对自己松懈,时间久了就真的站不起来了。不知不觉中,你已经走到了人生的下坡阶段,社会竞争激烈适者生存不适者就被淘汰。

  一个人无论在何时,都要担负起自己肩上的责任,要么你永远不要老,要么你永远都不工作,永远麻痹在现状中。

  小L的朋友就是因为父母投食和自我意识薄弱,失业之后都没有从失败中走出来。现在的她已经26岁了,没有对象,没有钱,没有未来,但是她却很满意。她说:“与其考虑将来,还不如快乐生活,活在当下的每一天。

  总之,放弃容易

  蹲族往往喜欢独处,自我感觉十分强烈。他们找不到跟家人和社会的自洽,维持不了内心平衡

  别人都在北上广打拼,他们却在北上广打盹。

  这种恶性循环如果一直下去,今后只会越来越糟糕,自我封闭意识太强烈足以摧毁一个人的斗志

  日本作家三浦展曾说:“以自己的方式自由生活是一道人生咒语。

  起初我不理解这是什么意思,不都说:人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活吗?直到我看到日本的“蛰居族”明白,原来这真是一道咒语。

  在日本,这样的群体多达百万人,他们不工作、不上学,与社会没有任何联系,吃、穿、住、行全都封闭在一个狭窄房间里。

  他们有着共同的特征拒绝参加社会活动,没有任何亲密社会关系,“失踪”时间超过6个月,最高纪录蛰居时间长达40年。他们是“蛰居族”,唯一的社交活动就是去便利店买维持生计食物

  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人是中产阶级。15岁到39岁之间,且大多数人拥有硕士学历。整个社会,百万人凭空消失,长达数年渺无音讯,甚至还有人拒绝走出房门,年迈的父母只能通过食物包装来确认他们是否还活着。

  这些人,究竟为什么会被困在房间里?

  43岁的Shouk uibor已经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7年:“我不能离开房间,就像仓鼠不能离开笼子。”(引自豆瓣看客insight)

  他曾经一家公司的创办人,在遭遇破产之后,10平米的房间成了他的全世界。在经历低谷之后,他不断谴责自己,每天醒来除了吃和上厕所之外,找不到活着的任何价值

  他的内心暴躁,但是无处发泄,无所事事,每天都感觉精疲力尽。而Shourk uibor只是100万人群中的一个而已。像他一样的人可以代表绝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还有一些更糟糕的是,整个人颓靡到连从沙发上爬起来去上厕所,都觉得浑身无力。

  还有一些人在长期蛰居生活中陷入某种强迫症,连续洗几个小时的澡,刷几个小时浴缸,甚至死后三个月才被人发现

  大部分“蛰居族”和“蹲族”一样沉迷电子游戏无法自拔,这是他们逃避生活的一种有效手段,能够使他们暂时平静下来。

  对于他们来说:逃跑虽然可耻,但是却很有用

  3

  为什么会出现下流社会?

  “现在的年轻人怎么都这样?”

  在《三和人才市场》这部纪录片里,三和的豆浆店陈老板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和三和大神们一样,陈老板以前也是农民工。

  但在陈老板身上,看到的完全是不一样的特质

  陈老板以前在工厂做工,不幸工伤,右手机器压断,只剩一只左手

  这对任何人来说,都将是巨大打击重伤之下,抱怨颓废都有道理。可是陈老板说:“我右手没了,我只有练熟左手。

  他用工厂赔付的钱和自己攒下的钱,开了家豆浆店。

  视频里,他熟练地单手装豆浆,他用独臂将塑料袋甩开的刹那,活像个大将军

  如果是三和大神们遇到这样的变故,他们绝难活出陈老板这样的风采

  陈老板以及更早期的农民工,所处的时代物质贫乏,他们有着强烈改善生活的欲望。他们也通过自己的打拼,看到了日子越过越好。他们经历过磨难,享受过经济发展益处,精神上有韧性

  而三和大神、蹲族、蛰居族呢,他们出生在一个物质丰饶的年代。在这样的时代,有一种普遍现象,叫“全民富二代”。

  无论贫富,每个家庭都把孩子当成宝儿来宠,生怕他磕着、碰着。可以说,这种环境成长的孩子,没有经历过他们父辈那样的磨难,但仍是精神上的幼童和巨婴。

  当经济大环境转为低迷,他们面临着比父辈更加严酷的生存环境。

  就像三浦展在《下流社会》书中说的:

  当整个社会形成一股上升气流时,即使个人缺少上升意欲,也可以在不知不觉间随大气流一起上升,而当整个社会不再处于上升期时,只有上升意欲极其强烈、并且拥有一定能力的人才能最终得到上升,不具备上述动力的人便只有跌落了

  这些人踏入社会之后,唯一感觉到的只有可支配的金钱和时间在不断减少。今后他们还将结婚、生育,对将来的消费生活仍能保持不变甚至不断提高根本有信心,因而其阶层士气大为低落

  由低落到佛系,由佛系再到丧,或许只需要生活的几下打击。

  读到这一段时,书单君开始理解了三浦展的预言——在未来,或将有40%的人进入下流阶层。

  

  下流社会时代该如何自处

  当阶层分化越来越严重的今天,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再努力和奋斗,将自己封闭在一个圈里无法自拔。他们放弃高考,放弃梦想,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甚至堕落。

  多年以前,通过“高考”的选拔,即使没有背景的人通过自己努力也能进入中产阶级。但是如今社会就要悲惨得多,即使毕业之后还要面临失业,甚至坠入社会底层

  而一些尚能找到一份体面工作的毕业生虽然能够解决温饱,有着步入中产阶级的希望,但是在高房价的压力下,绝大多数得不到父母经济支持的年轻人滑入了“下流社会”。

  “下流社会”的形成是非致命的,很多年轻人要么没有工作,要么加班,要么逃避现实,生活苦不堪言当你面对职场竞争,婚姻生涯,父母老去的种种压力下,很多人选择了放弃,不再当事业和家庭的“中流砥柱”了,心甘情愿选择在“下流社会”中苟且。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选择,何去何从呢?

  电影沙漠之花》中讲到:“我们受了这些苦难,一定是为了什么值得的东西。”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丧失掉自己的斗志和选择。

  每个人都有独特天赋和热情,就像《沙漠之花》中的女主,出生在荒凉的索马里沙漠,三岁时被迫接受女性割礼,12岁时为了5头骆驼父亲嫁给60岁的老头,赤脚逃婚在沙漠中差点丧失生命

  但是,她并没有被现实生活所打败,从真正的“下流社会”中通过自己的天赋和努力成为世界顶级的名模,将一生投入妇女解放的事业中。

  真正经历过绝望的人是不会妄自菲薄的,因为她们都对自己特别狠,也特别温柔

  你说不要和贫穷的人谈梦想,梦想是有阶级的。但就是有人冲破种种阶层,把梦想给实现了。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带着自己独有的天赋和热情,它可以成就超乎想象的我们。

  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即使你是三和大神、蹲族、蛰居族里的一分子,当你打开大门走出去时,你会发现,这个时代,也有你的一碗饭。

  -

  END

  -

    不知道读什么,猜你喜欢:

  (自律)☞ 你的自律,是如何一步步被毁掉的?

  (教育)☞ 阶层终将固化,我们该怎样教育孩子?

  (赚钱)☞ 不工作也能赚钱,我听过最靠谱建议

  (心理)☞ 决定你人生的,不是人生观,而是时间观

  不知道读什么书?

  / 后台回复好书 /

  提取500本精选好书

  今晚就开始读吧

  ▽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警惕下流社会!除了高考,还有百万年轻人无所事事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