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1998年,我才出生。
北二环的房价两千一平,周杰伦还只是籍籍无名作曲人,陈小春版的《鹿鼎记》TVB大火,大街小巷,无不知晓。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五个福娃开始清一色地出现在手抄报上,有人说:“这是最不平凡的一年”。同样,这也是TVB最不平凡的一年。
且不说《珠光宝气》、《金石良缘》、《溏心风暴家好月圆》等诸多荧屏经典。单单是337集的《毕打自己人》至今在豆瓣仍占据8.5分高地,便可见这一年TVB卓越的制作水准了。
2018年,出门只要带个手机便能实现交易付款,过去四大件之一的“自行车”也实现共享流窜于各个街头。
TVB这三个字母组合,好像很久没有听到看到了。
20年的光景,有些东西从无到有,再到静悄悄的消失掉,好像也就一眨眼一抬手的事。
那些我们狂热爱过的东西,连我们也记不得它们是什么时候从我们生活中离开的。
比如说:第一段暗恋,第一首单曲循环,第一份友情,以及,TVB这回事。
一
前几天和朋友聊天的时候,突然说到颜值服气这回事,我脱口而出说了句:“佘诗曼的颜真叫人喜欢”。
说完才突然想起,上一次在荧幕上见到佘诗曼还是在《使徒行者》里,而我这个曾经疯狂喜欢TVB的电视迷,好像也已经很久没有看TVB了。
小学的日子,零零碎碎的时间凑起来,随意调一个频道,便能看到让人引人入胜的TVB。
从《洗冤录》到《寻秦记》再到《金枝欲孽》......到现在,剧情都记不清楚了,却依旧印象深刻。
没有特别多精彩回忆可写,看TVB的大多时候都是在写完作业的晚上或者躺尸在家的周末。
尤其是暑假的时候,最为喜爱。
外面的太阳明晃晃让人睁不开眼睛,补习班下课后回到家打开空调抱着西瓜就是一个下午。
那时候的我,还没有喜欢谁,笔记本里平平仄仄写下的也不是谁的名字,小城的第一家奶茶店当时只要3元一杯。
其实放到现在,我也对咖啡提不起兴趣。
所以我也搞不懂,究竟是咖啡奶茶就是不好喝,还是我对咖啡的偏见带来的心理作用。
二
再长一些,我开始喜欢胡杏儿和黄宗泽这组CP。
开始知道演技颜值在线的林峯其实唱歌也好听,说起来都有些不好意思,我还经常跑到百度贴吧去看各种关于他们的剧照。
如果用成长的时间轴来说明TVB和我的关系,那么这时候大概是初中。
但是会在我告诉他上课好无聊,想回家看《家好月圆》听《分分钟需要你》的时候。
跑到饰品店给店员说买最贵的耳机,然后回到教室避开同学视线偷偷塞给我。
其实当时饰品店里最贵的一副耳机也就不过50块钱,但是就这50块钱对于当时很穷的我们来说,也是三天的午饭钱。
现在这副耳机早就不知道去哪了,但是这件事我却一直记得清楚。
他也应该记得吧,所以才会在我答应做他女朋友后,把朋友圈签名改成了“分分钟需要你”。
马上就要到和他认识的第十年了。
希望下一个十年,他还能够有爱我的天分。和我一起看过去的TVB,10后们觉得老掉牙的TVB,并且,分分钟需要我。
三
诚然,这个年头,不是TVB风靡占领高地的年头。
但是我想,这个年头的你,一定或多或少的被TVB参与过你的生活。
比起每个暑假档芒果台循环播放的《还珠格格》,那些随便一个频道就能看到的TVB更像帮我开阔视野的钥匙。
我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宫斗、穿越、法医、警匪的新世界。
六小龄童的孙悟空很经典,但是张卫健潇洒正直版本的齐天大圣,也深得我心。
《封神榜》的版本那么多,每一部我都和外婆一起看过,温碧霞饰演妲己的那版却让我好惊艳。
《甄嬛传》我至今没有看过几集,但是《宫心计》里的歌谣我都记得清楚。
写在最后
黄金时代里,有使不完的力气、看不完的英美剧、和定期上映的好电影、网易云日推也能给我安利到很多好听的粤语歌、微博上很多段子新鲜事。
黄金时代里,TVB逐渐淡出视线,没有办法和我平行长大。或许就像陈奕迅在歌中唱到的那样:“淡淡交汇过,便温柔共震”。
TVB在那个不谙世事的我身上走过一遭,和那个爱着它的我,一起停留在上一个十年。
但是,显而易见,爱过这回事,远远比爱重要,因为你自深深处明了你曾经是如何爱它们的。
它们怎样在你生命中撒下浓墨重彩后又偷偷消失,就像爱过的人怎样和你亲密拥吻又分道扬镳。
你都懂的,爱这件事摊开讲,一点也不稀罕;
当时你是怎样爱的,才稀罕。
音乐/爱不疚—林峯
配图/《来自网络》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