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气质如兰
日期:2018-04-11 20:48:14 作者:闫睿杰 来源:做人与处世 阅读:

气质如兰

  气质如兰

  气质这个词非常抽象,不容易被人理解,但我们却能感受到它的存在我们在与人相处时,会说某个女子很有内涵,或者说某个男子非常有风度,这所谓的内涵或风度,正是气质的体现

  读苏轼的和董传留别,其中的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董传虽然身穿简陋的土布,用粗丝绑着头发,但却饱读诗书,满腹经纶自然显得气质高贵由此可见知识面的宽窄可以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有气质的標准,知识积累的越多,学问增长的越快,人的精神境界自然也就越高,就越容易养成高雅脱俗的精神风貌清代的学者梁章钜也说:人无书气,即为粗俗气市井气,而不可列于士大夫之林事实说明,真正的气质,隐藏在你读过的书籍里,而丰富内心世界对气质的养成和提高是有很大帮助

  气质也与一个人的性格兴趣修养和个人魅力分不开有气质的人,往往是聪灵的性情中人,他们有较强的对于美好事物欣赏能力,而正是这份对美的欣赏能力,让他们的言行举止与一般的人不同性情中人拥有与生俱来敏感细腻而丰富的感情,他们把品读生活中韵味当成了一种习惯风来了,这是韵味;裙摆飘起来了,这是韵味;树叶落下来了,这是韵味;沙子扬起来了,这是韵味;鸟儿啼鸣,是韵味;壶里的清水沸腾,也是韵味而这些,都在一定程度影响着气质

  良好的气质还需要衣着方面的修饰当然,外貌装饰要建立在学识和修养的统一上,倘若一个人徒有美丽面容,胸中却无点墨,讲起话来既粗俗又无趣,总让你觉得不自在,那么任凭这个人在穿着打扮上花多少的功夫,都是没有丝毫的气质可言的这时候华丽服饰漂亮的脸孔就会起到反作用,往往会让这个人显得肤浅许多但如果一个人既具备知识美,又具备品德美,那么他就算穿着一身素衣,也会散发出素净而淡雅的气质,他们清楚地知道,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束缚一个人的气质,时间不能,年龄不能,穿着打扮不能,甚至连长相也不能表面上给人的美感总是短暂华而不实的,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内在,才是营养气质的关键

  每次和朋友们谈到气质这个词,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兰花兰花的花瓣很小,好像生怕被别人知道一样叶子细又长,看上去像草,但叶脉却清晰可见,显得朴素极了,它独自芬芳,不去讨好任何人,但清香足以让人沉醉我认为,兰花是一种太孤独的花,适合生长深山中,远离俗世的喧嚣,多有隐士的气质君子风范同时绝大多数文人墨客都愿意把兰花当作他们的理想人格象征,在兰花上面寄托了无限的思想感情

  气质如兰的女子总是温婉宁静柔情似水,每次相见,都不免会令人感叹喜欢金庸笔下的小龙女,她洁若冰霜,清韵典雅,用金庸的话说:她一生爱穿白衣,当真如风拂玉树,雪裹琼苞,兼之生性清冷,实当得起冷浸溶溶月的形容小龙女的一身白衣,仿佛收纳了人间的火热和繁华,瞬间让喧闹尘世变得安静超凡脱俗的气质给她增添了几分仙气

  有气质的男子也是世间的一道美妙风景屈原极爱兰花,于是在离骚中写道: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他志向高洁,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虽被流放,但依然修行仁义勤身自勉毫不懈怠屈原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气质,令人遐想却又无法靠近,他那像兰花一样儒雅的风度和高尚人品,既受人尊重,又令人敬畏

  一个人,沐浴在晨光中,一边静观云卷云舒,一边修身养性,我告诫自己,气质一定是内外兼修的,我们既要追求内心的涵养,又要完善外相的表达但我也知道,一个人的气质,是一种无法强求的美丽,它如同一朵缓缓开放花朵,需要漫长人生经历生活阅历作为肥料,它才能长盛不衰于你的生命之中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气质如兰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