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 儒风大家 摄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一般在公历的2月18、19日开始,到3月4、5日结束。
谚语里讲:“雨水节,雨水代替雪。”
这个时节,随着气温回升,雪已经正式销声匿迹,开始下雨。天地之间得到雨水的滋润,万物开始萌发。
天一生水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春天万物勃发,草木发芽,所以春天在五行之中必然属木,水能生木,所以春天必然不能少了雨水的加持。
古人说: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道生于一,水为天德,正是有了雨水,才有了世间万物的欣欣向荣。
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意思是,这个时节,水獭开始捕鱼,把鱼儿摆在岸边慢慢吃掉;鸿雁从南方正式回归北方;雨水节气之后的五天,随着地面阳气的升腾,雨水的滋润,草木开始抽出嫩芽,万物开始复苏。
润泽万物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有了雨水的滋润,才有了万物的欣欣向荣。
谚语里说:麦子洗洗脸,一垄添一碗。低产变高产,水是第一关。
羊羔跪乳,乌鸦反哺。
所以此时节,嫁出去的女儿一般要回家,给母亲送一段红绸和炖一罐肉,感恩母亲生养之恩德。
雨水还有一个习俗是“拉保保”。
就是给孩子找一个干爹。
古人医疗条件差,孩子有时候很难成人,所以要找一个干爹,借助他的福气,让孩子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