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傑三歲
这个去年年底搬进来,有洁癖的高傲女人,可能因为长期缺少“性生活”,三天两头的找保洁阿姨的麻烦。前两天阿姨清洁房间时,不小心落下一袋她堆在客厅的私人垃圾,她便满嘴喷粪,把人家祖宗十八代骂了一遍。
阿姨实在无法忍受她的辱骂,态度和缓地回了几句,那女人竟然动起手来。
这种极品租客,只是苦B租房经历中的冰山一角,各种奇葩的租房经历,更是数不胜数。
01
共享未婚妻
(@除了我都是猪)
坐标上海
我是浙江天价彩礼大军中的一员,付完彩礼,家里可以说是两袖清风了。
一边要养活未婚妻,一边还要补贴家用,重承诺的我只能把生活里的苦当做甜,一场风光的婚礼,成了盼头。
年后,未婚妻也跟我去了魔都,为了不让她跟着受苦,发小在上海还算不错的地段租了一室一厅,每月房租占工资一半。
未婚妻有个大学同学去上海发展,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关系近的只有她,落脚的地方自然是没有第二个选择了。
“客厅太乱……”
“打地铺寒气重……”
……
“不然就让他睡床上吧,你睡我俩中间,都是老熟人了,不要在意那么多……”
未婚妻连哄带撒娇的,一时间让我昏了头,破天荒答应了她三人同睡一张床的建议。
一连几个月的生活开销,她那同学都分毫未给,每次提房租水电,我未婚妻都会在一旁抱怨:
“大男人家的,别总那么抠门行吗?”
每个男人在女人触碰尊严的抱怨面前都会佯装无所谓,“再难我也一人扛”的那种。
所谓日久生情,何况还是在同一个屋檐下。这支红杏出没出墙,我没铁证,但自从他们眼神的交汇变多了之后,我就心生芥蒂了。有次那同学挑逗的拍了下未婚妻的屁股,刚好被我撞个正着。
社交中的善良并非是无条件的,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总是亲近地疏远着,谨慎地善良着。
那晚,我找借口下馆子,喝了最烈的酒,几记重拳落在她那同学的脸上,当晚他就灰溜溜的打包行李搬走了。
几个月的同床共枕,细思极恐。
02
洗衣机惊现陌生裤袜
@寒北的小草莓
坐标北京
四人合租,其中两个都是陌生人,是我同事通过社交平台拉来的房客。
最初的相处还算融洽,休息时大家会组团吃喝玩乐。可好景不长,有次我早下班时间一个小时到家,走到门口时就惊呆了:房门大开,茶几上的玻璃杯碎了满地。
我以为住处遭了贼,保护案发现场的潜意识让我退到了门外,在楼上装修噪音停歇的间隙,我隔壁那间卧室传来了女人的呻吟声。
我百分之百确定这是“现场直播”,因为我很清楚的听到了那女人在叫合租人的名字。
出门在外,能忍则忍。
但我的包容却让室友变本加厉:图省事,偷偷将袜子和内裤丢进李正在洗的衣服里;冰箱里胡乱堆放的残羹剩饭生出的味道,逼吐过李数次……
当有天我发现房里的两千块钱现金不翼而飞时,片刻冷静后,便头也不回的搬离了那个噩梦般的地方。
罢了,XX人太难缠,算我倒霉,破财消灾。
03
我差点被砍
@MR.King/
坐标广州
去年国庆去广州玩,我在堂姐的出租屋住过两晚,地处闹市街区,楼下是那种典型的老式菜市场,日常的喧嚣程度让我着实佩服她的忍耐力。
她说,“我差点被人拿刀砍了”。
其中紧挨着的两家猪肉摊是出了名的死对头,城管几次调解都没能让他们分开,每天老板娘的叫卖声都在针锋相对。
那天,较老实的摊主不知从谁那里听来的闲话,往日仇怨给他壮了胆,抓起剁肉刀就抡向另一个摊主。
划伤猪肉摊主后,他气焰更烈了,恐吓起了围观人群。
吵骂正凶时,堂姐刚好经过,被他的迁怒整懵后,堂姐不知所措地站在原地不动,但这个行为被他当成了挑衅,指着刀就冲堂姐走了过来。
若不是人群里的房东机敏,及时拉走了堂姐,那天还真是不堪设想。
事后,我从珠海赶去帮堂姐搬了家,走时路过楼下的菜市场仍是心有余悸,好在那人的猪肉摊已经变成了馒头铺。
04
刚毕业来深圳那会儿,我也是图省钱,跟同学8个人挤两室一厅,沙发地板物尽其用。
代价就是得忍受满屋子发酵的脚臭味,洗发水只能用九块九的飘柔,更别提窜上床的大老鼠和锅里的巨型小强了。
能自给自足后,我果断搬离了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住房条件改善后,倒是舒心了不少,可城市生活的孤单越来越锥心蚀骨,一个人的时候常常胡思乱想:这么大的城市,却容不下我一个小小的梦想,也许有天自己死在了出租屋里,都不会有人发觉。
逃不离的城中村,赶不完的末班地铁,永远需要仰头看的天际线……
别人着急用钱,卖套房;
我着急用钱,退了房。
“又想骗我去北漂”。
这样的无奈与伤感,在年轻人里早就成为了常态,有多少人明朗的未来,被出租屋上了锁。
就如这部剧的宣传语,“因为爱和不满足!奔向北上广去奋斗”,横冲直撞吃尽苦头,到头来却被一纸“城市低D人口清除计划”折返。
爱无巢后,一切的不满足都成了泡影,影视剧中那些职场上的苦中作乐,纯属扯淡。
05
“不要嘲笑别人的故乡,不要嘲笑别人的口音,也不要嘲笑别人的头皮屑。这些,你也拥有。”
在我看来,还能再加上一句:
“永远不要嘲笑别人的出租屋”。
那些住市区瞧不起住郊区的,住小区瞧不起住农民房的,一定是没有任何身份认同可言的人。对于北上广而言,还不都是外来客,多半人连成为房奴的机会都没有。
在两年后我搬第六次家时,反倒释怀了许多,不是有句话说么:
“房是租来的,可生活不是”。
显然所有的叫苦喊冤都没什么现实意义,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该是你的强求不来。你跟我说什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抱歉,租房面前,这道理行不通。
越来越理解中国人为什么对买房如此热衷了,因为中国人的观念里,幸福感是要跟房子挂钩的,一度认为很酷的“一辈子租房过”,到头来还不是被现实打了脸。
亲爱的,如果你问我该如何摆脱出租房,那么抱歉,我也还在寻找答案中。
不过我能告诉你:你要尽力做到,不辜负每一个热忱奋斗,竭力看到明天的今天。
如果你连这点希望都输了的话,出租屋迟早会把你草草埋葬。
作者:不迁就的傑三歲,文字里放得下生活,相机里装得下世界,私以为逃避现实的最好方式就是看电影。本文首发于笔稿,转载请联系笔稿(ID:mygushi1)。
文章推荐 ·点击阅读知乎高赞:为什么父母老了,夜里手机不能静音?
写给女儿:自我保全是你的终生必修课男孩高考后自杀:我的尸体要么烧了要么扔了,别把我拿回去!如果你不知道读什么书
就关注这个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