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让人震惊的最新医学成果:生病是因为没有得到爱
日期:2018-01-29 作者:伊姐 来源:青音约 阅读:

让人震惊的最新医学成果:生病是因为没有得到爱

  主编荐读

  你有莫名其妙感到身体不适的时候么?

  并没有吃什么,却胃疼的厉害。睡觉很规律,却每天都头疼。这是你的身体在向你求助:你已经很久不开心了

  心灵会欺骗我们,让我们相信:没有关系,你还可以坚持。但是身体却不会撒谎,它尽职尽责地在向我们传递信号:醒醒吧!你需要好好爱自己

  今天的文章2500字阅读需要3分钟

  希望你阅读后,开始好好正视自己的负面情绪用力爱自己。

  另外,后台回复“置顶”,有惊喜哦。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伊姐看电影(ID:eemovie)

  最近我看了一个新闻,感到挺震撼,也觉得感受复杂。   

  浙江有一位六年级小学生,在近一段时间内,总是无缘无故呕吐,各个科室检查均无结果,百般无奈之下,去精神科让医生孩子催眠进行心理辅导,却意外发现真实原因

  班主任体罚同桌,让他难受反感,但他不知道如何表达,就压抑下去真实的感受。

  可身体从不骗人。

  这个新闻给我最大的感触是:面对生病,我们第一反应就是,感染病毒或者器官问题

  事实上现实生活中,多少人可以理解潜意识被压抑得喘不过气的情绪,才是导致生病的罪魁祸首

  我小时候有一个邻居小丽阿姨外人看起来衣食无忧,儿女双全,本该是很幸福日子,但她在三年内,居然切除了三次乳腺,也因为化疗,变得面目全非

  有一天晚上,饭桌父母闲聊,妈妈叹息:“自从小丽老公出轨这几年,小丽为了孩子念大学,不影响孩子考试忍辱负重,真是辛苦了。”

  爸爸附和:“是,听说乳腺和子宫类疾病是不是跟情绪关系很大?我老觉得,小丽的病,就是憋的。”

  这本来是不够体面家长里短,但等我长大后,经历过一些世事后,我突然明白了“憋”的另一个说法,叫做压抑

  而“憋”为什么会生病,而且是反复生病?

  因为,情绪不能直接地表达“我不快乐,我很痛苦”,身体就承担了这个功能,把自己当做压抑的出口。

  压抑到极致,就是抑郁症

  这些年,略微有医学常识的人,再也不会对抑郁患者说“你就是想太多了”。

  因为我们见证了太多抑郁症患者的离世。

  前几天,一个80后创业明星选择在34岁用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深深被抑郁折磨,他留下世界一句话让人落泪——“如果最后也没办法,那就只能留下遗憾了。人生有很多遗憾。”

  再往前几个月看,27岁的韩国艺人金钟铉因为抑郁症自杀,留下的遗书,主题“被这个世界知道的人生,不是我的人生”。

  而在“这个世界都知道的人生”下,是作为偶像团体SHINee中的大明星的人生。这是月亮的正面。

  而月亮的背面呢?

  15岁开始便进入SM做“练习生”,从少年成长青年,他的身体、面孔动作,被公司冷酷地规训、判断、比较,他是产品

  高强度的体力付出压力巨大的淘汰体系,等级森严的辈分排序,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舞台生活的亮眼闪耀只是一瞬,后面紧跟着夜深人静时的刻骨寂寞

  他不可能去抵抗娱乐工业对他“物化”的侵蚀,日益成为机械体系中的一枚小小的零件,顶着精致的妆容,变换着各种潮流发色,在舞台上精神抖擞的唱歌跳舞,活成一个面具

  他发给姐姐最后的短信。在他那封遗书中,出现过11次“辛苦”一词。

  有时候我觉得韩国明星计划,是现代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绝妙隐喻——真实被一层层包裹,面具下那不完美、复杂、千疮百孔人格,谁会真的在意?

  想跟大家普及一个词,“微笑抑郁症”——用乐观表面去掩饰自己内心的痛苦。

  所以,我们得知一些朋友,得了抑郁症,会惊讶:“他平常看起来很快乐啊?”看到没有,这就是悲剧所在,外人完全了解他的情况,也不会关心他,但正因为他身上搞笑标签戴的太久,再也摘不下来。

  现代人,谁没有一点微笑抑郁?

  笑从来不发自内心,并不真实,只是一种习惯表演——“领导,我对业绩有信心。”“老公,我没事。”“孩子,妈妈很开心啊。”

  一旦有了独处的机会,负能量才能得到释放,自己心知肚明,却不敢面对。

  这种感觉,像一个人掉进了无底深渊,或进入没有出口的迷宫,拼命呼叫,外界听着却是静音。

  抑郁症不是忽然降临的,它是一个过程

  但没有走向最坏结果的那些情绪,也没有凭空消失,它反复产生的极度压力,最后,都用反复生病、恶性病、不知名的病的方式,自己买单。

  绝对传统型的贤妻良母,

  癌症的高发人群

  我观察过,特别容易生病的人,往往是女人中绝对传统型的贤妻良母,或者男人中的老好人

  什么是绝对传统意义的贤妻良母?家务全揽,努力赚钱,教育孩子,伺候公婆,毫无要求,默默奉献

  说白了,传统意义的贤妻良母,就是放弃一切的自我,放弃自己独立身份,去奉献,去成全,去支持他人的人生。

  可惜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也没有真的不计回报的人生。

  “奉献型人格”不是真的不要回报,她们“我对你好”的时候,是一种感情债,期待的是“你也要对我好”。

  但付出往往难以得偿夙愿。这是一个悖论,因为真正爱你的家庭根本不会让你成为这样的“贤妻良母”。

  一旦期待落空,这种憋屈就会变成强大的巨大的无法消融的压力,像一个透明的人始终骑在你脖子上,某一天,你的身体,一定会在最脆弱环节分崩离析。

  《无问西东》里,就有这么一个角色,师母。她用供养丈夫念书,道德绑架了早已无感情的丈夫结婚苦难时期,自己喝水吃咸菜,也要给丈夫吃饱;自己穿着破衣服,但要丈夫体面。

  可是丈夫已经不爱她了。她咬牙切齿、她恶狠狠地殴打、她在床上捂着胸口辗转反侧,她最后心理变态,差点害死一个无辜的女孩

  这表面是爱,但其实是恨。

  而这么强大的恨,如果没有通过批斗那个无辜女孩发泄,怎可能不生病呢?

  巨大的负面情绪,会让我们肉体摧毁和腐朽。

  我们憋屈,会说“心里好像堵着什么,一口气”,这口气,就会让我们血液不流畅,行程郁结。

  我们悲伤,会说“心如刀绞”,这种刀绞,会让我们心律不齐,心肌炎,心梗。

  我们担忧,会说“感到头疼”,这种头疼,就会让一夜长出白发,气血耗尽。

  那些痛苦的感觉,让内在的平衡无所适从循环紊乱,褪黑激素和肾上腺素承载巨大压力,脑中枢反射变慢,衰竭……

  现代医学已经弄清楚消极情绪,是癌症形成的最重要原因。

  真正的成长是,找到自由

  美国有一个精神科医生,曾经说过一句话:很多人生病,是因为没有爱。

  他有一个叫做振动频率的解释,人的意念是一种振频。高于200的振频,大范围健康稳定,而低于200的振频,人们得恶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概率会大大提升。

  振频低于200的时候,往往都是被痛苦、沮丧绝望和灰暗包围的人,对世界保持警惕。

  而高于200的人,往往遇到更多好运温暖和善待,自己也习惯性关怀别人、慈悲安静随遇而安

  最终,他得出结论很多人生病,是因为没有爱。

  我记得韩国明星李孝利,在赚了很多钱,却感到很痛苦,“穿着奢侈品,家里像仓库,喝不到干净的水”,终于得了抑郁症。

  而医生给她的一个解决办法就是,向自己认错,承认爱自己不是错。

  她泪如雨下,抱着自己说:“对不起孝利,从今以后要更爱你一点,对你更好一点。”

  我们是一个不喜欢说“我情绪很糟糕”、“你这样对待我,我很痛苦”、“我希望你多关注我”的民族,我们的底色,其实本身就压抑。

  我特别希望,看了这篇文章的你,会真的关注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忙忙碌碌,却从没问过自己——我的欲望是什么?我希望别人怎样对我?怎样的满足让我快乐

  理直气壮地为自己而活,不去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哪怕被攻击,被指责,不被理解,但它不是一种错。请你记住,生命只有一次,任何人和事,都不值得你付出“过度压抑、慢性自杀”的代价,来获取。

  人的一生,比你想的要短暂

  对讨厌的事物不敢明说,对喜欢的事物也畏畏缩缩,生命不值得。

  身体比脑子更加有智慧。身体从来不骗人。身体比你的理智更清楚:它需要爱。

  你问我,去哪儿找爱呢?

  我要告诉你的答案,你一定要记牢。

  你在这个世界上,最爱的人里第一位,不是孩子,不是老公,甚至不是父母,一定要填写“自己”。

  面对这种“自私”,不要为此羞愧,这就是你被爱的第一步。

  如果你都不用力爱自己,你凭什么指望,别人施舍的爱啊。

  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在说“郁闷”、“烦躁”、“别理我、烦着呢”等语言实际上这些词都是“抑郁情绪”的代名词。

  抑郁情绪虽然和抑郁症还是有着很多的区别,但是同样都会对我们的身体有一定的影响。

  告别“抑郁情绪”,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了解

  青音姐的知心话:

  记得当初学心理的时候,老师拿出一本露易丝.海的《治愈你的身体》让我读。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我们身体的每个疾病,例如心脏病、癌症、糖尿病等,其实都对应着我们的一个心理上的不爽,原来,身体和心灵其实是相通的。

  最近的一次跟妈妈谈话,她的一句话让我很安心,妈妈说,她由于最近心情不错,被爸爸照顾地很好,所以感觉心脏不那么难受了,很多药似乎也不用再吃了,妈妈说:“原来好心情才是药!

  没错,好心情才是药,对于我们这些搞心理的人来说,其实爱就是世间所有心理问题的唯一解药。你的心里总是不好,你的身体肯定也不会好,很多人之所以去看心理医生,其实是去找被理解、被接纳和被爱的感觉的,心理舒坦了,身体状况自然会有改观。

  那如果你在平时的生活里就是一个知道如何爱好自己的人呢?来,现在拿起镜子,看看你自己的皮肤眼睛,如果它们干燥、缺水、失去神采,亲爱的,那不是你的面膜敷得不够多,那是因为你对外界消耗和付出的能量太多,你有太久没有好好爱过和滋养过你自己了。

  .s:爱好自己是这世上最正直的事,记住啦?

  

  作者简介⊰

  伊姐(周桂伊)

  14岁出版小说集,18岁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30岁出版畅销书《心若宁静,便是幸福》。专访明星十余年,爱电影的妈妈,分享光影中的感悟,关于育儿、关于婚姻、关于爱。原创公众号“伊姐看电影”(ID:eemovie)新书《认知差:你比人生赢家差在哪》全网热卖中。

  ⊱互动话题

  你不开心的时候会做什么?

   

  我想要你一个赞,好像在对我说午安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让人震惊的最新医学成果:生病是因为没有得到爱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