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原来,汶川大地震已经10年了: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日期:2022-03-15 11:00:50 来源:摆渡人 阅读:

原来,汶川大地震已经10年了: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你做我的朗读者   我做你的摆渡人

  戳蓝字一键关注 摆渡人

  ☾

  每晚21:39

  无论你在哪里,请记得打开手机。

  ♪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安然朗读音频

  央视网发布了一个视频。

  视频里的人,有的37岁,有的21岁,有的,刚刚10岁。

  他们的共同点是,都经历过十年之前那场8.0级的大地震。

  (10年了,感谢他们当时相信废墟里有活的生命。)

  10年过去了,一切都在重建,但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从未消失。

  -1-

  “下面一片漆黑,

  我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

  那是个12岁的小女孩,出生在贫困家庭,但人穷志不穷,常在回家路上打着手电筒看书,是让陈全红老师印象深刻的学生。

  终于,地震发生10个小时之后,邓清清被武警水电三中队的抢险官兵救了出来。

  让陈老师与官兵们意想不到的是,邓清清被救出时,还在废墟里面打着手电筒看书。

  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

  在场的所有人被感动得红了眼圈。

  后来,广东雕塑家吴德灏根据文字描述创作了雕塑“读书女孩”,很快风靡全国,成为人们面对困难时激励自己的榜样。

  五年之后,17岁的邓清清第一次亲眼见到了由自己为原型创作的雕塑。

  她说:“太像了,我被这个雕塑震撼到了。”

  “我记得,我看的是七年级的地理课本,虽然我不能完全记得当时看的什么内容,但是我明显地感受到了知识传递给我的力量。”

  当时和邓清清情况差不多的,是一个叫罗瑶的女孩。

  罗瑶在废墟里被挖出来的时候,正一遍遍地哼着乐曲。

  她有一个钢琴家的梦想,靠着这个梦想,她跑赢了死神。

  -2-

  “我这辈子没太大奢望,

  只要跟老婆和和睦睦地过一辈子就行了。”

  5月15日下午4点多,在绵阳重灾区北川羌族自治县,在废墟下支撑了73小时的陈坚,终于要获救了。

  他被埋在像小山一样的废墟中,救援人员正在试图一层一层地切开和凿掉压在他身上的预制板。

  救援进行到一半,人们发现陈坚腰部以下是被几米厚的水泥板压住的,必须要用千斤顶。

  在等待工具到来的空隙,重新见到太阳的陈坚,忽然成了话唠,饶有兴致地跟记者和营救人员聊起了天。

  他说:“我不想我的小孩生下来就没有父亲。”

  “我三天三夜没吃过一颗粮食,只喝了点水。但是我觉得我命还大,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说实话,头天晚上我真的差点坚持不过去了,我很想放弃自己的生命,但是我回头又想一下,我不能失去他们。我确实不想放弃我家里的任何一个人,所以说我要坚强。”

  听到这里,守在一旁的消防官兵齐声应道:“我们也不会放弃你!”

  陈坚又继续说道:“我必须要坚强,为了每一个深爱我的人,一定要顽顽强强地活下去。”

  傍晚6点21分,救援人员抬着工具朝陈坚奔来,一切都满怀希望。

  当救援人员用双作用千斤顶撑开一个小的缝隙后,发现陈坚腰部以下被压住的部分情况特别复杂,有三角铁、钢筋、水泥块,根本拉不动。

  或许陈坚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他希望跟家人通话:

  “我的老婆叫谭小凤,我家是桑州的人。这辈子我没抱太大希望,只想我们两个和和睦睦地过一辈子就行了。”

  (陈坚,你牵挂的她们,过得很好。)

  晚上8点多,陈坚终于被营救出来,但坏死的血液瞬间涌向全身,他再也坚持不住了,溘然离世。

  正在播报节目的女记者哭喊着摇着他的手:“陈坚,你醒醒,你老婆还在等你回家呢!”

  记者哭得说不出话来,节目只能中断……

  -3-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

  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很多媒体,都报道过这样一位母亲:

  救援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

  透过那堆废墟的间隙,人们看到她被压得变形了的身体保持着奇怪的姿势:她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

  有人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

  当人们正打算走到下一个废墟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回过神来,他一边跑一边招呼大家:“快过来!”

  救援队长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去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喊道:“有人,有个孩子,还活着。”

  那是一个才三四个月大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毫发未伤,被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地睡着,丝毫不知道周围发生了什么。

  随行的医生解开被子准备给孩子做进一步检查,发现被子里有一部手机,上面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还有一个年轻的妈妈,双手怀抱着三四个月大的婴儿,蜷缩在废墟中。

  人们发现她的时候,她低着头,上衣向上掀起,已经失去了呼吸,怀里的女婴依然惬意地含着母亲的乳头。

  救援人员小心地将女婴抱起,离开母亲的乳头时,女婴哭闹起来,红扑扑的小脸与母亲粘满灰尘的双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母亲抱孩子的姿势可以看出,她是很刻意地在保护自己的孩子,或许就是在临死前,她把乳头放进了女儿的嘴里。”

  而在北川的陈家坝镇,一个30多岁的女人被整面墙压着,怀里是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

  她抱得如此紧,以至于救援人员根本不能将她们分开,只能含泪将这对母女合葬。

  -4-

  “那年我大你2个月,

  今年,我大你10岁零2个月。”

  网上一个亲身经历过汶川大地震的人,写了一段文字:

  高三时候,我人生的第一个手机还在,诺基亚1208。

  里面的倒数第二条是她发给我的。接收时间是2008年5月12日12点46分22秒:“真希望快点考完,累死了。”

  我回的:“我也是,这边比北川还要累。”

  最后一条是妈妈发给我的,接收时间2008年5月12日18点52分07秒:“强娃子,你要听话哈,妈挺不住了。”

  这两个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从此再也没见到过。

  我已经买了20个全新的诺基亚1208,作为我第一个手机配件的供应。

  我能把这个手机拆卸成零件再组装上去。我要在有生之年都要这个手机能开机看到这两条短信。

  这,或许就是我们所说的倾城之恋。

  一个在地震中痛失妻子的丈夫,不忍将亡妻就地掩埋。

  他用绳子将妻子的尸体绑在背部,用摩托车载着她前往当地的太平间。

  尽管悲痛欲绝,满脸坚毅的他,也努力要给妻子最后的尊严。

  -5-

  “多捐一点,他们就能好一点。”

  他叫龚忠诚。

  第一次捐款的时候,龚忠诚从自己的碗中拿出几个硬币,因行动不便让警察帮他投币,但警察知道他捐钱意义不同,坚持让他亲自投进去。

  现场工作人员担心他不够钱吃饭,告诉他可以不捐,他回答:“我还行,我还有钱。”

  说着,他又从口袋掏出了几十元,塞进募捐箱。

  第一次捐款,他没有告诉父亲,第二次捐款后,他忐忑地跟父亲说自己两次捐款的事。

  以捡废品为生的父亲没有生气:“捐就捐吧,应该的。”但补充:“别捐太多,我们也不宽裕。”

  龚忠诚没有听从,之后他又捐款两次。“就是想捐款,没想太多。”

  他说:“多捐一点,他们(受灾群众)就能好一点。”

  灾难面前,善良无处不在。

  地震期间,四川什邡市妇幼保健院大楼成为危房。医院内,滞留好多产妇和即将生产的孕妇。

  这时,院长桂逢春想到了和医院一街之隔的罗汉寺。

  罗汉寺是当地一座千年古刹,方丈素全,更是德高望重的佛家弟子。

  桂逢春想把产妇安置进寺院空地,但又担心出家人忌讳血光。

  她硬着头皮,找到素全,说明来意。

  素全方丈犹豫了一分钟,答应了。

  桂逢春说:“您不怕忌讳吗?”

  素全答道:“出家人最大的忌讳是见死不救,其他的都不是忌讳。”

  于是罗汉寺破除寺院清规,不避血光,收留什邡保健院的数十名孕产妇。

  有的产妇身体虚弱,家属为她们杀鸡、煮肉,长期斋戒的僧人闻到肉味呕吐不已,跑来向素全告状。

  素全说,产妇需要补充营养,全寺必须无条件接受灾民,无条件提供生活。

  在罗汉寺这样无条件地精心照料下,108名孩子在寺内平安降生,他们被亲切地称为“108罗汉”。

  (108个地震时降生的罗汉娃,10岁了)

  -6-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对于经历过灾难的人来说,能在废墟中打着手电看一看书,能和心爱的人和和睦睦过一生,都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感恩那些深爱这我们的人,珍惜那些我们所爱的人吧。

  你永远都不知道,你的母亲有多么爱你。

  你永远都不知道,和心爱的人厮守一生,是怎样一种幸福。

  你永远都不知道,你身边的陌生人原来有那么那么多善意。

  你永远都不知道,你平凡的生活,究竟有多宝贵!

  -End-

  摆摆说

  昨天课程报名的消息推送出来,看到那么多粉丝哗啦啦申请好友,摆摆忙到半夜,手都快要断啦,可还是好感动。

  这是摆摆的首期写作培训课,也是我们打磨很久很久的课程,久到很多朋友都来催呀催,等得花都开了~

  再说一遍,摆摆真的真的要和大家面对面开课啦~

  亲爱的

  在兵荒马乱的朋友圈

  谢谢你不是为我而来,却能为我而留

  如果不能渡你上岸,我愿陪你数尽人生波澜。

  你的每次分享,就像给摆摆 一个爱的抱抱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原来,汶川大地震已经10年了: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